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全幅微單三強爭霸 尼康死磕索尼 佳能穩中求創新

全幅微單三強爭霸 尼康死磕索尼 佳能穩中求創新

經歷了無數的傳聞之後,佳能全畫幅微單EOS R終於在今日正式發布。自此,佳能、尼康和索尼三大相機巨頭全面邁入全畫幅微單的新時代。從今日佳能產品發布來看,佳能這款產品早已經準備良久,眾多新功能體現了強大的創新力。下面我們首先看一下佳能的全畫幅微單,究竟是一台怎樣的相機,又有著怎樣的亮點吧。

何為R?佳能給出的定義是Reimagine Optical Excellence,重塑出色的光學影像系統。不論是EOS R還是RF卡口,代表了佳能的專業微單系統。雖然這台相機乍一看機身參數,會讓人聯想起佳能的EOS 5D Mark IV。但實際上佳能EOS R採用了眾多全新的設計,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革命性專業相機。值得一提,這台相機上市指導價格14999元,可謂是誠意滿滿。

佳能EOS R微單外觀

專業微單,這是佳能對於EOS R的定位

佳能EOS R與Z6/A7 III參數對比(點擊查看大圖)

佳能EOS R,採用了全新的RF卡口,卡口內徑與EF卡口相同為54mm,機身經過了全面設計,有著很多革命性新功能,而對焦系統採用成熟的全像素雙核對焦系統,雙重檢測IS系統提供五檔防抖效果,相機有著非常穩定的拍攝表現。佳能EOS R是一台紙面參數看上去並沒有太多激進的數據,但是整體系統非常成熟穩定,而且有著全新拍攝體驗的全畫幅微單相機。

佳能EOS R,是佳能第一款全畫幅微單,也是革命性的產品

佳能EOS R從整體設計理念上,是一台注重於圖像拍攝體驗的相機,均衡和穩定是佳能EOS R的核心特質,3030萬像素的感測器,既能保證高品質的圖像輸出,又有著較好的控噪表現。新機器的眾多功能,都是圍繞著相機拍照性能而展開。

佳能EOS R的魅力在於,眾多新功能,都圍繞著拍攝而展開

對焦是微單相機的重要考量因素,佳能EOS R採用了佳能最擅長的全像素雙核對焦,覆蓋面積可達88%;動態拍攝上,EOS R最高連拍速度8fps,追焦連拍5fps,數據在目前微單中屬於中上游水準。EOS R在拍攝性能上,最亮點的數據是支持-6EV的對焦(f/1.2鏡頭測的),而且對焦速度可以達到0.05秒。佳能在EOS R中加入了眾多從未使用過的對焦性能,使得相機的對焦表現邁上了新的台階。

EOS R對焦覆蓋面積為縱向100%,橫向88%

佳能這一次的一大亮點在於鏡頭群,在今天佳能發布了四枚RF鏡頭,分別是28-70mmf/2、24-105mmf/4、35mmf/1.8 Macro和50mmf/1.8.佳能EOS R卡口延續了EF卡口的眾多設計,54mm的內徑同樣可以支持f/1.0的超大光圈鏡頭,通過轉接環可以無差別使用EF鏡頭,而且轉接之後會得到比原有EF鏡頭更多的功能提升(詳見後文)。值得注意一點,RF鏡頭首次在鏡頭上加入了控制環,使用者可以通過自定義,讓控制環負擔起更多調節功能。

這一次佳能帶來了四枚新鏡頭,28-70mmf/2無疑是最吸引眼球的產品

雖然在傳統單反領域,不論市場佔有率還是實際銷量,佳能一直穩坐頭把交椅。但是在全畫幅微單領域,索尼已經兢兢業業耕耘了五年時間,而且已經陸續升級了三代機身設計,各項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尼康先於佳能發布全畫幅微單,而且新機器設計激進,一開始就跟索尼一刀一槍正面硬碰硬。這一次,佳能在微單領域延續著自己穩重的態度,而且從總體來看,佳能有著自己的相機設計理念,眾多功能力求創新,開創了一條全新的微單產線。究竟EOS R是一台怎樣的相機,為什麼說佳能這一次是另闢蹊徑,我們繼續往下看。

