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其實日軍輕機槍放在世界上並不出眾,但是鑒於抗戰和人們對它們的認知度,姑且算在"著名"行列吧。抗日戰爭中的日軍的輕機槍:

一:「歪把子」--大正十一年式(6.5mm)。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這種機槍是1922年由日本著名槍械專家南部騏次郎於名古屋兵工廠精心研製的,曾經大量裝備日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因於1922年,即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日軍開始裝備該槍,所以得名為大正十一年式機槍。 大正11年式輕機槍因為其細長的槍頸呈弧形向右彎曲,像鵝脖子一樣折向一邊,故得名「歪把子機槍」,它是當時侵華日寇主要裝備的輕機槍。全槍重量:10.2公斤;口徑:6.5毫米;表尺射程:1600米;初速:756米/秒;彈夾裝子彈30發,理論射速500發/分鐘。可以使用標準的日本三八式步槍6.5毫米子彈,射程較遠、精度較高。但是極易出現故障,裝彈藥比較費力。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儘管日軍把「歪把子」視為「珍寶」,但經過一個時期的使用,特別是「九一八事變」後,「歪把子」暴露出了相當多的問題。據史料記載,日本當時曾經把從中國繳獲的「捷克式」(即ZB-26)輕機槍與其「歪把子」對比,深感「自慚形穢」。有時會把自己的歪把子棄之不用而使用中國軍隊的「捷克式」(即ZB-26)輕機槍。

二:「拐把子」--九六式輕機槍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歪把子」的「不爭氣」顯然不能適應作戰需要,更不能適應日本軍國主義惡性膨脹的擴張野心。在其改進過程中大量採用了捷克式輕機槍(ZB-26)的優點,又繼承了小日本一貫猥瑣的特色從而誕生了九六式輕機槍--抗日民眾把其稱為「拐把子」,「拐把子」實際上是「歪把子」和捷克ZB-26式輕機槍結合產生的「混血兒」。由於此槍定型于于1936年(日本神武紀年2596年),所以稱其為九六式輕機槍。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拐把子」雖然作為日軍新一代的制式輕機槍,但仍矢志不渝地咬定「歪把子」那種「獨異怪辟」的「青山」不放鬆,因此幾乎任何人看了「拐把子」之後,都會自然將其歸屬日本,而絕少會認為是其他國家的。即便「拐把子」把「歪把子」的槍頸改成了小握把,把大「魚尾」槍托改成了略小一些的「魚尾」槍托,而且還增加了提把,然而從它們的造型以及整體配合上來看,仍然看得出「歪把子」的特徵。要指出的是小日本為了標新立異,本來它借鑒的捷克式輕機槍(ZB-26)的提把是是沖後的,小日本在「拐把子」中的提把是沖前的。僅此一點不僅可以區別九六(九九)式輕機槍和捷克式輕機槍,更可以看出小日本自欺欺人的猥瑣用心。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九六式輕機槍是日本第一挺可以快速更換槍管(子彈打多了槍管可是會發熱的噢!所以要換)的輕機槍,這種設計使得九六式輕機槍可以保持足夠的火力持續性。九六式輕機槍口徑仍然為6.5毫米,使用三八式6.5×58毫米半底緣尖彈,發射三八式尖彈時初速為730米/秒,該槍全長1054毫米,重量為8.85公斤。九六式輕機槍構造簡單,堅固可靠,在射擊時極少發生故障,該槍的特殊之處是可以配備刺刀,以進行白刃格鬥用(拿著十七八斤重的機槍和我抗日軍民拼刺刀--我看是白給)。九六式機槍本來是用於替代十一年式輕機槍的,但是由於生產能力的不足,該槍直到珍珠港事變之後才全面裝備日軍在太平洋戰區作戰的部隊,「馬來之虎」山下奉文的第25軍則是第一支全面換裝此種新式機槍的日軍部隊。

三:另一種「拐把子」--九九式輕機槍(7.7mm)。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由於在實戰中逐漸發現6.5mm尖彈的侵徹力和殺傷力不足,日本開始生產一種7.7mm的步槍、機槍彈。並且在「三八式」步槍和九六式「拐把子」的基礎上,於1939年研發了九九年式7.7mm步槍和九九年式7.7mm輕機槍(因當年為日本神武紀年2599年,故稱之為九九年式)。

九九式輕機槍與九六式輕機槍的區別:九九式和九六式大致相同。不過區別起來也不是太難。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第一:九九式為了增強殺傷力口徑增大為7.7mm。

第二:九九式輕機槍在槍托後部下方增加了一個支杆,用於支槍。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第三:槍管固定銷有一個六角形螺帽以及槍口部旋有防火帽。

第四:提把外表無刻槽外。 較早出產的九九年式7.7mm輕機槍(注意其提把外表仍有刻槽)

這兩種口徑的「拐把子」與「歪把子」,是整個二戰時期日軍步兵分隊裝備的主要自動武器,三者生產總量達12萬餘挺之多。曾經奪去了無數中國人民的生命,但是它們最終還是被中國人民奪過來反抗侵略。游擊隊歌不是這樣唱嗎:「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我們生長在這裡,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搶佔去,我們都和他拼到底。」--多行不義必自斃,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亦如此!

捷克式輕機槍(ZB26)和布倫機槍長的確實有點像,如何區分它們呢?

