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吉聯合考古紅河古城遺址首次精準測繪

中吉聯合考古紅河古城遺址首次精準測繪

9月3日下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了今年以來該院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紅河古城,與吉方合作開展的紅河古城西側佛寺遺址項目的最新發掘成果。此次考古初步廓清了西側佛寺遺址的圍牆範圍,第一次對整個紅河古城遺址進行了比較精確的測繪,同時也積累了在中亞地區發掘土坯類遺迹的相關經驗。

位於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紅河古城遺址

紅河古城是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一處著名的歷史遺迹,距離首都比什凱克約30公里,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它被認為是阿拉伯—波斯或中國文獻上提到的中世紀城市——新城。「新城」名稱,出現在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杜環的《經行記》以及賈耽的《皇華四達記》等歷史文獻中。

探方俯拍

今年6月底至8月上旬,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歷史與文化遺產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首次對整個紅河古城遺址進行了比較精確的測繪;通過對紅河古城西側的佛寺遺址進行的考古發掘發現,該遺址主要由3個土堆組成,西邊一個,東邊兩個,其中東北部的土堆已於2011年至2016年發掘過,結果顯示它是一處佛殿建築。

在今年發掘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首次將中國考古學中常用的勘探技術運用到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考古發掘,發掘中綜合運用了多種手段,如勘探、RTK測量、全站儀測繪、無人機航拍、三維掃面技術等,對紅河古城進行了全方位記錄。對紅河古城西側佛寺遺址勘探最大的收穫,是廓清了佛寺遺址的圍牆範圍和周圍的圍牆遺迹。圍牆主要分布於寺院的南、西、北三面,由於晚期水渠的破壞,未發現東面的圍牆遺迹。

出土的陶罐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田有前副研究員介紹,考古工作者運用RTK技術,第一次對整個紅河古城遺址分布區進行了大面積測繪。RTK是一種新的常用的GPS測量方法,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結果顯示,整個古城由內城、外城組成,均呈長方形。外城東西長980米,南北寬750米;內城南北長440米,東西寬360米。整個遺址區東西最長1800米,南北最寬1600米,總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從早期的調查測繪圖可以看出,在整個大城的東邊,還有一個範圍更大的外郭城,現在除北牆還殘存一些遺迹外,其餘外郭城牆均無跡可尋。」 田有前介紹,從文獻記載和現場發掘看,紅河古城西側的佛寺遺址曾被人為發掘過,並將挖出的土堆放在遺址的邊緣。遺址主要分為兩層,上層為晚期挖掘的二次堆積,下層為倒塌的土坯磚堆積。除部分牆體可以確認外,其餘土坯磚均為散亂分布。遺址內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和一些磚塊,還有少量的錢幣、銅耳環、銅片等遺物。初步推斷,這些遺物的年代約為10~12世紀,屬於喀喇汗時期。通過發掘,確認本次發掘點(5-d)是一處建築基址,至於該建築的具體性質,尚待進一步的考古工作確定。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還專門派出文物保護人員,指導現場文物的提取保護,以及對小件銅器的清理修復。在遺址發掘結束後,還對發掘區進行了覆蓋保護。

發掘現場

倒塌的土坯堆積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何迪雅 排版編輯:何迪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劉雄偉:關注敘事轉向影響下的史學研究
第二屆全國社科青年論壇綜述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