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歷史上的奸臣能長期執政,而忠臣反而不得志?

為何歷史上的奸臣能長期執政,而忠臣反而不得志?

首先要知道「何為忠,何為奸?說李林甫、蔡京、童貫、高俅、秦檜、賈似道、嚴嵩等是奸臣吧,總有人為他們洗白。但我說的這幾位歷史人物都是大眾化公認的奸臣,那有些奸臣為什麼能夠長期執政了,這裡我總結了一下。

一般奸臣能夠博得皇帝歡心而得到長期重用跟奸臣的個人魅力是分不開的,如唐代「李林甫」有句成語叫「口蜜腹劍」,從這一點可以斷出唐李林甫會說話,不但會說,聲音還很中聽,略帶磁性,同樣說一句話,在別人嘴裡說出來就像噪音,經李林甫口一說,有種清泉入喉之感,皇帝就是愛聽,就能聽得進去,當然除了聲音,相貌也讓人看著順眼,喜歡,還會來事,同樣是拍馬屁,有的人就拍的令人那麼的討厭反感,有的人卻就拍的舒服,為什麼,當然就是個人魅力讓人不討厭,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由這種個人魅力的人在朝為官,一朝得勢就大量培養提拔自己的門生故吏,結朋結黨,形成自己的班底,清除打壓政敵,以便更好的把持朝政,如明朝「嚴嵩」嚴世藩父子。像這種奸臣能夠長期執政,被提拔的關係網遍布朝野各個部門,加上以利字當頭的貪官污吏,就無形中鑄成了一強有力的後盾,這樣就能在朝長期作威作福。

在說忠臣,忠臣一般說話都直來直去,忠言進諫的都是令皇帝發愁或頭疼的國家大事,如胡人又犯邊了,哪裡又遭災了,稅收又減少了,哪裡又地方造反了等,都是關乎影響到國家的大事,如果碰上明君,雖然國事令人心煩,但也為了江山需要這樣的忠臣,當然工作歸工作,要說皇帝喜歡忠臣,估計還談不上。如果是碰到昏君,忠臣就成了奸臣和皇帝打壓的對象,試問在古代王朝,明君能有幾人?所以忠臣往往不得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為何唐太宗李世民立太子還要廢太子?無非考慮著一點
草船借箭的諸葛亮,為何不怕曹操的火箭?因為他知道三件事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