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路暴力到底有多猛?《延禧攻略》也遭殃!

網路暴力到底有多猛?《延禧攻略》也遭殃!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有是非的地方,就有江湖

自打社交網路興起之後

每個人都可以發聲成為自媒體

結果江湖格局也進入了群雄割據時代

每每爆發出一次輿論風波

門派間唇槍舌戰互不相讓

站在風口浪尖的人

便會成為鍵盤俠們群噴對象

受到這些網路暴力的人

輕者可能是當做聽不見

關掉社交媒體就是了,比如:

《延禧攻略》袁春望的扮演者王茂蕾

就因為微博被群情激憤的網友攻擊

關閉了微博評論

圖片為網路來源

而嚴重者,可能會因此結束自己的生命

德陽一名35歲醫生安女士不堪忍受輿論壓力,自殺身亡

【事件回顧】

安醫生在游泳池裡被兩個13歲的男孩碰到或者摸了臀部,安醫生要求兩個男孩道歉,誰知他們不僅不道歉,還朝她吐口水、做鬼臉,動作間極具侮辱性。

安醫生的老公非常生氣,將男孩的頭按進水裡,還扇了耳光。

男孩的父母趕到後,將安醫生堵在洗手間打了一頓,第二天又帶人殺到安醫生任職的醫院,要求領導開除安醫生。還歪曲事實曝光到網上,變成了成年男子毆打孩子、公職人員欺壓弱勢群體

一時間輿論一邊倒,安醫生有口難辯,最後,她選擇服藥自殺。

是媒體的刻意引導

更是無數雙躲在網路暴力背後的黑手

將安醫生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為什麼網路暴力能「殺人」

在網路上,咱們更加容易出現極端行為

這個現象在心理學裡叫去抑制化

(說白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去抑制化也分兩種:

良性的,也即在網上會做出更多的親善行為

如對英雄的褒揚等等

負面的,攻擊性言論等等

那麼產生去抑制化的原因是什麼?

JOHN SULER 在網路心理與行為期刊上

提出6 個方面:

而 11 年發在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上

的一篇研究則證明了

對於負面的去抑制行為(網上謾罵等)

和缺乏目光接觸

比匿名性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

知道這點後,讓我們再看回女醫生事件

每個人內心都有「打小孩子不對的」公正的天平

但是由於只聽信了一面之詞

用自以為正確的方式來

理解和維護道德秩序的需要

這種憤怒投射在事件上

就變成了網路暴力

而這種暴力的可怕之處

在於其無時無刻無理由

當人們的思考被情緒裹挾

一個簡單粗暴的推斷

就能收穫一大幫人的跟風

然而,真相從來都不是單維度的

而是多維度的

就像當初我們炮轟女醫生時候

完全沒注意到它的前因後果

現在又全體調轉矛頭

去炮轟男孩家長

其實犯的又是同樣的錯誤!

沒有哪個人的視角是「絕對正確」的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一味地懲罰和指責

而是看到真相的多維度

讓多元並存

而不是站到非黑即白的道德高地上製造惡人

每個人都有自由發聲的權利

但正因為有這樣的權利

我們才需要更謹慎

對自己說出的每一句話負責任

在法律制約不了的地方

還有道德的譴責、靈魂的拷問

願我們珍惜自由的權利,敬畏語言的力量

教主曰:不惡意揣測,不妄下論斷,更不隨意進行言語攻擊,是我們身處這個自由開放的互聯網時代所能做到的,最基本的善良。

「 開撩 」 原創圖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撩 的精彩文章:

曬多了容易脫髮!除了打傘,還有啥妙招?
中國最硬的硬漢都在穿!怎能少了你?

TAG:開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