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華為中興參與5G—澳大利亞為什麼對華如此忌憚?

華為中興參與5G—澳大利亞為什麼對華如此忌憚?

2017年起,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迅速降溫。這還得從2017年12月說起,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在媒體鏡頭前用中文說「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將中澳兩國關係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近期,澳大利亞又追隨美國,5G建設中對中興、華為設限,對華敵意和戒備幾乎不加掩飾。

為什麼澳大利亞對中國特別的過不去?雲石君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做個簡單分析。

從地緣關係上看,比起北美和歐洲的西方國家,澳大利亞與中國更為緊密。同時,澳大利亞與中國本土之間,有東南亞板塊作為紐帶和跳板,中國影響力拓展至歐洲、北美,遠沒有到澳大利亞容易。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國力強盛,地緣影響力也在加速釋放,對澳大利亞構成了威脅,恐慌在所難免。

雖然,澳大利亞有769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總人口數才接近2500萬人,真可謂是地廣人稀之地。人口規模太小,影響力澳大利亞的國力。面對中國這樣一個日漸強大的世界級地緣大國,澳大利亞從任何方面都不能與中國相提並論的。

其實,歐洲中歸屬於西方世界的小國一大堆,北美的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的國力相差無幾,可是,他們都沒有澳大利亞如此強烈的反華情緒,這是為什麼呢?

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除開紐西蘭外,其它十多個國家都很貧窮落後。澳大利亞身地緣格局孤立,沒有外力可依。而加拿大卻有美國的保護,歐洲小國又可以同英法德三國一起抱團取暖。比起歐美勢力,國力大增的中國在地緣上與澳大利亞相對緊密,這會使澳大利亞身懷恐懼。

在政治上,澳大利亞雖可以與美歐結盟,來獲得安全保障,不過,相對疏遠的地緣關係,在與中國地緣影響力進入到澳大利亞的力量相比,會弱一些。簡單來說,遠水解不了近渴,澳大利亞的這些域外盟友,在其最有需要時,並不能及時支援。

再則,比起中國,澳大利亞的實力弱了不小。盟友疏離的地緣關係,和自身實力的有限,在面對中國時,澳大利亞難免將其當初巨大威脅,對華的恐慌敵意比北美和歐洲板塊西方小國更為敏感、強烈,也就在所難免。

澳大利亞雖地域遼闊,但澳大利亞經濟總量卻不太高,2017年的GDP總量有1.31萬億美元,以人均GDP來看的話,是很發達的國家。不過以面積來看,遠不及中國。中國GDP總量高達13.1萬億美元,是澳方的10倍。這就是所謂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吧。

澳大利亞地盤大,地形分布主要是: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不過,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佔整個大陸面積的20%。76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進行有效開發的土地也不過就兩三成。

另外,土地可開發程度的高低,除了先天因素外,還與人類文明發展水平有極大關係。也就是說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的同時,也推動了澳大利亞土地的開發程度。在澳大利亞的殖民者英國進入到大工業化時代後,隨著該地的礦產資源的開採,地緣價值也逐步提升。澳大利亞通過販賣資源,最終實現了鯉魚跳龍門,成功擠進世界二流大國行列。

試想一下,隨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更進一步,征服自然的能力變得更強,澳大利亞原本無多少開發價值的土地有了新的開發價值,其國土有效開發率提升至50%,可以大規模工農業開發的話,澳大利亞釋放的地緣潛力會十分驚,說不定下一個世界一流大國就是它。

當然,前提是人類科技發展水平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程度。不過,澳洲的開發價值提升是大勢所趨,只是程度高度,時間早晚的問題。

雖然,前景是美好的,但現實又是不容樂觀的。

首先,澳大利亞現實國力相對較弱。

雖然,澳大利亞也是一個二流國家,可以免遭一些不入流國家的打擾,不過,卻有大國的虎視眈眈。畢竟,澳大利亞是非常有潛力,又極有誘惑力的廣袤之地。如果澳大利亞本身足夠強大,有能力守住自己的聚寶盆,那麼,別人也不敢打他主意。可是,現實是,比他強的國家比比皆是,能不能將聚寶盆拿穩,還是一個大問題。

而中國國力遠在澳大利亞之上,又可以以東南亞做跳板,對其施加影響力。在與中國的合作中,澳方可以從中撈取巨大利益。可是,這本是就是一把雙刃劍,有得有失。

其次,澳大利亞人口規模太小。偌大的一個澳洲,人口只有區區2500萬,光是中國的一個面積只有8.24萬平方公里的直轄市,重慶的人口就已超過3000萬人。對比之下,可知澳大利亞的地廣人稀了。說得直白一點,國家要建設,沒人,國家要打戰,沒人,這可愁死了澳大利亞。

在面對一個強大外來勢力的覬覦之時,澳大利亞嚴重缺乏抵禦之力。而中國,無論從綜合國力、地緣關係,以及政治制度來看,都符合澳大利亞人民的強大外來威脅標準。

就算在澳大利亞有了更大的開發價值後,沒有外部勢力的強勢進入,但在資本的驅使下,其本身也會有大規模開發的需求。不過,由於澳大利亞自身人口數量和增長率有限,大量移民會流入到此。截止 2016 年 12 月,澳大利亞總人口為 2440 萬人,以中國人和印度人居多。自 2011 年以來搬到澳大利亞的 130 萬移民中,中國人有 19.1 萬,印度人有 16.3 萬。現在亞洲移民居多,中國、印度、菲律賓、越南以及馬拉西亞的移民也超過了歐洲移民。

作為一個白人占絕對主體的西方文明國家,澳大利亞人自然要確保自身人文特質和文明主導性。大量黃種人的進入,嚴重威脅著澳大利亞白種人的生存條件。

就算這些移民的黃種人,就算脫離了原本有強大勢力支撐如中國、印度等的國籍,呈現出孱弱或散沙之態,也會衝擊到澳洲人種多元化。一旦這些黃種人口大量湧入,並落地生根,依託他們本身的人口規模優勢以及外部的強勢文明支撐,他們就存在喧賓奪主,極有可能成為澳洲的新主人。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就算新移民的黃種人不搶白人的現有生存空間,但在新開闢空間的爭奪上,他們也會分一本羹。不過,以澳洲目前十分狹窄的現有生存空間來說,新開闢空間在量級也勢必會對舊空間形成碾壓。那麼隨著開發程度的不斷提高,澳洲的主流人種及文明形態,有極大可能發生變化。

澳洲白人定不願接受這樣的事發生。他們希望澳洲能充分開發,同時,也要保證那時也是白人也是澳洲的主導者。

而中國,因相對緊密的地緣關係,更勝一籌的綜合國力以及人種、文明形態的迥異,在澳洲白人眼中會是潛在最大的威脅和競爭對手。在這樣的局勢下,澳洲白人萌生了對華的敵視。

那麼,面對澳大利亞這種根植於心底的戒備,中國又應該如何應對呢?中國如何才能破除澳大利亞的這種敵意?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在下一節《中澳關係的未來》一節中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81——澳大利亞之第二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後,德國為啥敢當著美國的面和俄羅斯「卿卿我我」?
當年美歐坑慘了南斯拉夫,為什麼塞爾維亞還要主動申請加入歐盟?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