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不管滴滴死了沒有,這個世界已經變得更糟了

不管滴滴死了沒有,這個世界已經變得更糟了





國民APP跌倒,全線媒體吃飽。




在中國,沒死人的事都算不上是大事。




3個月2起連續姦殺案,讓滴滴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不得不關閉為數不多的賺錢業務順風車,來為自己盲目追求投資回報率而買單。






根據海恩法則所述:每一起嚴重事故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000起事故隱患。




但沒人注意過悲劇的前兆,哪怕是自詡精英的媒體,也都只會事後諸葛亮般的放炮。




喊口號、打嘴炮的媒體並不會讓世界變好,只會讓世界變得越來越爛。




現在的大部分媒體,跟被人民群眾前兩天憎恨的滴滴挺像的。




媒體追求流量的慾望的樣子,跟資本的追漲殺跌思維有什麼不同?




不一樣的領域,一樣的滴滴。






6年前的嘀嘀打車,從出生起就被冠以出租汽車壟斷破局者、望京新媒體人出行痛點解決者、人民之友等諸如此類的名號。




僅用3年,滴滴出行憑藉快車、補貼、併購三板斧開疆拓土,左打快的、右錘優步、下踩出租。




「先鋒官 - 快車」僅上線一年,就憑藉廉價特性幫滴滴佔據打車APP用戶市場74.1%份額,總里程突破29.96億公里,距離可繞地球74757.96圈,契定了自己全領域出行的帝國的最後一塊磚。



帝國的統治權,帶來源源不斷的資金,讓滴滴變得越來越龐大:




今年4月,8歲的滴滴也已完成20次融資、金額總量超過200億美元。這個金額的數字夠維持美國海豹突擊隊40年的經費、夠在中東地區掀起一場局部熱戰。




傻子都知道滴滴壟斷了出行領域、掌握了定價權、成為巨型寡頭:但在兩場慘劇發生前,你只能看見它們對多輪融資報道和一連串天文數字的文字高潮,用標題來刺激用戶換取自己渴求的流量。






在出事前,媒體還是滴滴的好朋友。




彼時,滴滴開始在出行高峰、極端天氣的情況下動態加價的,用戶們對其恐怖的漲價抱有怨憤,但媒體卻已「這就是市場經濟」「市場決定價格」為名解釋滴滴的漲價行為,甚至還有一些言論認為是用戶被慣壞了。




全然不記得滴滴的屬性是公共出行平台,以至滴滴在浮動價格中的操作空間越來越大。




屁股決定腦袋,當毫無依據的加價砸在你錢包上的時候,沒有人有理由去接受這份賬單:




但媒體接受了。



在它有問題的時候不提出問題,是媒體失職;而當它真正出現問題牆倒眾人推時,為了流量和眼球去加力殺死一個先進的產品是卑鄙。




滴滴之惡,在於壟斷,而非產品本身。




建立規則比咒罵更重要,改革比毀滅更重要,只想著博人眼球的都是不負責任的戲子。





異口同聲的年代絕對是最壞的年代,所有人看法統一的事就絕對值得推敲。




現在的媒體越來越俗,因為人云亦云的太多。







它們越來越愛鑽人們碎片化閱讀的習慣,對事件本身斷章取義,以達到自己政治正確的目的。




爭取大多數,拒絕獨立思考已經是曾經被視作精英們的日常。




從事實來看:資本有沒有罪全看媒體的需要。




當年滴滴推出快車業務,給曾經如日中天的計程車公司一記重創。




面對出行上顛覆性的改變,媒體找准了用戶爽點,從價格、車況、從業素質以及曾經的行業壟斷,對計程車公司進行口誅筆伐,引導用戶想起當年在計程車司機身上受過的氣,以博眼球。







而今它們又借題發揮,呼籲民眾還是乘坐正規計程車,全然忘記當年捧過的腳。




這樣朝三暮四、忘性大的例子可不止這一個。




此前地方政府要求滴滴非計程車業務只能由本市本地人運營,結果遭到了民眾輿論的猛烈抨擊。




媒體洞察到了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漂的痛點,實地走訪滴滴村撤離後的慘狀,並藉此稱政府手太長,行政干預企業,一時間帶跑了不少民眾的同情心,甚至被民眾解讀為政府不讓老百姓活。




一眾自媒體千篇一律,全然不理會城市道路擁堵指數的直線上升帶來的都市病。

市場經濟捍衛者造型沒擺多久,就破了相,畫風轉變一年不到。




今年,滴滴出了2起大事故,媒體就開始帶起資本殺人的論調。急不可切地,要求政府干預滴滴,比猴急,比驢倔。







一年內的兩種論調底色完全相反,搖擺不定。真不知道到底哪個才是媒體最真實的想法,它們又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世界。




不過有一點我是確信的:如果他們真知道資本會殺人,那早幹嘛去了?




喊打喊殺戾氣滿滿,抱團的言論堪比腦白金洗腦廣告,這些做法只會讓世界變得更糟。





滴滴又出事了,媒體又高潮了,民眾又憤怒了。




憤怒的原因很簡單:滴滴,一家無可爭議的巨無霸公共服務公司,用打官腔且滴水不漏的客服話術來隱藏背後無能的危險預警應急機制,間接斷送了一個姑娘的生命。




壟斷催生的膿瘡,足夠讓媒體行使它們沉默已久的「監督大棒」,引導著人民群眾向他們想要的目標發起猛攻。







不過,令我好奇的是:一條人命能維繫多久的媒體高潮?




答案是:6天。




從8月25日樂清姑娘殞命林間,到現在的熱度消退,全民怒火不過才持續了7天,就被崑山龍哥被反殺蓋過了風頭。




當看見微博上「龍哥救了滴滴」戲謔的時候,你會心痛嗎?會心痛一個人死後變成媒體的搖錢樹嗎?




6天過後,一條人命對媒體來說再無意義。







無獨有偶,紅黃藍幼兒園虐童、假疫苗等一系列公共事件中的熱度,迅速被「楊超越錦鯉求好運」蓋過的現象亦是如此。




KPI至上的時代造就了深度調查的缺席,進而讓人們嘗到了媒體行業人云亦云的苦果。




媒體本該是能在黑夜中發現光、在盛世里提前發現惡的「逆流」,但現在呢?




我敢打包票:自詡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媒體,就算帶著戾氣滿滿的民眾用義憤填膺的口吻喊出「骯髒的資本」殺死了滴滴,明天的世界也不會變得更好。







太陽底下無新事,熱點過後盡荒涼。




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




甭管滴滴死不死,這個世界已經變糟了。

 




編輯:張家郡


排版:王健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紹斐 的精彩文章:

從此之後你不戴戒指,就感覺是裸體出門丨基本款
為了「排面」,Burberry燒掉2.5億商品也不賤賣

TAG:杜紹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