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水師真的能吊打整個歐洲嗎?結果真的會讓你失望

明朝水師真的能吊打整個歐洲嗎?結果真的會讓你失望

說起近代歐洲,我們知道都是海權的國家。這些首先買入近代的國家在海上都是非常的厲害,可以說都是正宗的海上霸主。但是這些歐洲人並不是剛開始的時候就是海上非常厲害,剛開始的時候都是非常的弱小的。我們比較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寫的歐洲的新航路開闢和明朝的鄭和下西洋的差別,那個差別真的不是一個檔次的。不過事實上的明朝水師和我們想像的是真的不一樣。

我們知道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封建專制的,而封建專制的基礎是小農經濟。在整個封建時期,幾乎所有的朝代都是非常重視農業經濟的。這個體現更嚴重的就是明朝了。明朝在立國之後可以說更加重視農業了,重農抑商比之前的任何一個時代都嚴重。而農業真的是滋生不出來強大的海軍的。因為農業不需要海上貿易。不過即使這樣,明朝初期的海上實力可以說非常的強大。這個很容易理解,之所以比歐洲強,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社會還在上升階段,整個中華文敏在世界上還是最先進的。而且我們由於是大一統的國家有強大的國家實力在後面支持著,不管怎麼樣都是比歐洲厲害的。

當時的歐洲所有進行新航路開闢的國家船隻,沒有一個能和鄭和下西洋相媲美的。當時的明朝水師真的可以吊打整個歐洲。不過後來就不行了。我們別的不說,看一下名稱。人家是叫海軍,而我們是叫水師。我們的重點是水上而不是海上。所以不管你技術多麼高明,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低於歐洲的發展。我們在水上可以說還是很有經驗的,但是在海上完全沒有任何經驗和打法。真的只能憑藉船堅炮利和你打了。但是一旦雙方硬體設施一樣的話屎絕對打不過對方的。

我們看一下明朝中後期的海禁就知道了,連海上的倭寇都打不了,真的就能滅了歐洲的軍隊嗎。而且明朝在鄭和下西洋之後所有的船隻圖紙幾乎都全部毀滅了,後面的船隻質量遠遠不如之前的。當時的西方可以說由於長時間在海上航行,造船的技術和火藥技術是一天比一天厲害。而我們是一天比一天衰敗。最重要的是我們根本不重視海上。好多海防最後都荒蕪了。在荷蘭人佔領台灣前,我們和歐洲各國進行過好多次交戰,每次的結果都是失敗的多。比如葡萄牙人佔領澳門就是個例子。1623年倒是打敗過荷蘭人一次,但是時用鴻門宴取勝的,根本不是在海戰上實力取勝的。1633年,已經成為明朝水師一員的鄭芝龍打頭陣,領導了著名的料羅灣之戰。戰前,荷蘭人的船隊有著19艘武裝商船的規模,卻由於擱淺、事故和執行其他任務,損失了7艘。鄭志龍可是海盜,經常在海上混的,但是還是打不過別人,可想而知其他人了。

我們知道鄭成功收復台灣覺得我們還是很厲害,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雙方的實力懸殊太大了。荷蘭一共就幾百人在台灣,而鄭成功是全軍幾萬人都去的,而且並不是船隻厲害,用的都是小船比較多。船的質量遠遠沒有歐洲的好。假如真的是在海上的話我們是絕對打不過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首先我們觀念不一樣,我們任何海上的戰略戰術,而且我們的船後期遠遠沒有歐洲的好。最後我們根本不重視這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史為鏡的背後 的精彩文章:

日本天皇為什麼可以做到萬世一系,從來沒有改朝換代

TAG:以史為鏡的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