再說性能之前,我們還是先來聊一聊機身。佳能這兩年的設計風格相差比較大,特別是在微單上,不同機型的設計風格並不相同。這一次EOS R的設計風格,吸收了EOS 6D Mark II、EOS M50和G1 X Mark III三台相機的設計元素。既保留單反上的高水平操控,又有著微單相機特有的設計風格。

佳能EOS R機身設計

佳能EOS R機身設計

佳能EOS R頂部按鍵

佳能EOS R銘牌

佳能EOS R EVF取景器

佳能EOS R屏幕

相比於索尼的稜角分明,和尼康Z系列的圓滑設計,佳能EOS R的機身風格可以說介於二者之間。沒有太過於明顯的切割風格,但是也算是有稜有角的一台相機。EOS R的手柄部分非常引人注意,這個手柄設計類似於6D2的手柄風格,手柄不算特別寬大,但是深度較深,中部有非常明顯的內凹設計以方便手指放置。從這一點來看,佳能EOS R非常注重消費者的握持體驗。

EOS R採用全金屬機身設計,堅固耐用

EOS R手柄設計很像6D2,提供了更好的握持感受

另外一方面,機身背部設計同樣源自於單反相機,非常像佳能6D2的背部設計,只不過按鍵的功能和部分布局發生了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背部加入了一個新的滑動調整撥輪,類似於蘋果MacBook Pro上的Touch Bar(不過機身上是物理按鍵非觸控),可以自定義各類功能,提供滑動和按鍵等不同操作,而且可以結合機身按鍵,在各類操作中提供各類不同功能。

佳能背部按鍵很像6D2,但是幾乎所有按鍵都能自定義

過功能條,讓EOS R的操控感受進一步提升

佳能EOS R與之前單反或者微單相機相比,最大的變化是機身頂部的設計。佳能EOS R頂部同樣採用了方形的肩屏,這一點與尼康相同。這樣三家全畫幅微單,只有索尼不具備肩屏設計。佳能EOS R的頂部按鍵設計緊湊,很多功能按鍵都集中於右側,後波輪從基本方向鍵轉換為創建的機頂微單撥輪。總體來看,佳能EOS R在頂部的變化,要比其他地方更多。

頂部同樣設計了肩屏,按鍵集中於右側

佳能EOS R的取景器同樣為369萬像素點,而且機背採用了210萬像素點的觸控翻轉屏,這一點與Z6/Z7相同,這也是目前相機中顯示解析度最高的屏幕。而且與尼康索尼的屏幕不同,佳能翻轉屏為全向翻轉屏,拍攝角度更靈活,也更加方便。取景器方面,佳能EVF採用了369萬像素點的OLED取景器,0.71倍放大倍率,顯示效果良好。

佳能EVF取景器具有369萬像素點,顯示效果良好

全向翻轉屏像素點達210萬,意味著長邊解析度超過1000,顯示效果出眾

值得注意的一點,佳能EOS R為SD卡單卡槽,而電池的CIPA續航為370張。尼康Z系列因為XQD單卡槽廣受吐槽,佳能使用SD卡,大幅度降低了用戶的用卡成本。至於續航問題,CIPA對於全畫幅微單的續航測定目前看並不精準,尼康的330張續航,實際能拍攝超過1000張,佳能的續航張數為370張,但是EOS R既然是LP-E6N,實際續航表現我們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從下午的發布會中我們可以得知,佳能EOS R依然將圖像拍攝作為核心發力點。但是,不論是產品的定位,還是佳能對於產品性能的把控,這一次EOS R都是與眾不同。

首先佳能EOS R的感測器組件是3030萬像素的全畫幅感測器,所以我們自然會想到5D4。我們知道5D4在現有全畫幅相機中,是一台非常均衡的相機,有著足夠的像素來滿足日常照片使用,而且高感表現良好。正因如此,佳能EOS R採用了更新的DIGIC 8處理器,在畫質上會得到進一步提升,是一台既能滿足專業用戶,又符合大眾消費者使用習慣的相機。

3030萬像素感測器和DIGIC 8處理器,帶來極佳高感體驗

目前可選擇的全畫幅微單,要麼是4000萬像素以上的高像素機型專業機型,要麼是2400萬像素的入門款,3000萬像素的EOS R實際上是介於二者之間。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3000萬像素的性能表現更加平衡,既有著有著和2400萬像素相似的控噪,而且高畫質輸出毫不遜色,對於消費者的適用性要更加出色。

