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我國核打擊能力到底有多厲害?西方早有預感:三位一體極具威懾

我國核打擊能力到底有多厲害?西方早有預感:三位一體極具威懾

美國國防部向國會發布了本年度的東方大國軍力報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戰略核威懾能力。這份報告中認為東方大國的空軍將會再次成為戰略核威懾的關鍵,而除了空軍以外,東方大國海軍的戰略核潛艇也在迅速發展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建成強大的四個字:「三位一體」型威懾,這讓美軍頗為難受,因為之前三位一體核打擊一直是美軍和俄軍的專利,現在則又多了一個。中國核力量缺少透明度,且拒絕討論其核力量,這使得情況變得更加複雜。解放軍傾向於戰略否認,而其不願與五角大樓就核問題展開討論,正體現了這一點。

核三位一體在核武器領域,指一國同時具備有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三種核打擊方式的能力。當一國擁有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時等同於具有全面的核威懾能力。因為具備了在承受第一次打擊後還能反擊的能力,再沒有一國能夠一次性摧毀對方核打擊能力而不受對方的核報復。目前公認擁有有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的國家是美國與俄羅斯。中國為下一個具有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其擁有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和094型核潛艇、轟6轟炸機分別具有核武器投送能力。

美國的陸基洲際導彈部隊僅保留一種洲際導彈,它便是民兵-III型。這種導彈的射程為1.3萬千米,採用三級固體燃料發動機,歸美國空軍管理。美國現役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現在大多服役均已滿30年,接近使用壽命極限。他的下一代哥倫比亞級核潛艇預計2031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哥倫比亞級採用了通用發射模塊設計,每個通用發射模塊配備了4根導彈發射管。美國B-52戰略轟炸機,雖然年紀大了,仍然是美國空軍戰略轟炸主力。

傳統的彈道導彈無論是採用地面載具、還是發射井發射都很容易被人探明發射規律或者路線,很容易被人在首輪核打擊中幹掉。但是如果彈道導彈採用機動能力很強的飛機平台發射,就很難被人辨認、跟蹤,極大的提升武器的戰場生存力。另外自身具備一定航程的飛機可以讓導彈的初始動能和高度都有所提升,降低了導彈燃料消耗,增加了射程。

理論上上目前僅美俄中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法國於冷戰之後放棄了路基核打擊能力僅保留海基和空基打擊能力,而英國受美國核保護傘下僅保留海基核打擊能力,而印度在近期服役了自行研製的核潛艇後也可能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我軍新一代核打擊力量的部署實際上是必須的,核打擊力量是能保證我軍順利發展的關鍵武器,而美軍雖然一直在指責其他國家,但美軍才是在核武器上最熱忱的軍隊,目前已經撥款千億美元用於研發和更新下一代核彈了。

目前,中國新一級戰略潛艇--094型潛艇已經取代了其長期存在問題的092型第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而且,094型潛艇或許已經攜帶12枚巨浪-2導彈,它是中國首款洲際、海射彈道導彈,其射程超過4000英里。現在,中國可能已經部署兩或三艘094型潛艇,另有兩至三艘在建。此外,中國還在建造另外一款彈道導彈核潛艇--096型,該型潛艇有望能夠攜帶多達24枚洲際彈道導彈。

但是讓美國這麼著急上火估計不僅僅是因為無法保持技術上的優勢,那麼另一個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與美國的核戰略有關係,美國有一個"三位一體"的核戰略計劃,其中大型轟炸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在B21項目被叫停,"三位一體"的戰略計劃也失去了戰略轟炸機的陸基、海基核力量,缺了一條腿的"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必然會大大的下降,眼看"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就要保不住了,而且空基核威懾將大打折扣,美國當然是既著急又難過。

中國「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建成體系時間雖早,但一直未獲得國際認可,因為擔負空基核打擊的轟-6轟炸機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算作戰略轟炸機,和美國的B-52H、B-1B、B-2,俄羅斯的圖-95、圖-160性能相差較遠,很難將核彈投送到敵方領土。除載機性能上的差距之外,中國是否擁有BGM-86B同級別的空射核巡航導彈也是一個未知數,三基中的空基非常薄弱,美國和俄羅斯是目前全球僅有的兩個具備真正意義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的國家。

可以說戰略轟炸機對目前想要打造一支戰略空軍的中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為此我軍在該領域也下來一番努力,無論是從國外購買還是從相關技術的引進,各種方式都曾試過,最後才發現還是要依靠自己,據報道屬於中國自行研製的國產大型戰略轟炸機轟-20首架原型機已建造完畢,首飛在即,中國即將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真正擁有戰略轟炸機,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全覆蓋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二次方 的精彩文章:

為啥閱兵上的武器不是真槍實彈?血的教訓讓各國都謹慎了
侵華日軍將領對中國軍人的真實評價,素質要遠勝於美、蘇軍

TAG:軍武二次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