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恐怖 > 唐昌首鎮,耗資數千萬打造,卻比烏鎮還低調,究竟有何秘密?

唐昌首鎮,耗資數千萬打造,卻比烏鎮還低調,究竟有何秘密?

河橋古鎮位於杭州臨安市河橋村,因河多橋多而得名。全鎮地域面積190.8平方公里,人口1.8萬。境內自然物產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擁有柳溪江漂流、瑞晶石花洞兩個國家AAAA級景區,是一方富麗奇特的寶地。

第一次冒雨邂逅河橋,在白牆黛瓦下避雨,就被這裡的淳樸所深深吸引,總覺得,稀疏倒影水中的皚皚白牆,流淌的不只是歷史,更是生活的烙印。

三百舟船泊古埠,舷歌對唱鬧浙西

閑步老街,或是鑽進小弄,總能與一個個歷史的印記「偶遇」,不時提醒我們,這裡曾經的繁華風貌。拂去塵埃,憑藉周圍秀麗的山水風光,輪廓依舊的老街,百餘幢清代民國時期的建築。仍能清晰的再現舊時的鼎盛風貌。

今天的河橋,唯有那銹跡斑斑的老銅環、楊家埠口的系船石,依舊在鍥而不捨的講述著那段時光。或許正如古鎮西門,由20世紀70年代河橋中學章敦尚先生與譽光村名匠揚朝中、王家槐合作的「唐昌首鎮」四個大字一樣,傲然挺立。

鵝卵石與青石板鋪就的河橋老街,東西走向,沿江而建。街道兩邊,店挨店、門排門,前臨河,後依山,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

歲月滄桑,河橋老街仍不失當年風貌,尚倖存著100多幢古老建築物,老城門、老石板路、老店號、老民居、老戲台、老茶樓、老作坊、老弄堂……

走進河橋老街,你彷彿走進了歷史的深巷。

細雨端陽粽飄香,深巷明朝沽濁酒

恰逢端陽,又逢細雨,古鎮飄蕩著粽香,青街石板的古道、小橋流水的情殤,推開嘎吱作響的木板門,門前街後插滿菖蒲艾草,跨進小店,忽而穿過身邊的小伢兒,額上寫著「王」字的雄黃,體驗了一場綺麗的邂逅而始料不及。

聽老人說,河橋的端陽有個規矩,就是女婿要給岳父送上禮品,而禮品的內容是山間挖來的蘭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稱的蘭花更寓意著美好、高潔、長青。

河橋的故事,彷彿離不開水,河橋的靈魂里流淌的也是水,水性柔、韌,剪不碎、砍不斷。時光彷彿格外眷顧河橋,如一江春水,長流天際,在這裡,彷彿能穿越河流,來一場跨越時光的相遇。

與時光一起慢流的,還有柳溪江的清水魚。在柳溪江的晨霧暮靄里,隱約可見漁人舟筏。因著柳溪江清水魚的魚肉軟嫩,鮮香味美,便也是臨安一道較為拿得出手的鄉土佳肴。

河橋人善飲,也善制佳釀。三四月間,從山野采來狀如白色米粒的酒藥花,搗爛後摻入米粉,製成核桃大小的酒麴丸子,晾乾後貯藏備用。十月孟冬,用新糯米蒸飯,出鍋後,噴水冷卻,拌入之前做好的酒麴丸子,盛放木桶內發酵,三五天後便溢出酒香。開桶後,在甜酒釀內加水,繼續密封發酵,時間越久酒香越濃。

一邑水口形勝,商務獨冠唐昌

1200多年前,也就是唐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時,有一戶汪姓人家為避戰亂,從安徽出發,攜老扶幼千里輾轉流落到了昌化。就在幾近末路的時候,發現此地高山環繞,水土肥美,山川秀麗,一片祥和之景,遂決定在此繁衍生息。

就這樣,一場戰亂竟無意間揭開了河橋千年歷史的開端。而汪家,也一定無法預料到在接下來的歲月中,這個地處高山之中的小鎮會演繹出怎樣的繁華。

到了明嘉靖年,唐昌即設四鎮,河橋因「邑水口形勝商務獨冠唐昌」被列為首位。三溪於此地交匯成柳溪江,與小鎮相依而過,獨特的水陸優勢使河橋成為了盛極一時的浙西商賈重鎮,自建鎮起便有著「唐昌首鎮」的美譽。

端陽之行,感觸良多,婉約的柳溪江,古樸的老街,和善的小鎮居民,遠離喧囂,尚未被商業氣息侵蝕……特別是小鎮居民熱邀我吃粽子,一不小心就陷入村民的熱情中,臨別時塞在我手中的香囊,我想,這就是河橋古鎮獨有的味道,這麼一個未被商業氣息沾染的淳樸而風情的古鎮,誰不願多停留一刻?

一村一味

自駕游溫馨導航

杭州方向:沿杭徽高速至昌化出口下,左轉5公里即達;

上海方向:滬杭高速至留下出口,轉杭徽高速至昌化出口下,左轉5公里即達;

江蘇方向:寧杭高速轉杭徽高速至昌化出口下,左轉5公里即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郎尐狼 的精彩文章:

黑色放映廳之吹泡泡
我有點胖,但是我有辦法讓自己變得健美,男人要對自己狠一點

TAG:郎尐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