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伏彩瑞:行動派的人生不後悔

伏彩瑞:行動派的人生不後悔

人生是行為積累的一種必然

好的結果是好行動的積累結果。如果沒有好的結果,其中必然存在某種原因。

我第一次接觸電腦是98年來上海上大學,當時最喜歡的網站是蘋果官網——APPLE.COM,它的網頁是水果色的,綠色的、橙色的,藍色的晶瑩剔透特別漂亮,我就特別想模仿它做一個站。

做一個什麼呢?我當時看《電腦商情報》、《電腦報》、《計算機世界》這些學計算機行業的報紙,記得那時候報紙上面有個欄目叫「軟體推薦」,我就琢磨著搭一個網站,推薦軟體。

我把蘋果官網的背景圖拷貝下來,改成軟體站,取名叫「Tinyware」,推薦小鬧鐘、小記事本等微型軟體以及從報紙、論壇上找到的小眾軟體,下載並使用後寫下我的獨家心得,再把這個發布到我的網頁上面,供別人下載。

當時更新軟體是我當時每個禮拜的大事,雖然費事,但是我就堅持。然後有很多網友給我寫留言板反饋,說這個軟體太好用了,看了你的介紹裝了之後,提升了我的電腦效率等。

後來我靠兼職做網頁攢了點錢,買自己的電腦,雖然幫企業做了很多網站,但我都不熱愛,因為我覺得提出需求的人都把網站當成網路海報或擺設,他們不了解互聯網的本質是鏈接一切,是它的公用。

我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我認為互聯網站要有自己的靈魂,所以漸漸地就萌生了想法,一定要自己動手做一個能夠代表自己對於互聯網見解的產品。

在跟網友聊天時偶然發現很多人想要學外語,但苦於沒有學習資料,於是,我就想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就自己開發了滬江語林BBS,供大家在上邊上傳和下載英語學習資料。

我一開始創辦滬江的時候,就覺得互聯網吸引了我,結果滬江又吸引了一群人,我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

如果做一件事情能讓那麼多人發自肺腑表達出喜歡、熱愛,它將來的價值就很大。

你做過事都會成為你的結果,一個又一個結果累計成人生的必然。

因為對互聯網的熱愛和成就感,讓我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目標,而正是這實現的一個又一個小的目標,積累成今天的滬江1.7億的用戶。

沒有人能不勞而獲,CEO亦是如此。

2不要做時間的奴隸

你和我,每天都只有24小時,人人平等。

現在流行996的工作法則,遵循者認為這樣自我效能才能發揮到最大,任正非、馬雲、雷軍等優秀的企業家工作時長更長 ,我一直認為,基礎的工作時間,是完成基礎工作量的保證。

時間就是人生,你怎樣度過你的時間,你就怎樣度過自己的人生。

我現在每天9點之前到公司開始工作,中飯、晚飯各休息一個小時,10點下班,每天在公司15小時,工作13小時左右 ,每周工作6天,這個時間可能比一般的滬江人時間要長,但是跟我剛開始創業時比較還是略有縮水。

在17年前開發滬江語林時,我有一種按捺不住的想動手的興奮。興奮到三十多天沒有下樓,頭髮都長毛了,就靠速食麵和速凍水餃過活。

第一版上線大概不到一個夏天,我每天除了吃飯、睡覺、網站維護,基本上都在和網友交流,多的時候甚至一天交流十四五個小時,我發現,當把晚上把最後一個網友都聊睡著了以後,特別適合創作。

但也就是那時候熬夜工作,讓我的頸椎落下病症,到現在只要敲電腦時間一長就疼。

初創業的時候,我們說珍惜一切的時間用來創業,每天晚上工作到兩點到三點,甚至四點也是家常便飯,我覺得是這是創業者的一種基本拼搏。

但是,時間不是耗的越長越好,而是有效的時間長一點,為你未來省時間。

現在儘管我每天工作時長還是很長,但只要回到家,我每天都會陪孩子閱讀半個小時,一年在陪伴孩子閱讀的時間上,我就有150個小時。這些時間絕對沒有被浪費,結束一天的工作之後陪伴家人的時光,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人生是有限的,正因如此,才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做一些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

不論是年輕剛創業時瘋狂工作,還是現在工作之餘陪伴家人的時光,都是對我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人生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目標,在每個不同的階段,要根據你自己實際的情況要做一些選擇和判斷,既要達成目標,讓自己變得更好,又想最大限度的享受現在的快樂,關鍵在於在這兩點之間找到平衡。

找不到平衡的人,很難實現理想的人生。

認同自己 ,提高自我效能

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總是容易感情用事,時常恐懼失敗,容易逃避困難,經常有改變自己的念頭,但成功蛻變的時候少之又少。

事實上,在改變的過程中,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去分析失敗的原因,也不用行動去改變現狀。

我沒有機會先好好學習企業是怎麼運作的,自己的崗位應該怎麼做,然後一步一步升職加薪,條件成熟之後再創業,賺很多錢的過程。

我只能不斷去學習需要的技能,且在學習過程中,不論何時都有一種近乎盲目的自信,認為自己一定能行,即便面對非常嚴峻的困難,也毫無根據的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結果,我真的做到了。

後來我發現,我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自信並不是盲目的,而是在認同自己的基礎上,不斷地在提升自我效能。

你應該也有類似成功的經歷吧,不論是通過一門考試,還是完成一次項目管理,哪怕只是完成一次30分鐘的鍛煉,都會獲得「能成功」的感覺,這種感覺,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效能感」,在培養我們好習慣改變人生的過程中,它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我效能對我的作用主要在以下4點:

自己成功的經歷:之前有相似的成功經歷,比如我網頁開發的成功經歷,對我創辦滬江語林提供了最大的系統支撐。

替代性經歷:雖然自己沒有成功,但從別人的成功經歷中,找到普適性規律,我動手開發的第一個網站,設計是模仿蘋果的官網。

語言說服:即便我對自己能不能做一名企業家毫無自信,但滬友和身邊對我說「你能行」。

情緒和生理的變化:因為完成一次次企業轉型和項目開發帶給我的成就感和喜悅導致我身體對工作強度和難度的適應性也越來越高。

其中,我認為自己的成功經歷是最有效的,如果有成功學英語的經驗,那麼學其他語言也會很自信,德語、法語、西語等,在自己的成功經驗中,關鍵在於通過小事踏實的積累經驗,通過這一件一件小目標,提高自身自我效能。

所以從現在開始,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行動上,用行動證明自己,用行動評價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回應美國新一輪制裁:謝天謝地 可以加速拋棄美元了!
螞蟻金服估值達1萬億;暴風TV擬以5億元引入戰略投資;小米上市以來累漲近30% ,雷軍身家首次突破200億美元……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