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挖了一個皇陵,出了啥事?被迫立下一規矩,至今都得遵守

此人挖了一個皇陵,出了啥事?被迫立下一規矩,至今都得遵守

郭沫若又名郭開貞,中國近現代社會頗有名氣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在中國古史和古文字研究上,有著深厚的功底。同時在考古方面,郭沫若也有涉獵,指導發掘了萬曆皇帝的陵寢以及中山靖王劉勝的墓葬。

不過出於對中國古文化的無限嚮往之情,對於考古工作,他總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他的心目中,中國有三座為開挖的皇陵最值得進行考古。

排在首位的自然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了。秦始皇一生氣吞萬里山河,即使是去世後,他的陵寢建設也規模宏大,史書記載:「鑿地為穴,下及九泉。」人們還傳言,在秦始皇的陵寢中,灌以大量的水銀,以水銀為江河,而秦始皇自己的棺槨在停置在最中。

種種傳言以及秦帝國強大的國力,自然讓後人對這一陵寢中所埋藏的文物猜想頗多。雖然具體埋藏有什麼不得而知,但必定會有震驚世人的奇珍異寶,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正因為如此,郭沫若對秦始皇的陵寢頗感興趣,然而作為中華之「龍脈」的秦始皇陵,不是說想挖就挖的,他只能想想而已。

其次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乾陵在中國帝王陵寢中也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相傳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這一書法珍寶就埋藏在乾陵之中,至於其他文物,更是難以計數。同時由於乾陵獨特的墓葬構造,千年來安然無恙。

郭沫若對乾陵的興趣也不下於秦始皇陵,然而乾陵的開挖,需要龐大的工程量,因為在七十年代之前,人們根本無從直到乾陵的墓道在哪裡,想要開挖,必須拿出破除整個山體的準備,動靜實在是太大了,這也打消了郭沫若一窺究竟的念頭。

還有一個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寢。明成祖在明朝歷史上也頗有傳奇色彩,趕跑侄兒做了皇帝。他去世之後被葬在了長陵,也是北京明十三陵之首,陵墓的保存也比較完好。所以郭沫若曾聯合了幾位歷史學家,試著進行過考古工作。然而想的簡單,做起來卻非常難,或許是方法不得當的緣故,他們費了一番功夫後發現搞不定,於是就放棄了對明成祖陵寢的考古工作。

夢想中的三座陵寢都沒有能力開挖,最後萬曆皇帝的陵寢考古工作得到了允許,可惜的是,當時對文物保存技術還處於很落後的條件,很多珍貴的文物剛一出土便因為氧化等原因而失去了價值。

也就是從此時開始,考古部門被立了規矩,不主動去動地下文物,除非是遇到了不可測的因素,或者是重大工程影響所致,才能進行必要的搶救性挖掘。考古界的這一規定,自然也贏得了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此國多次欺負中國,中國研發一武器,第一時間通知它,它害怕被打
中國有個城市,曾是日本人規劃建設的,曾領先中國,如今低迷不振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