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前ABB德國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丁昊博士-工業機器人協作應用及挑戰

前ABB德國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丁昊博士-工業機器人協作應用及挑戰

報名方式

關注「機器人大講堂」微信公眾號,回復「報名

機器人行業內的小夥伴想必對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大定律耳熟於心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第二定律: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與的任何命令

第三定律:在不違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儘力保護自己

先不去討論這三大定律是否完備,只認真思考這三句話背後的意義,我們會發現實際上三大定律最重要的目的只有兩個字:安全

最近這些年,隨著微處理器的與各級安全認證的進步,工業機器人在安全功能上有了相當快速的發展。為此目前有了過去商業模式所不允許的能將機器人引入新的應用場景下的的商業機會。為了減少對佔地面積和滿足傳統安全保護的需求,同時保持機器人自動化操作的高精度與靈活性等優點,機器人必須要在生產環境中與人類操作者在更近距離內工作。雖然目前人機協作(HRC)在工業生產中才剛剛進入實際應用,但相關領域內的專家已開始積極地開發高標準安全能力所需的感測器與處理器,以及工業機器人與機器人系統所需的標準化文件。

本期機器人大講堂特邀崧智智能(OrigiTech)聯合創始人、曾任ABB德國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的丁昊博士為我們分享「工業機器人協作應用及挑戰」,在本次講座中,丁昊博士將會為我們分享工業機器人和機器人安全標準的發展,並總結了四種基本類型的協同操作,制定了該領域的開放性研究問題,以及對未來工業生產中人機協作的前景進行了展望。

一、分享嘉賓

丁昊 博士

崧智智能(OrigiTech)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

曾任ABB德國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全球研發項目經理、產品經理,研發團隊副經理

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協會人機協同及柔性製造技術委員會主席

丁昊博士主持、負責和參與開發過世界第一款真正的工業協作機器人YuMi,新一代工業機器人安全控制器(SafeMove2),自動化工作室(Automation Studio),以及歐盟地平線Horizon 2020和德國研究基金會DFG項目(PRODUCTIVE 4.0,ROSETTA,BRICS ,CoTeSys等),並參與制定世界首個工業協作機器人國際安全標準。

丁昊博士現主要研究方向:未來工業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人機協同與安全,機器人運動控制,機器人裝配和零件組裝,及智能柔性製造(工業4.0)。發表論文五十餘篇,並獲得數次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留學期間獲得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擁有十餘項機器人和智能製造方面發明專利,主持並籌辦數個全球機器人大會研討會。

二、分享內容

講座題目:

工業機器人協作應用及挑戰

講座要點:

1.為什麼要人機協作

2.什麼是工業機器人的協作應用,包括工業機器人安全的演變,國際標準與準則,人機協作的類型等

3.人機協作的挑戰與願景

三、關於崧智智能

崧智智能OrigiTech:是一家專業從事研發生產協作機器人,使得機器人易用,高效,安全,並提供客戶給整體智能化方案的科技公司,旨在為客戶在易用、人機協同與安全、數字化方面持續性的創造價值。其第一款產品結合控制理論、建模、機器學習演算法,降低了機器的使用門檻,減少安裝調試時間,並提高換線速度。

四、活動信息

講座主題:《工業機器人協作應用及挑戰》

活動時間:9月8日(周六)下午14:30

報名方式:關注機器人大講堂微信公眾號,回復「報名

活動地點:北京市海淀區清華科技園C座B1層啟迪之星RT創投咖啡

觀眾福利:到場觀眾均可獲得一本《協作機器人行業發展藍皮書》

活動流程

14:30——15:00 簽到&到場觀眾自我介紹

15:00——16:00 主講報告與交流 (60人)

16:00——17:00 機器人大講堂·私享會(限6人)

報名信息

主講報告和交流環節66元/人,

機器人大講堂·私享會,199元/人

【注:學生憑學生證可享受6折優惠,報名信息需由工作人員審核通過】

機器人大講堂·私享會

機器人大講堂高端沙龍講座結束後,舉辦小型閉門分享會,為需要進一步深度溝通的朋友提供與嘉賓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深度探討、尋求合作、資源對接等等,私享會全部滿足你。

誠摯招聘

機器人大講堂招!聘!啦!編輯、運營兩個全職崗位正在招人!並面向全國招聘大學生兼職寫手!有才氣,有夢想就別磨蹭!工作地點在北京遠大路附近,如有意願,請加堂博士微信號詳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強強聯手!蘇大相城機器人研究院再添五名「猛將」
谷歌雲李飛飛:機器已能「看懂」圖像和視頻,但我們仍站在人工智慧研究起點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