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72小時的日與夜,我們看見火花

72小時的日與夜,我們看見火花

原標題:72小時的日與夜,我們看見火花


最初聽聞中國版《紀實72小時》,是得益於一句話,「真實的生活一定不是精緻的,而是帶著毛邊的。」在這個「所有人的故鄉都不斷消失淪陷」的時代里,這句話讓我再次體悟到某種久違的切膚之痛。(文末福利)



是啊,有毛邊的生活才最真實,也最殘酷。正如我們一直所詰問的,為何世上總有人在不斷地漂泊遊盪?為何生活並不曾越過越好,卻註定逃不開被推倒又重建的命運?為何生命中有那麼多的無能為力,而希望卻少之又少?


後來我才得知,說這句話的人,正是中國版《紀實72小時》的製片人李潔。基於這份難得的感同身受,我才真正摒除對該節目翻拍日本版製作模式的質疑,開始靜下心來按圖索驥地從節目中尋求更多的共鳴。



而難得的是,在時時感嘆命運如微火炙烤般疼痛之餘,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再艱難也要前行」的勇氣。正如《紀實72小時》的主題曲《河邊之家》中所唱:「長大以後我覺得更會哭,那是我知道即使是不停說服,獨自一人即使能在世界上活,有時候也會孤單,與其低頭回首隔開一切,倒不如打點行裝,一起漂到一個暖和的地方。」


聽前奏就淚目!主題曲《河邊之家》單曲循環最佳


中國版《紀實72小時》自6月14日登陸騰訊視頻以來,已上線兩月有餘,著實吸引了不少影迷以及紀錄片愛好者的關注;而基於平台的長線發酵,該節目整體的觀眾群依然在不斷擴延壯大,引發爭議的同時,也收穫了不少好評。



珠玉在前,作為中國版總導演的張學嬌自然承受了最大的壓力。所幸,日本製片人那句「我們只有一億的偶遇,但你們有十三億」激醒了她。是啊,十三億中國人,能夠在每次拍攝的72小時內湊巧相遇的,想必都是命定的緣分。由此,那句化用自張愛玲的slogan也應運而生:「好巧,你也在這裡」。人海茫茫,難得擦肩而過。



從長沙到昆明,從北京到青島,從橫店到映秀,從珠峰到東莞,從上海到婺源,縱觀中國版《紀實72小時》所輻射的地域版圖,顯然比日本版更為考究,也更為多元。按張學嬌導演的話說,「我們畢竟沒有已連續十年周播的日本原版的選題體量,而中國幅員遼闊,人群階層更加多樣,如何把當下中國和中國人的生活面貌濃縮在這短短的13集中,無疑需要思慮更多。」


這十三座城鎮,如大浪淘沙,覆蓋一二三線,囊括衣食住行。從某個層面而言,整部中國版《紀實72小時》就像是當代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幅群像式寫照。而影片的拍攝時間,也別出心裁地選擇了元旦、元宵、清明等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幾個假期節點。



由此看來,日本版的製作模式終究只是借了個便於操作的「殼」,而真正反映國人飲食起居及生活面貌的「魂」,還是唯有長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創作者才能更準確地捕捉到。正如製片人李潔所言:「儘管中國版從調性和氣質上與日本原版一致,但畢竟這是一個觀察社會、表現老百姓的節目,日本有他們不一樣的國情,中國當然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社會語境。」



日本版連續十年被評為NHK觀眾滿意度第一的紀錄片


因地制宜,自成一體,便是我在陸續觀看中國版《紀實72小時》過程中的切身感受。久已稀缺的「底層精神,平民觀點,深厚的人文關懷,以及理性和批評的視角」等等,這些曾被不少尊崇紀實的紀錄片創作者奉為信條的概念,也終於有了被重新拿出來討論的機緣。



帶著最真實的「生活的毛邊」,拋開任何技巧的最質樸的拍攝與剪輯,極力還原人們在自然情境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狀態。「不預設前提,不刻意擺拍,沒有後期戲劇化的剪輯處理,72小時不關機連續拍攝,片中人物的出場順序就是拍攝的順序「,這樣死磕的製作方式,不免讓我對這個節目心生敬意。



