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地球:「喂,宇宙我在這裡。」「對不起,您撥的號碼是空號」

地球:「喂,宇宙我在這裡。」「對不起,您撥的號碼是空號」

無知的人類曾有意向至少數十萬顆恆星廣播過自己的坐標。這麼主動請外星人來家裡做(dao)客(luan)真的好么?

外星人進攻地球咋辦! | pixabay

不過所幸,最近有研究顯示,應該不會有外星人接收我們發出的信號。

圖 | abc.net

向外星人發電報

那是在1974年,世界上當時最大的單面射電望遠鏡剛剛完成改造。

阿雷西博天線,在FAST建成前一直是地球上最大的單面射電望遠鏡。1974年,為了慶祝它改造完成,人類用它向宇宙發送了一段信號 | NAIC Arecibo Observatory / NSF Photo

就在慶祝儀式上,人們打算用這面口徑305米的阿雷西博天線,向宇宙發送了一段無線電信號。這段信號經過精心設計,如果能夠被正確接收和解碼,就可以從中解讀出關於人類的諸多信息,包括我們在太陽系裡所在的位置。

在此之前,只有先驅者10號和11號,攜帶著刻有人類信息和坐標的鋁板被發射升空。當時它們剛離開地球不久,正以「龜速」飛向太陽系外。算上後來旅行者號攜帶的鍍金唱片,這些給外星人準備的小禮物,只能算是人類投向宇宙的漂流瓶,本身並沒有明確的目的地,而且至少要上幾萬年才能真正意義上飛出我們的太陽系。

圖 | giphy

阿雷西博信號則不同,相當於一封無線電報,一經發出就會以光速飛離地球。用不了1天,它就能超過那些漂流瓶。不過,這封電報也同樣需要上萬年才能抵達目的地。人們給這封電報挑選的接收地點,是編號M13的武仙座星團,距離地球超過2.2萬光年。

之所以選擇M13,除了因為阿雷西博天線無法轉動而它的方位又剛好合適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M13是一個球狀星團

球狀星團,是銀河系裡一類特別密集的星團,往往只有幾十到上百光年寬,卻密密麻麻聚集著數十萬顆甚至上百萬顆恆星。這些恆星有著共同的起源,通過彼此的引力結合在一起。

阿雷西博信號的目的地,M13武仙座星團,是一個直徑超過100光年的球狀星團,密密麻麻聚集著數十萬顆恆星 | Martin Pugh

朝這樣一個星團發報,一次性就能向數十萬顆恆星廣播我們的位置。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意味著這封電報有更大的機會被外星人接收。既然如此,那何樂而不為呢?畢意在那個年代,霍金還沒有警告說不要去主動招惹外星人,劉慈欣也還沒有寫出小說《三體》里的黑暗森林理論。

於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以光速主動向宇宙宣告了自身的存在。

系外行星,比想像中多得多

很多年過去了,地球上的人類對於外星文明的了解,仍然停留在主要靠猜的水平上。不過,關於要不要主動聯絡外星人,大多數人的觀念已經從早年間的躍躍欲試,轉變成了如今的謹小慎微。

倒也不能說在搜尋外星文明方面,人類一直毫無進展。至少,對於外星人可能的家園,或者說太陽系外的行星,人類的認識確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1974年,人類還不知道太陽系外有沒有行星,只能大膽猜測,應該是有的。過了大約20年,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才被人類發現。而44年後的今天,被人類確認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達到了3823顆,散布在2860顆恆星周圍。

GN-z11,目前已知離我們最遠的星系,有斯皮策望遠鏡幫助測定 | NASA

更重要的是,這些發現讓人類確定,行星在銀河系裡普遍存在,幾乎每顆恆星都擁有自己的行星。就連像地球這樣大小和這麼溫暖的行星也並不罕見,平均每5顆恆星就擁有1顆。

這麼多顆類地行星中,有多少誕生過生命,又有多少創造過文明?這些問題,今天的人類還給不出確切答案。反正,迄今為止,人類都還沒有找到外星生命存在的跡象,更不用說接收到哪怕一例可以證明是外星文明發出的信號了。

不過,如果因此認為,宇宙中只存在人類這一個文明,恐怕就太過自大了一些。畢竟,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只在銀河系中就有大約400億顆呢!

