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這世界最怕你胸有鴻鵠之志,手無縛雞之力

這世界最怕你胸有鴻鵠之志,手無縛雞之力



文 | 徐大維


來源丨良大師(ID:lang-da-shi)






我的助理辭職了


他嫌工作太瑣碎




6年前,我就任營業部總監時,急需一個助理。


 


剛在內部網掛了招聘信息,產品部的老總就把他的助理推薦給了我,說此人如何如何優秀。


 


我面了試,那小夥子確實感覺不錯,能說會道,知識面廣,而且貌似很上進。


 


我當時納悶為啥這麼好的人才,人家不留?


 


但過了一段時間,我終於明白了原因。


 


那助理的知識確實太淵博了,對BAT的戰略規劃如數家珍,對各種創新模式瞭然於胸...




但要命的是,他卻很難按我的要求處理好任何一件小事:



寫的郵件總是語句不通,詞不達意;




領導來調研開會,他總是高談闊論,而忘記端茶倒水和會議紀要才是他的本職工作;




寫年終預算報告,第一頁的數據就錯了,叫他修改後,發現後面的數據還是錯,問他原因,他說我只讓他改了第一頁的數據...




老天爺,後面的數據都來源於前面的推導,前面改了,後面當然也要跟著改!




我懟了他,他很不開心,第二天就向我請辭,理由是:




「現在乾的工作都是些針頭線腦的小事,覺得沒啥發展機會,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我沒有挽留他,無論我說什麼都會成為洗腦的嫌疑犯,所以由他覺事吧...












工作中哪有什麼大事


你要先做好每件小事




最近寫了幾篇熱文,吸引了一些年輕人來撩我。


 


他們最感興趣的就是我在500強經歷的那些「大事」,都想讓我分享一下做「大事」的經驗和乾貨。


 


於是我說:其實根本不存在什麼大事,也沒什麼絕招,你要做的就是把一件件小事做好。


 


說這句話時,本想裝X包裝下,可覺得還是這樣平鋪最好。


 


然而,這樣的回答顯然不受年輕人待見。


 


他們找我要武林秘籍,我卻告訴他們:


 


「太極只適合健身,不適合打架。」


 


這當然讓他們失望...


 


但實際情況即如此:

工作就像兩個流氓打架,你卻當成高手對決。


 


當你還在糾結是用「雙峰貫耳」還是「十針手」時,別人一通王八拳已將你撂倒。


 


當你真的做成一件所謂的大事時,你就會意識到:這簡直是黑屋子裡的群毆,當你獲勝走出,自己都不知道是哪幾拳放倒了對方。












每一件大事的背後


都是無數瑣碎的小事




我在500強是做成了幾件所謂的大事,可回想起來全是些苟且不堪的碎片。


 


做銷售總監時,拿下一個幾千萬的大單。


 


這背後卻是和產品部門上百次的郵件溝通、與客戶各個層級的關係梳理、對投標文件每個字的拿捏...




在總部搞一個創收項目,為公司帶來近50億的業務收入。


 


這背後卻是無數個追蹤表格、電話溝通、激勵文案、機構走訪與宣導...




再後來,和世界著名諮詢公司一起為公司做戰略規劃,項目將決定這個金融帝國的未來走向。


 


這真的是年輕人都嚮往的大事吧。


 


可6個月的項目期並沒發生什麼大事,有的只是每天23:00定時召開的電話會議、上千個訪談紀要、上百次的方案修改意見、一次又一次內部PK會議...


 


也許你會以為這與職位有關,級別很高的人是不是就能擺脫繁瑣,閑庭信步?


 


其實還真不是這樣。


 


我算是比較接近核心圈的人,以我的觀察:




即使這個金融帝國最高的幾個領導人,也並非向你想的那樣意氣風發、運籌帷幄,他們每天面對小事的數量更是我們幾何倍數。


 


而他們要做的,也僅僅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能走向金字塔頂端的人


都是往死里磕的偏執狂




先拋開多大的成就不談,其實你只需要對待工作投入一點、嚴謹一點,持久一點,足以讓你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馬未都講過,他收藏一些木器,損壞時經常會找一個師傅來修理。


 


雖然那個師傅報價比市場行情高出一節,但他認準了,從不更換。


 


那是為什麼呢?


 


原來,馬爺曾有一把黃花梨木椅,不小心碰掉了一個缺口,在別人的介紹下找到這位師傅。


 


按說補救措施如何完美,都不可能恢復原樣。


 


但那師傅硬是在一堆廢料里尋找顏色、花紋都相近的材料。


 


雖然補椅子一個時辰即可,但那師傅找料就找了三天,終於最大程度的還原了椅子本來的面目。


 


你看,真正的手藝並不在於出凡入勝的高超技藝,而在於以客為尊的投入態度以及細針密縷的嚴謹作風。


 


在職場也是如此,最終能走向金字塔頂端的人,不是那些看起來文韜武略的人,而是那些往死里嗑的偏執狂。


 


我在平安所見到的頂級高管多數如此。


 


我曾無意瞥見某位總裁的筆記本,密密麻麻紀錄著每次會議的細節,裡面還夾雜著圖形和表格,真的可以和90後的手帳媲美;


 


我也曾和某位總經理去機構調研,兩天走了七八家機構,每家機構的發展情況他都瞭然於胸,報告中的細小錯誤,也都能馬上指出。


 


當你和這些人接觸後,你就會明白,只有diao絲們才動不動指點江山,大人物只說細枝末節。







* 關於作者:徐大維,知名培訓顧問,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簡書籤約作者。已授權。個人微信公眾號:良大師(ID:lang-da-shi). 配圖/Elena Koycheva on 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子熟了 的精彩文章:

豆瓣評分9.4,這檔新聞欄目竟然比綜藝節目還火!
給你講個恐怖故事:失控的高房租,正在耗盡你的首付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