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鉤沉:抗金英雄劉志洲

鉤沉:抗金英雄劉志洲

江蘇省連雲港市境內有座不出名的小山頭,它的名子叫劉志洲山。雖說是山,其實是錦屏山的一個支脈,占錦屏山的總面積不足百分之一。

劉志洲山名從何而來,地方人不清楚,此前也無人考究。

文革前東海縣有本叫東海傳說的出版物,該書中說的是宋朝有個名叫劉志洲的人被殺害。被害的地方叫剁頭庄,現名叫財神庄。埋頭的地方叫埋屯,現在還叫埋屯。他的心被人扒出來的地方叫扒心庄,現名叫新埧。他的盔甲存放在卸甲房,即解放初期生產隊養牛,和鄉里人聚結的地方,現名叫社房。卸甲房本意是兵器收藏的地方。他的白馬放在白馬墩,現名還叫白馬墩。

目前連雲港市的張灣,錦屏,新垻地區老人們,還都記得這些傳說。

就是這個傳說,打開了考研劉志洲山名的缺口。

前些年地方考古黃正明先生,曾對號稱東方天書的將軍崖岩畫實地考查,他採訪了1958年被毀掉的將軍出行石刻目擊者胡寶山,並根據胡寶山的描述,模擬出一人騎馬,千人列隊的將軍出行圖。黃先生認為,這是68OO年前農耕時間農業幹活圖。(見其作品第46頁)。

我分析,將軍出行石刻不是農業幹活圖,理由是。一,六千多年前沒有列隊幹活的可能。二,將軍出行原石刻是獨立存在的,與古岩畫不是一個整體。三,千人列隊,隊型整齊,將軍騎馬指揮,應該是軍事行為。四,一個山體出現多個時代的文化遺存是正常的。五,將軍出行石刻與劉志洲山僅是山上與山下,舉目可見。

連雲港市文保所長高偉先生的劉志洲山岩畫謎蹤一書,第十七頁記錄了劉志洲山有,招信前部/安淮軍劉/咸淳七年(1271)二月元日記的文字石刻。憑此石刻推論,安淮軍劉,指的就是劉志洲。咸淳七年二月有可能是劉志洲被害的日子。

這條石刻文字可以作為劉志洲山命名的可靠依據。

劉志洲為什麼被殺,這個問題好回答,歷史學家早有所論,宋朝的問題是權力過度集中,所以重在安內,朝廷為了苟且偷安,採用歲幣妥協政策,後來直接投降金邦,接受金邦密令,罷免岳飛,韓世忠,張俊山的兵權,並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岳飛全家。後來朝廷對待所有抗金英雄一往律處死,劉志洲抗金,自然難逃被殊的厄運。小說水滸揭露了朝廷用毒酒害死梁山好漢的事實。

忠良被殺絕後,宋朝走上了滅亡。劉志洲的部下所有士兵,化軍為民,但他們難忘與將軍共同奮戰的歲月,也忘不了那生死戰場,因此他們視戰場為劉志洲山。直到太平盛世時,劉志洲山名才露出水面。

本文參閱,高偉,劉志洲山岩畫謎蹤。上海文藝出版社/百花出版社,2OO7,12版。

黃正明,連雲港地區古岩畫探秘,中國文化出版社,2010,6版

2018,9,3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六句寬心詩詞,你值得擁有
十首表達友情的古詩詞,哪首令你印象深?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