佳能對於EOS R最看中的,依然是圖像拍攝性能。從參數看,EOS R感光範圍為ISO 100-40000,可擴展至ISO 50-102400,機身快門速度最高1/8000s,我們可以通過官方樣片,簡單了解到EOS R的實際拍攝表現。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佳能EOS R官方樣片

從樣片中,我們能看出佳能EOS R對於風光拍攝、人像拍攝和日常拍攝是多手齊抓。低感照片保持著出色的銳度細節表現,而高感樣片的控噪同樣出色。現在全畫幅微單市場看似剛剛開始進入白熱化,實際上競爭已然非常激烈,佳能EOS R是全新的產品定位,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更加出色的拍攝選擇。

ISO 3200的星空拍攝,佳能EOS R的畫質表現非常純凈

ISO 800,可以展現相機的強大弱光對焦能力

當然,這一次佳能EOS R的視頻性能同樣有著不小的提升,這台相機實際上支持4K 30P的視頻拍攝,而且最高碼流可以達到480Mbps,這是目前少見的高碼流視頻規格。另外,佳能EOS R同樣可以HDMI輸出10bit視頻,並且具有C-Log曲線,在視頻功能上與尼康Z系列看齊。

在視頻拍攝時,全像素雙核對焦系統表現良好,而且可以外錄10bit視頻並且支持Log

Log曲線與10bit輸出,讓視頻寬容度有了巨大提升

視頻方面唯一不足之處,在於4K視頻不是全域超采,有1.7倍倍率轉換

當然,這一次佳能發布EOF R,還有一點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機身本身並沒有採用機身五軸防抖,這一點非常遺憾。五軸防抖對於提升拍攝感受有著不小的意義,不過通過鏡頭光學防抖,短期還是可以彌補沒有機身防抖的遺憾的。希望佳能在未來的機身上,能夠儘快加入五軸防抖技術。

對焦性能,是微單相機不得不提的地方,佳能EOS R採用了全像素雙核對焦,這是佳能的殺手鐧。佳能第一台全像素雙核對焦是EOS 70D,而第一台使用全像素雙核對焦的專業機型是1DX Mark II。全像素雙核對焦的優勢很明顯,應用範圍廣、對焦覆蓋面積大、對焦速度快而且精度高。

佳能EOS R的對焦覆蓋面積為88%,實際上有5655個對焦點位可供選擇

全像素雙核系統,實際上就是對於每個像素一分為二,通過左右兩個像素檢測成像的相對位置插值,驅動對焦。因此全像素雙核對焦依然是更高效的相位檢測對焦,相位對焦相比於反差對焦,在對焦速度、弱光對焦性能、以及追焦性能上都有著技術優勢。因此全像素雙核對焦實際上是在不埋置相位對焦點的情況下,實現感測器相位對焦檢測的最好方式。

全像素雙核優勢就是不需要埋點,每個像素都能進行相位偵測

從實際參數看,佳能EOS R對焦覆蓋面積為橫向88%,縱向100%,覆蓋面積上有著較大優勢。這一次佳能EOS R具備了-6EV的對焦能力,雖然這是在f/1.2的光圈下測得,但是這個數據依然非常令人欣喜,這意味著佳能EOS R可以在極弱光下實現自動對焦,這對於缺乏物理對焦環的微單相機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佳能EOS R的實際對焦覆蓋面積

-6EV對焦和強大的EVF,讓弱光拍攝和對焦變得更加簡單

而且機身搭載了眼部偵測對焦,人像拍攝對焦更加精準

不過對焦的另一個層面,是追焦性能。單反相機和微單相機最容易拿來對比的地方,就是單反具有獨立相位對焦檢測模塊,因此追焦性能上遠好於大部分微單相機。對於微單相機而言,最好用也是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混合對焦系統,依靠植入感測器的相位對焦點來取代原有的相位對焦模塊。而對於全像素雙核對焦系統,並沒有單獨對焦點的概念,因此追焦性能如何,完全取決於全像素雙核系統的技術水平。

官方數據,對焦速度可以達到0.05秒

佳能官方追焦演示

從數據看,佳能EOS R的最高連拍速度為8fps,但是追焦連拍速度為5fps,這個數據目前看並不是領先的,但是EOS R本身定位並不在追焦連拍上,因此這個數據完全可以接受。

