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讀過太多全球變暖的新聞 我對未來很悲觀

讀過太多全球變暖的新聞 我對未來很悲觀

撰文/羅傑·克勞利

翻譯/陸大鵬

我住在英格蘭西部的一座深谷。那裡鬱鬱蔥蔥,青翠欲滴,蒙古游牧者或阿拉伯沙漠的貝都因人見了一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裡的石灰岩山嶺中分布著許多小山泉,樹木欣欣向榮。我的花園裡就有這樣一眼山泉。

我在這裡住了三十年,它從來沒有乾涸過。然而今年夏天它枯竭了。今年夏天是57年來英國最乾燥的夏天。大多數地方連續55天沒有降雨,氣溫飆升到創紀錄的高度。幾周前終於開始下雨,這讓大家興奮不已,也長舒了一口氣。

參照大多數標準,英國的天氣不算極端。英國是個島國,四面環海,冬暖夏涼。英國下雪不多,今年6月和7月已經算非常熱了,氣溫其實也不過30攝氏度多一點。對很多英國人來說,今年的熱天是福音,他們有機會去海邊,在國內度假,而不是遠赴西班牙和希臘(這兩國是許多英國人的旅遊目的地)。

大多數英國人會珍惜今年這樣的夏天,會銘記它。8月底的這個周末正逢全國節日,我從自家窗戶望去,只見黑雲滾滾,天空鉛灰,雨已經下了好幾個鐘頭。這麼說,一切恢復正常了嗎?

英國度假者蜂擁趕往海邊

難說。我覺得花園裡山泉的乾涸是一種全球現象的細微預警:過去幾個月里,從全球新聞來看,不僅在歐洲,在世界各地,今年都是一個不尋常、給人不祥預感的酷熱年份。每天從世界各個角落傳來酷暑難當、乾枯無雨或降雨極少、農田焦裂、持續高溫的消息。澳大利亞部分地區連續數月滴雨未見。該國總理說澳大利亞是乾旱的國度。

澳大利亞的乾旱

日本部分城市記錄到41攝氏度的創紀錄高溫,有人死於暑熱。日本政府宣布,高溫的自然災害是全國緊急事件。阿爾及利亞記錄到了非洲大陸史上記載可靠的最高溫度:51攝氏度。加拿大東部有數十人死於高溫。從夏威夷到荷蘭,從法國到韓國,全球都感受到了熱浪。城市居民想方設法解暑和森林大火肆虐的新聞播報到了全世界。電視屏幕上可見燒毀的汽車、燒焦的森林。在希臘,數十人死於森林大火,人們為了躲避大火而下海。在加利福尼亞,火牆以驚人的速度在乾枯的山地推進。

希臘沿海地區的森林大火。人們在海里躲避

最讓人警覺的可能要數瑞典爆發的森林大火。一般來講瑞典這個北歐國家的夏季很涼爽。但今年瑞典發生了五十多起森林大火,其中十幾起發生在北極圈內。去年,瑞典8月飛雪,今年7月卻是瑞典歷史上至少260年來最熱的7月。與此同時,世界各大洋的海水溫度也很高,海中也有一輪輪熱浪。

這些新聞我讀得越多,就越清晰地聽見國際科學界的高聲疾呼。今年酷熱的原因似乎是高速氣流(北半球的大氣環流)的活動。雖然每年的氣溫不同,但今年夏天特別熱的最合理解釋是,高速氣流的活動受到了全球變暖的影響,而全球變暖是人類活動造成的。

瑞典被毀的森林

今年夏天,新聞媒體報道了越來越多的相關故事。2018年很可能成為有記載的第四熱的年份。比2018年更熱的年份是2015,2016和2017年。就連客觀冷靜地做預測的科學家也感到驚慌。本周,媒體報道了高溫對北極冰層的影響。北冰洋最古老也最厚的冰塊開始解體了。這個冰塊的平均厚度為4米,有些地方厚達20米。過去,科學家認為格陵蘭周圍大海上的冰塊最牢固,能夠最長久地抵抗氣溫上升,並且這個冰塊會與海岸牢牢鎖在一起。然而今年這個冰塊開始挪動了。格陵蘭氣象站在往年2月記錄的溫度為零下20攝氏度,然而今年2月有10天的氣溫在零上。北極冰層的移動會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海平面上升。

