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AMX 50B項目流產,法國劍走偏鋒,從而研發了這台坦克

AMX 50B項目流產,法國劍走偏鋒,從而研發了這台坦克

隨著AMX 50計劃的流產,法國軍方暫時中止了研發重型坦克的想法。而就在這時,重振旗鼓的西德(聯邦德國)軍隊再一次引起了法國人的興趣。他們想用大量且相對於中型坦克來說比較廉價的AMX 13 105來彌補軍隊中裝甲部隊的不足。

雖然軍方想著破罐子破摔了,但是一家不怎麼出名的私人企業——巴蒂尼奧勒-查狄倫公司帶著他們的25噸坦克橫空出世。1955年製造出的查狄倫原型車證明了生產一型使用優良主炮、正面裝甲等效厚度為80毫米均質鋼、重30噸的坦克是可行的。

雖然查狄倫由於自身機體的缺陷,無法達到三防標準,難以防禦化學武器和核輻射的侵蝕而沒有投產。但是從查狄倫身上獲取的一些技術則讓法國人重新開始考慮中型坦克的發展事宜。

在1956年,由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組成的西歐聯盟防務工作共同體F.I.N.B.E.L.(縮寫由6個國家的首字母組成)共同起草了一套新的中型坦克規範,以取代美國和英國的坦克。同年西德也加入此組織並與法國達成合作生產坦克的雙邊協議,儘管其他成員國沒有正式參與,但這輛計劃坦克依舊被命名為"歐羅巴戰車"以表明其歐洲共同性質。

但隨著1958年戴高樂掌權並建立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並以巴黎條約為要點發展核武器,不過戴高樂決定不帶著西德和義大利玩,拒絕兩國參與原子彈的研發工作。這一舉動則使西德對研發坦克工作失去不少興趣,導致項目受挫。

雖然德國人悶悶不樂,但是法國人則沒閑著,第一輛原型車則在1960年12月完成,並在1961年2月開始測試。這輛原型車的炮塔模仿T-54的鑄造炮塔,所以顯得非常圓,採用了索伐姆汽油發動機並裝備了改進型測距儀和履帶。這就是遊戲中法系9級車AMX 30原型車。

從外觀上來看,AMX 30原型車與德國的豹1原型車極為相似。此後,德法兩國又在這基礎上進行了各種程度的升級與改造,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10級車AMX30 與 豹1。

1963年10月,在美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的共同考察下,5輛AMX 30和5輛豹1分別在歐洲多地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則表明,除了豹1的機動性和加速度更勝一籌之外,其他數據均不相上下(法國人的發動機是真的硬傷啊)。但是剛剛從英國訂購了1500門L7線膛炮的西德拒絕使用法德聯合研製的105mm坦克炮,萊茵金屬也沒有製作出來該主炮的炮彈。為保留計劃而提出將法國炮塔和德國車身結合起來的建議也沒有奏效。因此,歐羅巴戰車計劃被取消,法國和德國決定分頭開發他們兩個獨立型號的坦克。

1964年,隨著中法建交,法國和美國在歐洲地位問題上發生矛盾。戴高樂領導的法國在1966年退出了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這直接導致法德在軍事合作上的分道揚鑣。西德則開始按照美國的武器裝備作為標準,並在60年代聯合開發了M1艾布拉姆斯與豹2坦克的前身——MBT-7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世界 的精彩文章:

坦克難道只能用來殺戮?這個坦克轟出不是炮彈是知識
經典與先進並存,豹2A4坦克的得力幫手,皮薩羅步戰車

TAG:坦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