對焦領域上,佳能EOS R同樣是另闢蹊徑。可以說全像素雙核對焦賦予了佳能最簡單,最高效的對焦解決方案,這一次佳能在弱光對焦上達到了自己的新高度,但是面對混合對焦系統的強大性能,全像素雙核對焦也必然會面對更多的挑戰。從目前數據看,佳能在官方數據上非常令人滿意的,我們也將在後續測試中驗證佳能EOS R的對焦拍攝性能。

升級微單,意味著使用全新的卡口系統,佳能EOS R卡口名稱為RF,也就是說未來將能微單將會全部圍繞RF卡口而展開。從數據看,佳能RF卡口內徑為54mm,與EF卡口相同,EF卡口法蘭距為44mm,而RF雖然沒公布,但必然在20mm以內。所以說這是一套保持了大內徑的小法蘭距卡口系統。

三家卡口數據

毫無疑問,RF卡口是佳能未來的卡口系統

未來佳能RF鏡頭都將具備一個控制環,可以自定義控制不同參數,非常贊

這一次佳能一共提供了四種轉接環,都是針對EF鏡頭轉接R卡口。四種轉接環分別是普通轉接環、帶控制環的轉接環、帶後置可變ND轉接環、帶後置CPL轉接環,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選擇。這一次佳能的誠意儼然要更足,帶有控制環的轉接環,可以提供一個自定義功能的控制環,提升相機的操控性,而對於帶濾鏡的轉接環更是具有新意,可以讓用戶減少巨大的濾鏡購買成本。

佳能EOS R提供了四種轉結環

對於原生鏡頭,這一次佳能一口氣發布了多顆鏡頭,不論是28-70mmf/2,還是50mmf/1.2都充分展示了佳能的技術實力。對於佳能EOS R而言,很多用戶選擇佳能並不在於佳能EOS R的機身性能多麼強大,而是在於手中持有的大量佳能鏡頭,已經佳能鏡頭的強大光學性能。因此鏡頭優勢,是佳能EOS R的重要競爭力。

四枚新鏡頭展示了佳能強大的實力,特別是28-70mmf/2

不過這一次從發布鏡頭來看,雖然機身體積做小了,但是好鏡頭只要光學素質想要有保障,重量和體積依然做不小。目前來看對於全畫幅微單而言,便攜性是一方面,但是鏡頭設計依然是以畫質為基礎考量。大鏡頭的出現不是偶然因素,相信未來鏡頭會出現兩極分化,一些鏡頭以便攜性為出發點,適應更廣泛的消費用戶。一些鏡頭以鏡頭素質為出發點,適應有更高要求的專業用戶。

28-70mmf/2誘惑力十足,不過口徑也達到了95mm,重量超過1400g

佳能四款新鏡頭

對於R卡口而言,這一次充滿誠意。但是對於佳能而言,其實目前處於一個相對尷尬的局面。佳能既要保持原有EF卡口的持續更新,又要大批量推出RF卡口鏡頭,而佳能EOS M微單已經運營多年,EF-M卡口和RF卡口未來如何取捨,必然是一個通過的過程。不過相信佳能之前對於微單系統早就做過很多衡量,EOS M系列微單雖然推出多年,並且有過多代機身,但是鏡頭更新速度和佳能的實力顯然有所不對等,這一點佳能必然是因為有所保留。或許未來

這一次佳能EOS R不僅改變了機身,而且添加了眾多實用功能,這裡我們挑選幾個來著重說明一下。第一個是在B門拍攝時加入了時間設定功能,我們可以直接設定想要長曝光的時間,從此不用再手動計時長曝了。這對於風光攝影師來說,無疑是重要的福音。

佳能B門拍攝可以設定時間,這是重要的改進

第二點重要改進,是增加了三重措施應對灰塵。相比於單反相機,微單相機的卡口直接暴露於拍攝環境之下,因此更容易收到昏沉侵擾。而且應對複雜拍攝環境時,需要反覆進行鏡頭更換,這增大了感測器進灰的可能。佳能這一次著重加強防塵設計,是非常貼心的功能。

佳能三重措施對抗灰塵

佳能EOS R具有眾多機內優化功能,不僅可以糾正常見的畸變、暗角等特性,而且還能夠提供解析度校正,獲得更加銳利的圖像。在亮度調整上,相比於一般的機身亮度調整,EOS R對於高光部分有著更好修正,能夠更好抑制高光過曝現象。