北極冰層的分解

中國人對氣溫升高的擔憂主要集中在荒漠化擴大和華北平原的脆弱生態。很多科學家在為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凍原而憂心。西伯利亞凍原變暖,會釋放出原本封存於地下的大量甲烷氣體。甲烷對大氣變暖的促進作用比二氧化碳強多了。近期研究表明,甲烷氣體正在從西伯利亞凍原釋放出來。凍原上神秘的爆炸和巨大的坑洞表明甲烷氣體正在浮向地表。

俄羅斯凍原封存的甲烷氣體的壓力造成的坑洞

當然了,對於凍原大幅度變暖之後會發生什麼,有科學家提出了相反的理論。但我們內心深處仍然擔心,如果我們不能儘快限制碳排放,全球變暖很可能會失控,不可阻擋地造成災難性後果。氣溫到了50攝氏度,城市可能就不適合居住了。會有越來越多的生態移民背井離鄉,要麼是因為短期災害(如森林大火和驟發洪水),要麼是因為長期的、不可逆轉的趨勢(如海平面上升、沙漠擴大)。如果各國政府不採取強有力的預防措施並投資研發適應環境的技術,從現在到2050年,與氣候變化有關聯的現象可能導致,有多達2.5億人被迫永久性離開家園。到2025年,全球可能有24億人生活在時而嚴重缺水的地區。到2030年可能有多達7億人因為缺水而短期背井離鄉。

過去幾年裡,科學家在奔走疾呼,宣稱地球進入了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Anthropocene)。也就是說,人類活動對地球產生了重大影響。很多人覺得,今年夏天的酷熱是又一次警告。要把全球變暖限制在前工業化時代氣溫之上2攝氏度的水平,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除了美國,所有國家都簽字了)仍然是我們最大的希望。中國承諾在2030年之前停止本國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並逐步淘汰煤炭使用,這非常振奮人心。但在全球範圍,人類對能源的胃口似乎越來越慾壑難填。

中國轉向再生能源

我們越來越多地使用可再生的風能和太陽能,但近期的另一個新聞故事是,為了保持涼爽,人類對能源貪得無厭。地球在變暖,人類越來越多地使用空調。如果氣溫繼續上升,人類為製冷消耗的能源可能超過用於制熱的能源。

在加拿大保持涼爽

能源消耗的另一個大戶是數據中心。支撐互聯網的全球伺服器和今天的大量新式智能設備都需要海量的電力。目前,伺服器消耗了全球電力供應的3%,排放的溫室氣體相當於全球總量的約2%。所以人類的計算機數據使用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和航空業對其的影響差不多,但每隔四年,伺服器的電力需求就翻一倍。這種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即便數據中心完全使用再生能源,它們的需求若不得到約束,也會給全球能源系統造成不堪忍受的重負。最後也許需要限制大家在線觀看視頻的權利,甚至在互聯網發布彩色圖片的權利,因為黑白圖片的數據尺寸比彩色圖片小得多。

不過,近一個月來我讀到的關於炎熱天氣的最令人震驚的新聞是,我們消耗地球資源的速度快得驚人。每年,科學家都會計算出一個日期,到了這個日期,人類就消耗完了地球在一年內可以再生的資源。這個日期叫做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每年的地球超載日都比前一年來得更早,因為我們消耗資源的速度越來越快。今年,到8月1日,我們就用完了大自然在一年內能夠提供的資源。這意味著,按照當前的資源消耗速度,我們需要1.7個地球才能長時間維持生命。發達國家消耗的資源比發展中國家多。例如,假如英國是一個星球,它需要2.8個星球才能維持自己。所以,人類在奔向環境破產。

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前工業化時代氣溫之上2攝氏度的水平,勢在必行。唐納德·特朗普拒絕簽署巴黎協定,並且在世界其他地區限制使用煤炭的時候卻開發新的煤礦,這很諷刺,因為如果海平面繼續上升,他在佛羅里達沿海開發的度假村必然是最早被淹沒的地方之一。

唐納德·特朗普在佛羅里達的度假村在今天的模樣,和2100年它可能會是什麼樣

本文非常悲觀,但最後我要以一個小小的正面故事來結尾。在英國,為了炎熱乾燥的天氣而興奮的人當中有考古學家。隨著田野變得乾燥,航空測量發現了幾十處之前我們不知道的古代遺址。史前棚屋、失落的城堡和羅馬時代農場的輪廓在乾燥的田野里顯露出來。我們能通過這些古迹知道自己從何處來,並了解人類歷史的漫長征程、人類的成就以及面對的挑戰。

從空中審視英國的往昔:發現圓形的史前墓地和一座羅馬時代農場的輪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權利和義務「對等」,是外行幼稚的想像
異煙肼毒狗 正義旗號下的殺戮遊戲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