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酌茗開靜筵,墟落生晚煙,蘇軾這首詩描寫游山寺得禪字

酌茗開靜筵,墟落生晚煙,蘇軾這首詩描寫游山寺得禪字

蘇軾曾說,「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人生很矛盾,也很無奈,必然要忍受各種情感的折磨。蘇軾念書時接觸過佛老經典,當他面對生離死別之時,便切實地領悟到這種處境的無奈,清醒的理智與悲涼的情感就會產生激烈的衝突。下面這首詩雖然沒有從正面描寫禪道,我們依然可以滿滿地感受到濃厚的禪意氛圍。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宋代:蘇軾

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

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澤浮雲天。

深沉既可喜,曠盪亦所便。

幽尋未雲畢,墟落生晚煙。

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注釋:

1、肩輿:一種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用兩根竹竿,中設軟椅以坐人。

2、靜筵:指素齋。盆山:指寺廟四面環山,如坐盆中。

3、最高塔:湖州飛英寺中的飛英塔。卞峰:指卞山,在湖州西北。震澤:太湖。墟落:村落。

4、道人:指僧人道潛,善詩,與蘇軾、秦觀為詩友,當時也在湖州。

譯文:

乘坐小轎任性而往,遇到勝景便遊覽一番。在寺院里焚香探幽,品嘗香茗與素齋。濛濛細雨時作時停,清幽小窗更顯妍麗。這裡四面環山如坐盆中,卻難見太陽,草木自生自長,蒼然一片。登上寺內最高的塔,放眼觀看大千世界。

卞山的影子映照在城郭上,太湖煙波浩渺,浮天無岸。喜歡卞山這樣的深厚沉靜,也喜歡太湖吞吐雲天,具有無所不容的曠盪氣度。遊興還沒結束,但村落中已經出現裊裊炊煙。歸來後記下今天的遊歷,心中掛懷無法入眠。道潛也沒有睡意,孤燈古佛,同參夜禪。

詩的開頭四句直敘作者乘坐小轎任性而適,遇到勝景便遊覽一番。或焚香探幽、或品茗開筵,緊扣題目中的遍游諸寺。然後轉筆描繪江南的自然景色,山多障日,故少見天日。當詩人登上飛英塔放眼觀看,大千世界又是一番境界。詩人既寫出卞山的山色之佳,又傳神地描繪出浮天無岸,煙波浩渺的太湖景象。

蘇軾這首詩能放能收,他既欣賞太湖的那種吐吸江湖、無所不容的深沉大度,又喜愛登高眺遠,景象開闊的曠盪。然後以天晚當歸作收,卻又帶出「墟落生晚煙」的晚景來。最後又寫到夜宿寺院的情景,看似多餘,實則不然,與道人同對孤燈古佛,同參夜禪,正是這次遊覽的最重要環節。

其實詩人並非單純為了寫景,之所以遊覽眾多寺廟,完全是為了先得到一種禪意的氛圍,看看自己能體會到哪一層,最後再與僧人促膝談道,從而發現自己的不足。所以「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當他與僧侶們秉燭夜談時,竟擺脫了心中的困擾,將世俗得失暫置一旁,獲得了身體的安閑,和心緒的寧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十首描寫喜的古詩詞,遇見心儀喜上眉梢,聞過則喜境界非凡
十首關於懷舊的古詩詞,人生悲喜相依,內心種菊修籬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