TRAPPIST-1模擬圖,被稱作「迷你太陽系」,有7顆行星都累死地球 | NASA

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如今反對主動向宇宙播報人類坐標的原因。畢竟,有這麼多顆行星可能擁有生命甚至擁有文明,萬一被不知道在哪裡的外星人先發現了我們的蹤跡,真招來星球大戰可就不好玩了。

只可惜,開弓沒有回頭箭。1974年發送的阿雷西博信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40光年,正以光速向M13球狀星團里的數十萬顆恆星飛奔。以現在人類的技術水平,肯定是沒辦法再追回來了

圖 | 1974年發送的阿雷西博信號,其中編碼了關於人類的諸多信息,包括我們在太陽系裡所在的位置

好在,最近的研究暗示,球狀星團里大概不會有類似地球的文明存在。

M13是行星的地獄

M13並不是唯一的球狀星團,像它一樣繞著銀河系轉的還有大約150個。

天文學家其實一直在嘗試,想在這些球狀星團中搜尋行星。就跟當年選擇向M13發送信號一樣,這麼做的主要原因在於,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顆恆星聚在一起,一次性就能觀測大量恆星,搜尋行星的效率想必會大大提高。

然而,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在球狀星團里找到的行星,數量為零

最近有一項新研究,可能揭露了背後的原因。天文學家分析了哈勃望遠鏡對半人馬座ω星團的觀測數據。那是銀河系裡最大的球狀星團,很難確切數清楚其中有多少顆恆星,但估計總數應該超過1000萬顆。哈勃望遠鏡對半人馬座ω的中心部分進行了觀測,就拍攝到了47萬顆恆星之多。

剔除了看起來明顯不健康的恆星後,天文學家對剩下的35萬顆恆星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平均來說,這些恆星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0.4倍。假設它們都擁有像地球這樣的行星,那麼這些行星到恆星的距離,最遠能延伸到日地距離的大約一半,也就是7500萬公里左右。

哈勃望遠鏡對半人馬座ω星團的中心部分進行了觀測,拍到了47萬顆恆星 | ASA, ESA and the Hubble SM4 ERO Team

接下來,這些天文學家問了一個問題:在恆星分布如此密集的地方,相鄰的恆星會不會破壞這些行星的軌道,甚至將這些行星系統徹底摧毀?

這個問題值得一問。在這個星團的核心附近,平均來說,恆星的間隔只有1/6光年!這已經很近了!要知道,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即半人馬座比鄰星,足足位於4光年之外。這也差不多是太陽附近恆星和恆星之間的平均距離。但在球狀星團之中,恆星要緊湊得多。

而1/6光年,還只是平均值。天文學家對那些恆星作了數學計算,模擬了恆星之間發生近距離遭遇的頻率。結果他們發現,對於那35萬顆恆星中的任意一顆,平均來說每隔160萬年,都會有另一顆恆星闖入離它不到7500萬公里的區域之內。

這相當於,有另一顆恆星從地球和太陽之間穿過。可以設想,這樣的場景如果真的發生,我們的太陽系會被破壞成什麼模樣。更何況,如此超近距離的遭遇,在一顆恆星漫長的一生里,還會反覆發生成千上萬次之多。

於是,結論顯而易見了。沒有任何一個行星系統,能夠在如此頻繁的近距離遭遇中倖存下來闖進來的恆星會透過引力,將行星從原本的系統中拽出去,把它們拋入星際空間。在經過幾次這樣的近距離遭遇之後,球狀星團里不可能再有任何行星圍繞著任何一顆恆星運行。

這幅藝術畫里類似地球這樣的行星,應該不會出現在球狀星團里了| orbitalmaneuvers.com

2萬多年以後,當攜帶著人類信息的阿雷西博信號終於抵達目的地時,它將要傳遍的那數十萬顆恆星的周圍,恐怕不會有任何生機勃勃的行星存在,更不用說會有類似地球的外星文明來接聽和解讀這封電報了。

如今看來,對於人類來說,這大概算是一個好消息吧。

一個AI

發報一時爽……考慮引發星球大戰的後果么你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明明玩手機時的我全神貫注,怎麼還說手機讓人多動症呢?
喂!人家不是食物!不要對著人家流口水!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