一:捷克式機槍(ZB26):捷克式機槍(ZB26)的槍管上有一圈一圈的散熱環,而且導氣管的位置比較靠前,槍口消音器上面有小圓孔。如圖示: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二:布倫機槍:布倫機槍的彈匣要比ZB26看起來弧度大好多。導氣管也比較靠後。 下圖所示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三:附,兩種機槍的淵源。ZB26由捷克國營兵工廠1925年生產,1926年4月經捷克國防部驗收合格,同年開始正式量產,定名為布爾諾國營兵工廠26型(Zbrojovka Brno vzor 26 即ZB-26)。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中國是使用ZB-26輕機槍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不但採購了ZB-26輕機槍,而且大量仿造ZB-26,根據捷克布爾諾工廠歷史資料,1927年-1939年間,一共運送給中國30,249挺ZB-26輕機槍。ZB-26輕機槍在中國的仿造和購買數估計超過10萬挺,其中抗日戰爭中,中國的兵工廠大約生產了39,744挺捷克式輕機槍。在電視連續劇《亮劍》中你若注意的話,經常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李雲龍經常簡稱它為捷克式。ZB26的口徑也和國軍的中正步槍口徑一樣。也就是說可以使用中正步槍的子彈。

值得一說是:ZB26無論是從射擊準確性、穩定性,還是可維護性來說那是相當的好啊,只是一點彈匣裝彈量少了一點,才上來是20發的,後來變成30的了。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布倫機槍:是捷克式機槍的後裔子孫。1932年ZB-26輕機槍參加英國新型輕機槍選型,其改型ZB-33於1933年被英國軍方選中,並根據英國軍方的要求改進為7.7mm布倫式輕機槍。在1935年由捷克布爾諾兵工廠授權生產。生產國包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布倫式輕機槍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備了中國軍隊。從1944年起,加拿大通過租借法案,向中國提供大約40,000挺7.92mm口徑的布倫式輕機槍。

從各項參數來對比下二戰各國的輕機槍 。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美國M1918式勃朗寧自動步槍,確切說它是一種自動步槍,但是由於美軍大批量裝備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和M1卡賓槍後,火力強大,M1918大多時候是客串的輕機槍的角色(性能不太穩定和攜帶不便等缺點)。所以我們姑且把他算在輕機槍行列吧。這扮演角色有點像德國傘兵裝備的FG42(也屬於自動步槍)。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類型:自動步槍 設計日期:1918年 生產期間:1918年到1950年代 變型:1918A1,1918A2 口徑:7.62毫米 彈藥:7.62×63mm步槍彈 彈匣容量:20發 全長:1214毫米 槍管長度:610毫米 重量:7.5公斤(A1型),9.2 公斤(A2型) 射速:300-450發/分;500-650發/分(A2型) 初速:805米/秒 有效射程:600米。

蘇聯捷格加廖夫式輕機槍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類型:輕機槍 設計日期:1926年 生產期間:1928年到1950年代 變型:DPM,DA,DA-2,DT,DTM 口徑:7.62毫米 彈藥:7.62×54mm步槍彈 彈盤容量:47發 全長:1270毫米 槍管長度:605毫米 重量:11.9公斤 射速:600發/分 初速:840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

日本十一年式輕機槍

類型:輕機槍 設計日期:1922年 生產期間:1922年到1945年 變型: 口徑:6.5毫米 彈藥:6.5×50mm步槍彈 彈斗容量:30發 全長:1100毫米 槍管長度:485毫米 重量:10.2公斤 射速:600發/分 初速:736米/秒 有效射程:600米。

民國捷克式輕機槍 類型:輕機槍 設計日期:1926年 生產期間:1935年到1950年代 變型: 口徑:7.92毫米 彈藥:7.92×57mm步槍彈 彈匣容量:20發 全長:1161毫米 槍管長度:672毫米 重量:9.6公斤 射速:500發/分 初速:830米/秒 有效射程:600米 。

英國布倫式輕機槍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類型:輕機槍 設計日期:1926年 生產期間:1935年到1950年代 變型:MkI,MkII,MkIII,MkIV,L4 口徑:7.7毫米 彈藥:7.7×56mm步槍彈 彈匣容量:30發 全長:1156毫米 槍管長度:535毫米 重量:10.4公斤 射速:500發/分 初速:744米/秒 有效射程:600米 。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德國MG42式通用機槍,它是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通用機槍,所以也把他算在輕機槍比較行列之中。

類型:通用機槍 設計日期:1939年 生產期間:1941年到1960年代 變型:MG1,MG3,MG42/59,M59 口徑:7.92毫米 彈藥:7.92×57mm步槍彈 彈鏈容量:50發 全長:1219毫米 槍管長度:533毫米 重量:11.05公斤 射速:1200-1500發/分 初速:755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兩腳架)/1200米(三腳架)。

二戰著名輕機槍排名,哪種性能最好?

MG42通用機槍是人類歷史上最有里程碑意義的機槍之一,其採用兩腳架時作為輕機槍使用,採用三腳架時作為重機槍使用,作為輕機槍使用時性能是所列舉機槍中性能最好的。其次英國的布倫跟蘇聯的DP性能相當,均遜於MG42。中國捷克式跟英國布倫式師出同門但是因為中國加工能力的差距所以捷克式要差於布倫式,但是不遜於美國的M1918,日本歪把子最差我想大家都沒意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