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我們都是好「色」之徒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我們都是好「色」之徒

東台市觀音禪寺

祈願:正法久住,法輪常轉!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我們都是好「色」之徒。不過,佛教所說的「色」與世俗生活中所用的「色」,還是有區別的。

現實生活中所說的「色」,一般指物體的顏色,後引申為「女色」;佛教的「色」,沒有這層意思,而是指事物存在的總和或眼睛能看到的事物叫「色」。

「色」是變化著的,又是空的,就像《心經》中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教中廣義之色,是萬事萬物、各種現象的總稱。可以用來表示宇宙大自然的物質與生命體,大至星體,小至微塵,無不包含在內。

狹義之色,指人肉眼能識別的對象,如顏色的紅黃藍白等,物體的長短方圓等,人類的行住坐卧等,皆指眼根所取之境。

佛教認為,人心之外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這個世界包括人的肉體和自然界。這個世界是有形的,可以看到和感覺到,這就被稱為「色」。

這個世界是怎麼來的?

佛說:是由四大因素構成。四大元素就是地、水、火、風,由於因緣和合構成萬物,又因為因緣復歸還原於四大元素,我們可以將這種還原、復歸稱為「空」。

「色」不是恆常存在的,「色」無時無刻都在變化著,是「空」的。只是我們人有主觀意識,常常有個「我」在,這個「我」會對「色」進行分辨、產生分別。在這種對「色」執著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喜、怒、哀、樂種種情緒,甚至有時候會產生不善動機或衝動。

佛教講「緣起性空」、「四大皆空」、「五蘊皆空」等等,都是讓我們不要有執著,更不要有自我的執著,要明白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是因緣和合而滅。

很多人也知道、明白這個世界是虛幻的道理,但是眼前的真實、內心的自我,讓他們無法抑制貪嗔痴的升起,更是因此產生種種執著。

更多的人並不理解「色即是空」,將對「色」的佔有、即便是短暫的佔有,作為奮鬥的目標。

所以說,我們都是好「色」之徒,總是讓內心被外境牽著走,讓自己的情緒被外界所掌控。

而與此相反的,則是「境隨心轉、無所貪著」的狀態,想要達到這種狀態和境界,就老老實實的按照佛言祖語來修行吧!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台市觀音禪寺 的精彩文章:

為佛像貼金,是現時積累福報的捷徑
佛度有緣人——寬容比仇恨更有力量

TAG:東台市觀音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