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如何脫離中國畫的俗?

如何脫離中國畫的俗?

「俗」與「雅」相對立,是中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對審美範疇。在繪畫審美中,「俗」被視為病。宋韓拙提出「唯俗病最大」,於是「俗」被歸為否定屬性,一直沿襲至今。歷代畫論中不乏論脫俗者,明欽抑《畫解》、清沈宗騫《芥舟學畫編》、清石濤《畫語錄》等均有專章,且論述較為系統。畫如何脫俗?不妨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其一,學習方式上,脫平庸匠氣之俗。

庸者,平常、不高明也。「匠」字義為裝在套子里的斧子。「匠氣」指亦步亦趨,只在別人的成規里打轉,沒有己意,不能創新出奇。

浸染此俗有兩類人。

第一類是因襲前人不能自拔,師古而泥古,學古而贗古,沒有自己的主張。清「四王」作為當時文人畫的主流正統,固然是當時文人主流的佼佼者;但總體畫風不 免流於雷同,因襲古人程式化過多,而顯匠氣。宋元文人畫家不但是作為一個群體和畫工有別,且內部自身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過人之處,這是「四王」無法企及 的。譬如,米芾的「米家山水」刻意立異獨創,後學者眾,清惲格評曰:「脫盡畦徑,果非時人所能夢見」;追求創新出奇的倪瓚,將「淡」發揮到極致,創出遠離 眾人的脫俗之格。

第二類是徹底不學古人之法,完全脫離古法束縛。沈宗騫稱之為「格俗」:「既不喜臨古人,又不能自出精意,平鋪直敘,千 篇一律。」脫匠氣之俗,首先要知「俗弊」。欽抑從古法出發,揭露俗的種種弊端:一是不學古,只會學於俗;二是學古只知其形,不知其神,則學而無功;三是學 古混雜,不專精,不加辨別,不能博採眾長集大成,而成雜學;四是學古只為阿逢世好,嘩眾取寵,不下苦功,鄙棄基本功技法,則始終心手不應,劣弱頹靡。其次 要有方法。沈宗騫從修養入手的脫俗主張說得好:「欲求雅者,先於平日平其爭競躁戾之氣,息其機巧便利之風。揣摩古人之能恬淡沖和、瀟洒流利者,實由擺脫一 切紛更馳逐、希榮慕勢,棄時世之共好,窮理趣之獨腴。」

其二,技巧形式上,脫用筆、用墨、用色之俗。

筆、墨、色之雅俗,關係到中國畫能否表現出富有魅力的形式美。黃賓虹總結出雅的筆墨形態為重、大、高、厚、實、深、潤、老、拙、清、秀、和、雄等,俗的筆墨形態為死、板、刻、濁、薄、小、流、輕、浮、甜、滑、飄、柔、艷等。

筆、墨、色運用應注意脫除幾種俗態。一為無書法用筆之俗。書畫用筆同法,畫畫如寫字,用筆須平、留、圓、重,如「錐畫沙」「折釵股」「屋漏痕」,如高山 墜石,忌塗、描、抹,忌無起伏收尾、無一波三折,忌墨中無筆、人被筆所用。二為不顯筆力之俗。筆力是筆跡之美的特徵。「骨法用筆」,無論中側鋒,也無論表 達陽剛或陰柔,筆力感都要強健、入木三分。三為無神采之俗。用筆寫意,意在筆先,取神為上。明唐志契在《繪事微言》中說:「寫意亦不必寫到,筆筆若寫到便 俗。落筆之間,若欲到不敢到便雅,神到筆不到乃佳。」四為死墨之俗。用墨求墨韻生動、活而不死,要有乾濕、濃淡的變化,要墨中有筆、墨法華滋。五為色似之 俗。設色「隨類賦彩」,以色貌色,但並非是追求「色似」,而應是既重自然之色,又重心源之色。設色賦彩不以繁簡衡量,而以氣韻生動為極致。六為無對比之 俗。藝術法則往往是相反相成的,只有一種因素,沒有對比,則不構成美。如用筆的剛而能柔、巧拙互用,用墨的「乾裂秋風,潤含春雨」,點染的分明與不分明, 設色的淺淡與深沉、濃艷與清雅……諸如此類,對比的雙方和諧相處,藝術表現才能破除單一,豐富而生動。七為無內美之俗。中國繪畫講求內美,主張抒發性靈, 反對形式主義,筆、墨、色都應在畫家思想感情的支配之下。無內美不能成為高雅藝術。

其三,志趣修養上,脫名利慾望之俗。

名利慾望歷來被士人斥為世俗、市井氣。文人最為鄙薄畫家為聲名利祿束縛,沒有獨立的人格和氣節。如趙孟頫以宋朝貴胄身份出仕元朝而失節,備受後世詬病,認為他為逐市井之利而陷入世俗的庸碌之中。因此其書畫之品格也被認為「諂媚」而俗。

「欲」是俗的根本。慾望擾人心智。古今中外美學家一致認為,真正的藝術美應該遠離慾望。宋顏延之在《庭誥》中言:「欲者,性之煩濁,氣之蒿蒸,故其為 害,則熏心智、耗真情、傷人和、犯天性。」莊子認為,慾望使人心焦躁不安。尤其當慾望無法滿足時,人的生命就會受到損害。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將慾望排除於藝 術之外。他說:「人對藝術作品的關係,卻不是這種慾望關係。它讓藝術作品作為對象來自由獨立存在,對它不起慾望,把它只作為心靈認識方面的對象。」法國美 學家庫申認為,美的情感和慾望相去甚遠,甚至於相互排斥。美的特點並非刺激慾望或把它點燃起來,而是使它純潔化、高尚化。同樣,真正的藝術家善於撥動人的 心弦,而不願諂媚感官。

生活中,人們容易斤斤計較於物質方面的利害得失,往往會因此而身心疲憊。若思想上為塵俗束縛,作畫時必受很大程度的局限,不可能進入暢快自如的精神狀態,因此筆墨便不能揮灑自如。

其四,作畫用心上,脫無真情感之俗。

清惲格曰:「筆墨本無情,不可使運筆墨者無情。作畫在攝情,不可使鑒畫者不生情。」繪畫創作是心與物相互作用的結果。創作主體審美觀所領略的境界、品 格、情趣,會導致構思及實現的不同。惲格用擬人法形容四季山水:「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妝,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山水的各種 情態都是畫家情感的反映。

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中說:「最無限、最自由的莫如心靈,所以最高的美都是心靈的表現。模仿自然,決不能產 生最高的美,……意象要恰能傳達出情感,才是上乘。意象可剽竊而情感卻不能假託。前人由真情感所發出的美意象,經過後人沿用,便變成俗濫浮靡,就是有意象 而無情感的緣故。」中國畫始終強調一個「心」字。來自心靈的情感抒發,使任何一幅作品都具有不可模仿的獨創性。僅為再現對象的摹寫,實為俗筆。唯流露真情 實感的創作方能成就高雅之作。

《芥子園畫傳》中言:「去俗無他法,多讀書則書卷氣上升,世俗氣下降矣。」此語道出了脫俗的根本大法。不讀書、不寫字的「畫師」,實為「工匠」。「入雅」的關鍵不在於所摹之跡,而在於畫家自身主觀修養、精神氣質。學識修養之高下與作品脫俗程度始終成正比。

文章源自互聯,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網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翰墨春秋 的精彩文章:

這小楷,美翻整個秋天!
看完吳冠中畫瀑布,身心有一種清涼的感覺!

TAG:翰墨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