佳能EOS R有著眾多鏡頭校正

自動亮度調節,可以有效抑制高光溢出

佳能EOS R同樣搭載了全像素雙核RAW文件,可以通過後期調整一些簡單東西。這個功能在5D4上已經得到了應用,在應用時,特別是人像拍攝時,有著較大實用價值。

與5D4相同,佳能EOS R具有全像素雙核RAW文件

最後,在EOS R機身中同樣加入了機內RAW文件處理,方便攝影師在機身直接校正照片。可以說,佳能EOS R增加了很多實用的新功能,並且針對消費者使用中的重要問題,都進行了升級和改進。這裡可以看得出EOS R在設計上的用心程度。

佳能EOS R已經發布,傳統相機三巨頭如今齊聚全畫幅微單領域。2018年下半年是微單相機誕生十周年,也是全畫幅微單領域的第一次大範圍較量,尼康和佳能的新品全部揭曉,第一次過招的結果,可以總結為:尼康死磕索尼,佳能另闢蹊徑。

這一波新品之後,感覺尼康正面死磕索尼,佳能則是另闢蹊徑

尼康和索尼的戰鬥,在8月23日已經打響,毫無疑問尼康Z7直接對標索尼A7RIII,而Z6則與A7 III針鋒相對。尼康進入微單領域的態度非常堅決,全新卡口與全新機身,以高畫質為核心競爭力,一步不讓正面死磕索尼A7系列。

相比於激進的尼康,佳能這一次選擇了錯位競爭,拋開現有的產品套路,從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出發,以實用性為主打切入戰場。對於消費者而言,實際上買相機的核心目的依然是「拍照片」,因此對於EOS R並沒有講求多麼強大的數據,高像素,高速連拍,或許看著數據好看,但是消費者還是需要一台用來拍照的相機。

相比於索尼和尼康的相機,佳能EOS R的表現是相當搶眼的,實際上這就是5D4同級別的機身,而價格則是與Z6/A7 III相同。相比於Z7/A7R III等高像素機型,這台相機無以性價比更高,而且拍攝性能更適合普通消費者。而相比於Z6或者A7 III,佳能EOS R在拍攝性能上更加出眾。

對於佳能來說,這一次不論是定位還是定價,都顯得非常聰明

對於APS-C畫幅或者M43畫幅而言,微單的競爭是多樣化的,在入門領域甚至於外觀都是決定相機購買的重要因素。但是對於全畫幅微單而言,畫質與性能是決定相機好壞的核心因素。佳能EOS R在畫質表現上並沒有過份激進,有著非常好的均衡性,能夠勝任各類拍攝環境的需求,因此從這一點而言,雖然EOS R與目前的尼康與索尼都是錯位競爭,但是畫質表現上EOS R並不懼怕挑戰。

佳能EOS R是以拍照為核心的競爭,這是消費者最大的需求點

未來的數碼相機必然是微單相機的天下,如今的全畫幅微單,並不是三分天下,雖然佳能尼康索尼三大巨頭佔據相機市場總體份額超過八成,但是徠卡SL上市已久,第二款全畫幅微單也即將到來,未來松下全畫幅微單正在蠢蠢欲動。微單相機的變革,正在悄然開始。

第一個微單十年,是微單系統從無到有,從入門到專業的十年;第二個微單十年,必然是全畫幅微單噴涌而出建立新格局的十年。佳能、尼康和索尼的第一次正面過招,索尼佔據優勢咄咄逼人;尼康以破釜沉舟之勢,志在藉此奮力一搏;佳能後發而至穩中求變,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不僅是微單相機,如今的相機行業充滿了變數,未來究竟誰能笑傲江湖,現在難見分曉,但百招之後,相機行業必將會建立起全新的品牌格局。但不論如何變換,對於消費者而言,產品革新、技術進步、價格下降,都是每個攝影愛好者而言,都將是莫大的好事情。

最後,不得不說,索尼現在應該很慌,前有尼康步步緊逼,後有佳能強勢來襲。實話說佳能真的是老司機,這一次14999定價實在天地良心,反正筆者已經心動,不知道各位看官有何感想。後續我們將帶來更多報道,請大家不要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OL科技早報 的精彩文章:

一年「精華」全在這!IFA電視新品TOP10盤點
物聯網時代 誰能佔據IoT晶元架構制高點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