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龐德公為何被後人銘記,除培養人才外,還在夫妻關係方面成為表率

龐德公為何被後人銘記,除培養人才外,還在夫妻關係方面成為表率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後漢書·龐公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年間,主人公為龐公。原文如下:

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荊州刺史列表數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謂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龐公笑曰:「鴻鵠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表嘆息而去。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採藥不反。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龐公,荊州南郡襄陽人氏。居住在峴山以南,從未到過城市和官署。他與妻子相互尊敬,如同對待客人一樣。荊州刺史劉表多次派人請他出山做官,都遭到龐公的拒絕。於是,劉表便親自出面去見龐公。劉表對龐公說:「僅僅保全自己,那裡比得上保全天下呢?」龐公笑著回答:「鴻鵠在高高的樹木上築巢,到了晚上才得以所起息之地;黿鼉在深深的水下做洞,晚上有了歸宿。趨向什麼,捨棄什麼,做什麼,不做什麼,這也是人的巢穴。都是為得到棲宿之處而已。因此,天下並不需要我來保全。」龐公說完,停止耕種,但他的妻子依然在前面耕作。

劉表指著龐公的妻子問道:「先生寧願在田間勞作也不遠出山為官,以後拿什麼留給子孫後代呢?」龐公回答:「世人都將危險留給了子孫,而我卻將安寧留給了他們。雖然留下的東西不同,但也不算沒有留下吧。」劉表聽罷,只能嘆息而去。後來龐公與妻子一起登上鹿門山採藥,再也沒有回來。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文中提到的「相敬如賓」,意為相互尊敬,如同對待客人一樣,形容夫妻間關係和睦,互相尊重體貼,感情非常融洽。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左傳》中的「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賓。」

說完了成語,再來談談文中的關鍵人物龐公。龐公是誰?在《後漢書》中並沒有明確的說明。但將這段記載與東晉習鑿齒的《襄陽記》做對比可以發現,這位龐公名叫龐德公。龐德公不但是卧龍諸葛亮的師傅,也是鳳雛龐統的叔叔,同時還是荊州最為著名的名士。從龐德公一生的經歷來看,他不但培養出了諸葛亮,同時也為建立和睦家庭做出了表率。

參考書籍:《後漢書》、《襄陽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九四:面對孫策的入侵,江東大族為何心態複雜
公孫度想要除掉劉政,邴原仗義相助,太史慈也幫了一個大忙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