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那道藍光已查明,看到它的人都不在了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那道藍光已查明,看到它的人都不在了

共 1868 個字,15 張圖片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半左右,位於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震驚世界的近代第一大核事故,也被列入了第七級核事故,最高只有7級。

直到今天,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仍然被封鎖,切爾諾貝利和普里皮亞季兩座城市被廢棄,直接經濟損失2000億美元以上,當然還不算看不見的間接經濟損失。有一個謠言是這樣說的,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的時候,有不明飛行物來到4號反應堆上空,發出兩束光控制了反應堆進一步爆炸。

其實4號反應堆上出現的藍白光線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那天凌晨看到藍白光線的人基本都沒了,因為4號反應堆爆炸之後導致180噸核燃料直接暴露空氣中,蘇聯研發的RBMK式反應堆沒有將放射性材料安全隔離,反應堆頂蓋被掀掉之後核材料就暴露無遺了。暴露的放射性物質可發出切連科夫輻射,這是一種短波電磁輻射,你看到的就是藍光。

而且凌晨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之後,這裡的輻射值可達到數萬倫琴,對於一個成年人而言,只要500倫琴輻射下照射一個小時,就會出現急性放射性導致的死亡。所以如果在那天凌晨看到4號反應堆上空的切連科夫輻射,基本都不在了。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問題其實很早就出現了,只不過沒有重視而言,而且不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出現過,位於立陶宛的伊格納利納核電站也發生過類似的問題,至少在1983年就已經出現。

其問題核心在於反應堆控制棒設計不合理,在控制棒底部還設計了石墨結構,原本是讓石墨均勻控制反應,但結果卻是加快了反應速率,只有等控制棒全部插入底部,才能控制反應速率,這裡有20秒的間隔時間是致命的。

在20秒的時間之內,4號反應堆功率上升超過530MW,高壓蒸汽壓力過大,導致蒸汽爆炸,然後將反應堆蓋子炸飛了,於是就發生了一連串悲劇的開始。那麼有人會問,為什麼之前沒有發生?川陀太空認為,問題就在於控制棒插入反應堆的指令需要有人控制,在RBMK式反應堆控制程序中,需要有人按下一個按鈕,讓反應堆停止工作。

當時蘇聯官方也沒有搞清楚誰按下了這個按鈕,其實人員很簡單,就是值班主任阿基莫夫在測試停機程序,操作員是托普圖諾夫,現場總工加特諾夫,他們當晚在控制4號反應堆。測試時托普圖諾夫把控制棒插得太深,輸出功率降低是第一次導火線,接著值班主任阿基莫夫要求停機,但現場總工加特諾夫認為沒有必要,結果兩人統一意見之後用手動抽出控制棒。控制棒插得越深,反應堆功率就下降越快。

手動抽出控制棒後,輸出功率開始增加,但是低功率運行時產生了大量氙-135,導致反應堆不穩定,處於臨界狀態,最終一系列的操作不僅沒有讓反應堆恢復過來,直接導致了緊急停堆按鈕被按下,於是就有了上面的一幕。蒸汽壓力增加,炸掉了反應堆蓋子。

川陀太空認為,RBMK式反應堆本身就有較大的問題,設計上多處有不合理的地方,稍微控制不恰當就會導致連鎖反應,讓反應堆處於極為不穩定的狀態中。RBMK式反應堆是第二代核反應堆,俄羅斯至今還有11台這樣的反應堆在使用,雖然蘇聯解體後沒有繼續建造,但建造反應堆需要大量投入,俄羅斯也沒有足夠的經費去換代這批設計不合理的反應堆,就這麼用著。當然前提條件是要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執行,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大錯。

這是RBMK式反應堆固有問題,設計冗餘不夠,你一點錯誤都不能出現。其中最大的設計問題就是控制棒還有一個石墨結構,本來控制棒插入堆芯是要降低反應功率,其實恰恰相反,RBMK式反應堆控制棒插入堆芯的時候功率會先上升,然後再降低,這種缺陷式設計其實很多人知道,包括RBMK式反應堆的設計方庫爾恰托夫研究所。

至於為什麼沒有在切爾諾貝利事故前改進,那就不得而知了。而且1982年立陶宛伊格納利納核電站也出現類似問題,可能是運氣比較好,反應堆沒有爆掉。不然在切爾諾貝利之前,伊格納利納核電站要先爆掉。後來俄羅斯改進了RBMK式反應堆,目前還在用的11台堆增加了吸收劑,控制棒數量從30增加到45個,增加中子吸收劑。這樣還能控制,不然本來你想要控制棒插入降低功率,恰恰功率會在20秒內上升後再下降。而且控制棒的操作員也需要授權控制,不然俄羅斯那些RBMK式反應堆都是定時炸彈。

其實你別以為RBMK式反應堆技術狀態低就不能用,你不知道的是切爾諾貝利事故之後這座核電站的其他三個機組還在工作呢。因為爆炸的是4號機組,但烏克蘭沒有錢關掉整個切爾諾貝利,就修了一個200米長的水泥結構隔離一下。一直在1996年,歐洲提供了大量資金要求切爾諾貝利關掉,到了2000年12月,整個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才算是完全停堆。

切爾諾貝利事故中有數百萬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輻射,因為輻射塵埃擴散到烏克蘭、白俄和俄羅斯三國部分地區,當然輻射問題不會馬上出現,但無疑是增加了癌症的發病人數。切爾諾貝利附近的動物也發生了變異,一些1986年受到輻射的動物也會亂跑到很遠的地方,把輻射擴散到地方。切爾諾貝利估計在未來幾百年內都不宜居住,本地輻射水平也遠遠高於其他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川陀太空 的精彩文章:

大火球從天而降墜入美國西海岸,22起目擊報告,終於找到它真身
比埃及金字塔還大的物體月底與地球擦肩而過,足夠毀掉一座城市

TAG:川陀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