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歐洲11國資助機構發起「S 計劃」:讓所有科研論文即刻免費閱讀

歐洲11國資助機構發起「S 計劃」:讓所有科研論文即刻免費閱讀

選自nature

作者:Holly Else

機器之心編譯

參與:張倩、王淑婷

以往的科研論文只有在少數期刊上可以免費獲取,而且還是在出版六個月之後,而大部分期刊的論文都得付費閱讀。針對這一問題,來自 11 個歐洲國家的 11 個研究資助機構發起了一項「S 計劃」,表示從 2020 年起,受其資助的研究者必須在論文發表後使其立即開源,並將被禁止在 85% 的期刊上發表文章,其中包括一些有影響力的期刊,如《nature》和《science》。

Robert-Jan Smits,歐盟委員會開源項目特使,「S 計劃」牽頭人。圖片來自:Nikolay Doychinov/EU2018BG

歐洲 11 個研究資助機構宣布了一項「S 計劃」,旨在讓所有的科研論文一經出版就可以免費閱讀。

來自法國、英國、荷蘭和其它 8 個歐洲國家的研究資助機構公布了一項激進的開源倡議,可能在兩年內改變科學出版的面貌,因此立即引起了出版商的抗議。

這 11 個機構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加起來達 76 億歐元(約合 602 億人民幣)。他們表示,從 2020 年起,受其資助的科學家必須在論文發表後使它可以免費閱讀(詳見『S 計劃參與者』)。這些論文將擁有自由出版許可,允許任何人下載、翻譯或以其它方式重複使用。9 月 4 日公布的一份序言文件稱,「科學不應該被封鎖在收費牆之後!」該文件和這項承諾一起被稱為「S 計劃」。

倫敦帝國學院的結構生物學家和開源倡議者 Stephen Curry 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力的宣言,將會引起爭議並激發強烈的情緒。」他說,這項政策是開源出版運動的一個「重大轉折」,該運動致力於讓科學文獻可以從網上免費獲取,但卻進展緩慢。

根據「S 計劃」,接受資助的研究人員將被禁止在 85% 的期刊上發表文章,其中包括一些有影響力的期刊,如《nature》和《science》。根據 2017 年 12 月的一項分析報告,只有大約 15% 的期刊出版後立即開源(詳見『出版模式』),這些期刊通過向作者或其資助者收取每篇文章的費用、與資助者談判開源出版合同或其它方式來獲得資助。超過三分之一的期刊仍然需要付費閱讀,只有在發表至少六個月後才允許網上免費閱讀——這種做法符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有影響力的資助者的政策。

只有不到一半的期刊採用了「混合」出版模式,根據這種模式,如果科學家願意,他們可以讓論文立即開放免費閱讀,但大多數研究還是需要付費閱讀。然而,根據「S 計劃」,科學家不得在這些混合期刊上發表論文,除非是在「非常短的過渡期」內。

「轉向混合期刊通常被視為走向完全開放的一步,只是還沒有完成過渡。」Research England 主席 David Sweeney 如是說。Research England 為英國國家研究資助機構 UKRI 旗下的資助機構之一。該計劃還指出,資助者將限制他們願意支付的開源出版費用,但沒有說明上限是多少。

把「s」納入「S 計劃」

這項倡議是由歐盟委員會開源項目特使 Robert-Jan Smits 牽頭的。他表示,「S 計劃」中的「S」代表「科學(science)、速度(speed)、解決方案(solution)、震撼(shock)」。除了法國、英國和荷蘭的資助者,奧地利、愛爾蘭、盧森堡、挪威、波蘭和斯洛維尼亞的國家機構以及義大利和瑞典的研究委員會也在倡議書上籤了字。

「收費門檻不僅阻礙了科學事業本身,也為更多想要獲取研究成果的公眾設置了障礙,」Science Europe 主席 Marc Schiltz 說道。這家機構總部位於布魯塞爾,代表歐洲的研究機構正式發起了此次倡議。

「S 計劃」參與者

截至目前,歐洲 11 家國家資助機構已經簽署了「S 計劃」,列表如下:

奧地利科學基金(Austrian Science Fund)

法國國家研究總署(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Agency)

愛爾蘭科學基金會(Science Foundation Ireland)

盧森堡國家研究基金(National Research Fund (Luxembourg))

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Italia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uclear Physics)

荷蘭科學研究組織(Netherlands Organis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挪威研究理事會(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

波蘭國家科學中心(National Science Centre(Poland))

斯洛維尼亞研究總署(Slovenian Research Agency)

瑞典環境、農業科學和空間計劃研究理事會(Swedish Research Council for 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Spatial Planning)

英國研究與創新署(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mits 表示,他的靈感來自與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有關的開源計劃。這一全球健康慈善機構位於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它也要求出版物的即時開源。由於「S 計劃」禁止混合出版——因為這樣會涉及多個資助者——其影響可能比蓋茨基金會的計劃還要深遠,而後者已經推動了數個有影響力的期刊出版模式的變革。

