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凡夫,他是菩薩
禪的行囊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觀世音菩薩聖訓》
武訓是山東省堂邑縣武家莊人氏,從小父親就去世了,只得跟著母親沿街乞討。他是一個孝順的兒子,從小就知道把乞討來的食物先讓母親吃。
十六歲時,他去館陶縣張舉人家裡做傭工,雖然薪水很少,但他為人卻十分忠厚老實,一連做了三年。在臨結算工錢的時候,張舉人不但沒有給他一文錢,反而把他大罵一頓,同時又指使家丁把他打了個頭破血流。後來他又去姨丈家做工,依舊兩手空空。不幸的遭遇使武訓意識到自己受人欺負的原因在於不識字,不識字的原因又在於沒能力去念書;因此,他想要幫助和自己一樣貧窮的子弟了卻念書的心愿。
要使窮孩子都可以念書,就要興辦義學,可是自己是個窮光蛋,根本沒有這個能力,於是他就一方面去做短工,一方面去行乞,以此攢錢興辦義學。主意打定,他默默地對自己說:「扛活受人欺,不如討飯隨自己。別看我討飯,早晚修個義學院。」
他首先把辮子剪掉,將腦袋弄得不倫不類,以便引人注意,一到大街小巷他就唱:「這邊薙,那邊留,修個義學不犯愁;這邊留,那邊薙,修個義學不費力。」行乞之時,遇到人家呵斥,他就唱著:「不給我,我不怨,自有善人管我飯。」「不強要,不強化,不用著急,不用害怕。」「大爺大叔別生氣,你幾時不生氣,我幾時就出去。」
他把討來的飯,選較好的賣給貧民,把殘碎的留給自己吃,數十年如一日。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吃點好的?」他唱著說:「吃好的不算好,修個義學才算好。」他為了達到目的,起早貪黑地替人家推磨、割草,挑水,他一邊幹活一邊唱:「給我錢,我種田,修個義學不費難。」「多掙一個錢,義學就能早開一天。」「推磨推磨,一斗麥子六十個,管推不管籮,管籮錢還多。」「出糞,割草,來找我。管到黑不管了,不論錢多少。」
他在人多的地方讓小孩子騎在背上,或是倒立身體來乞討金錢,他還編了首歌謠來形容自己乞討時的情景——「爬一遭一個錢,爬十遭十個錢,修個義學不費難。」「豎一個一個錢,豎十個十個錢,豎得多,錢也多,誰說不能修義學?」他任人摩頂放踵 ,犧牲自我,為大眾謀利,若不是大菩薩,絕對是做不到的。
他有時拿著蠍子對人唱著:「吃蠍子,吃蠍子,修個義學我的事。」有時還拿出蛇做出要吃的樣子,人們看到後都很驚訝,他卻唱道:「蛇可食,不要怕,修個義學全在我自家。」一次,他拿起瓦片要往自己的嘴裡塞,周圍的人都取笑他說:「武七,你瘋了嗎?瓦片是不能消化的。」他答道:「破磚碎瓦都能消化,不能修義學才惹人笑話。」有一天晚上,他所住的破廟塌了一塊瓦,砸破了他的頭,一時間血流滿面,第二天早上,他依舊出門討飯。鄰居對他說:「武七,你的頭都破了,怎麼還冒冒失失地出來?」他微笑著唱道:「打破頭出出火,修個義學全在我。」
他經常撿些菜根芋尾來吃,別人塞給他一個饅頭,他都小心地收起來,用來換錢。他一邊嚼著菜根一邊唱:「食菜根,食菜根,我吃根不求人,省下飯,修個義學院。」「食芋尾,不用火,不用水,省下錢來,修個義學不費難。」別人拿水給他喝,他卻先洗臉後喝水,人家問他:「這麼髒的水哪能喝呢?」他唱道:「喝髒水,不算臟,不修義學真正骯髒。」
他從二十歲起,整整用了三十年的時間來行乞,感動了許多人,最後終於將校舍建成功了。他跪求崔舉人去做老師,又來到貧窮子弟的家中,跪著求子弟的家長讓孩子去入學;見到小學生頑皮,他總是跪倒在地上來規誡他;學校中的老師有勤苦教誨的,或是小學生平日用功的,他也跪著去感謝他們。
自從他開辦義學之後,人們又不斷地捐了很多錢,有人勸他迎娶一房妻子,他唱著:「不要老婆不要孩,以修義學做生涯。」「人生七十古來稀,五十三歲不娶妻;親戚朋友斷個凈,臨死落個義學症。」
他時常印些善書送給人。村裡有個婦人侍奉婆婆至孝,割下股肉來給老人醫病。武訓聽到後,贈給她良田十畝,並唱歌贊道:「這人好,這人好,我給十畝還嫌少。」「這人孝,這人孝,給她十畝為養老。」有人勸他說:「你老了,也要為自己打算一點送終的事,不要整天專為他人忙。」他唱道:「街死街埋,路死路埋,死了自有棺材。」由此可見,他是個真正看破紅塵的實行家,佛教所謂人空法空,他都做到了。
他的善舉感動了附近的和尚,與他合作在寺廟裡開辦了好幾間義學。武訓到了晚年,隨時隨處口中都好像念念有詞,有人說他是在念佛。同時,他對於很多事情也好像未卜先知,有時說過的話,日後都特別靈驗。
在《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章里,有個持地菩薩,於無量劫前做過和尚,見到重要路口或是步頭,有不平坦而妨礙車馬的地方,就把地面填平,或是放上一座橋樑;有時路人的牛車陷入爛泥沼里,他便幫人把牛車拖起來。他世世生生積滿功德,後來在毗舍如來座下得到無生法忍,成就阿羅漢道。可見武訓夫子也不是一個凡夫,絕對是個得忍菩薩。
雲峰寺地藏七
第32屆:10月1日至7日
上智下燈大和尚全程親領
佛陀及其諸大弟子舍利零距離加持
萬部地藏經共修
在雲峰寺官方APP報名
地點: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


TAG:雲峰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