並非所有國家都同意簽署

雖然 Smits 是牽頭人,但歐盟委員會本身並未在倡議書上簽字。Smits 表示,他希望這些訴求被納入委員會未來研究資助的條款和條件中。這一願景還未成為現實,因為政策制定者們還在就下一個研究創新計劃(「Horizon Europe」——將於 2021 年開始實施,歷時 7 年,價值 1 千億歐元)的細節展開辯論。Smits 說,他希望見到更多資助機構加入,下個月,他將與美國白宮的官員、科學界人士、高校一起探討這一計劃。

哈佛開源項目與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學術交流辦公室主任 Peter Suber 表示,「在蹩腳的資助者政策試行了 15 年之後,這一計劃大概就是人們想要的了。」「我們非常支持「S 計劃」中列出的願景,」倫敦大型私有生物醫學慈善機構維康信託(Wellcome Trust)負責人 Jeremy Farrar 補充道。

但是歐洲一些主要科學大國的研究機構還未在倡議書上簽字,如瑞士、瑞典、德國。瑞典研究理事會主席 Sven Stafstr?m 表示,瑞典對倡議中嚴格的時間表抱有疑慮,因此沒有簽字。他說,理事會認同「S 計劃」中的目標,並將在本月下旬的董事會會議上審查其對該文件的立場。德國科學基金會(DFG)主席 Peter Strohschneider 表示,基金會沒有簽字的原因是該計劃強制公共資金的接受者接受特定形式的開源。「我們希望接受 DFG 資助的研究者們開源他們的研究成果,但並不強制,」他說道。他還提醒說,如果研究者們都被要求在開源期刊上發表論文,發表成本將會提高。

Sweeney 表示,在英國,如果不能對出版商的反應有個大致的了解,就無法計算出資助人在開源出版的情況下需要支付的數額。「需要支付的金額取決於出版業的反應。這不是出版模式的問題,而是一個原則問題,」他說。

對於荷蘭科學研究組織(NWO)負責人 Stan Gielen 來說,「S 計劃」不符合出版業經濟規律。他表示,「這是科學邁向開放的一個重大轉折,也是對我們如何評價科學和科學家素質的一個重新評估。」

出版商的擔憂

該計劃發布之前,我們調查了出版商的看法,他們表示有嚴重的擔憂——特別是關於禁止混合期刊的問題。總部設在英國牛津的國際科學、技術和醫學出版商協會(STM)的一名發言人代表 145 家出版商告訴《Nature》新聞團隊,儘管該協會歡迎資助者努力擴大獲得同行評審論文的機會,但該計劃的某些部分「需要進一步考量,以避免為學術自由帶來任何意料之外的限制。」發言人還特彆強調,禁止混合期刊可能會「大大減緩過渡」,因為這種期刊會帶來開源文章的激增(見『開源增長』)。出版界巨頭 Elsevier 表示支持 STM 的說法。

在另一份聲明中,Springer Nature 的一名發言人表示:「研究及其交流是世界性的。我們敦促資助機構聯合起來,而不是分成多個小團體各自為政,政策制定者也要考慮到這種全球觀。」從研究人員那裡刪除出版選項的做法顯然「沒有考慮這種全球觀,並且有可能破壞整個研究出版系統。」(《nature》的新聞團隊在編輯上獨立於其出版部門)。

同時,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負責出版《Science》雜誌的非盈利組織)表示,「S 計劃」中列出的模式「對高質量的同行評審、研究發表和傳播沒有好處。」該計劃的實施「對研究人員不利」,「對《Science》系列期刊來說也是不可維繫的」。

然而,Smits 表示,高質量的同行評審在「S 計劃」下的科學出版系統中佔有一席之地非常關鍵。他說,「出版商不是敵人。我希望他們也參與到變革中來。」

S 表示制裁(sanction)?

目前只有少數資助機構會處罰那些決定不遵守開源政策的研究人員——包括維康信託和 NIH。但是根據「S 計劃」,資助機構承諾制裁那些不守約的研究人員。Smits 表明,對於不遵守規定的研究人員,一種可能的制裁是扣留最後一筆贈款,這筆贈款通常是在項目完成之後支付的。他還表示,這一點以及其它細節,如出資者願意為發表每篇文章支付的金額,將由聯盟在 2020 年前制定。

許多歐洲資助機構一直試圖與出版商簽訂新的「閱讀和出版」合同,讓研究成果得以免費閱讀。在這種合同中,只需支付一筆錢充當閱讀付費論文和作者開源出版的費用。但是簽署了「S 計劃」的資助機構(包括荷蘭和挪威的資助機構)現在表示,他們不想在過渡期後再支付任何訂閱費。

挪威研究理事會負責人 John-Arne R?ttingen 表示,如果其它資助機構也遵循該計劃,那些科學雜誌出版社主導的訂閱業務模式將宣告終結。他還說,「訂閱期刊將有機會把其商業模式轉變成一個系統,在此系統中,需要付費的是可靠的同行評審、編輯評審和研究成果的電子傳播。」

但是 Curry 警告說,從訂閱模式轉向 S 計劃簽署者所倡導的開源商業模式,可能會帶來新的挑戰——來自貧窮國家的科學家將如何負擔起開源出版的費用?「這點必須納入討論。」

本文為機器之心編譯,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 的精彩文章:

TensorFlow推出新工具Seedbank:即刻使用的預訓練模型庫
AutoML初創公司探智立方:模型的物競天擇與適者生存

TAG:機器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