用導演的話說,這些準則都被黑紙白字地寫在日本同行的Bible(節目操作手冊)里,她說,「我喜歡日本人這樣的死性勁兒,這樣的不通融,這也是考驗我們記錄和復原能力的試金石。」在越來越強調紀錄片也要講故事的當下,這個節目對於「真實影像」的極致追求無疑顯得難能可貴。


在中國版《紀實72小時》的這十三集節目中,著實有不少令我印象至深的閃光時刻;而這些最平凡的光芒,都來自於隨訪過程中偶遇的普通人。


推杯換盞間,步履不停中,他們對周遭世界的看法,對自身命運的慨嘆,對過去與未來的懷想,都藉由隻言片語悄然成為須臾的時代波瀾;而這些波瀾,看似只是靈光乍泄的瞬時的火花,卻也投射著每一個中國人如影隨形的日常,包括作為觀看者的我們。



在「長沙:解放西路旁的小餐廳」這一集中,鏡頭對準了在72小時內進入不打烊餐廳內吃蓋碼飯的顧客,有自稱「內心住著一位小公舉」的佛系大叔,有彼此相處了六年的「半路夫妻」,有替父親還債的酒吧銷售,還有感情受挫、離鄉數年又回來的理髮師。



直到某位武漢大學的學生說出那句「人生如戲」,我終於暗自感慨,其實人人都有本難念的經。而最為觸動我的,還是一位從事物流行業的小夥子,當記者問他,「什麼時候感覺到父母老了?」他說,「可能就是那一瞬間」。記者追問道,「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瞬間?」他說,「我也說不上來,以前父親沒有白髮,可是某個瞬間,突然發現他老了。」



最為靈動的是「昆明:看見紅嘴鷗的城市公園」這一集,每年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到昆明過冬的紅嘴鷗,在人們眼中就像一群精靈,而翠湖公園便是它們的棲息之地。巧合的是,攝製組在72小時內遇到的、前來喂紅嘴鷗的採訪者當中,很多並非昆明本地人,多為從外地移居或暫住於此。


或許,正是同樣的南北遷徙的命運,將人與紅嘴鷗彼此聯繫起來,似乎也在冥冥之中警醒著我們,人與自然註定同呼吸、共命運。也正如節目中一位時常往返於昆明和北京兩地的老人所言:「喜歡它們像小生靈,又像老朋友。」



在第六集「橫店:影視小鎮步行街的日與夜」中,鏡頭則對準了這座聞名天下的「東方好萊塢」中的一條街道,萬盛街,這裡是橫店最熱鬧的所在。


每天前仆後繼活躍在這裡的人們,無論老中青年,大部分都是「橫漂」,他們白天跑劇組當群演,晚上到萬盛街直播、賣唱、拍抖音,最終目的都逃不過「討生活」。所幸夢想還是有的,正如橫漂們所言:「想要活得不一樣。」



回想當年看爾冬陞導演的《我是路人甲》,我再次感慨不已。成群結隊的「橫漂」一族,他們日以繼夜奔波在橫店這座巨大的造夢機器里,為每一部戲填充著路人甲的龍套角色。即便看似前途微渺,卻終究有人心火不熄。就算有先行者們累了倦了,總還會有新的血液蜂擁而來。



當然,最令人動容的,無疑是「珠峰:海拔5200米的帳篷旅館」這一集,攝製組的鏡頭對準了喜馬拉雅山脈上的珠峰大本營,這裡是勇於攀登峰頂的極限愛好者的休憩地,每年也有無數人止步於此,留下遺憾。



珠峰便是如此,好像很近,又像很遠。對成功者而言,勝利近在眼前;對失敗者而言,離峰頂僅19公里的直線距離卻如咫尺天涯。但無論如何,在很多旅行者眼裡,來過珠峰,便不枉此生。


正如那位獨自看夜空的女孩所言,「來過拉薩、爬過珠峰後,我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更何況這裡還有世界上最美的星空,世人常說的「去西藏就是為了凈化心靈」大抵便是如此吧。這又讓我想起節目主題曲中的歌詞:「這樣一個瞬間,請務必,要珍惜。」



有一位在營地邊疊石頭祈福的設計師說:「人永遠不要忘記,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她疊石頭祈福,便是為了與遠處的聖母峰形成一種無形的連接。這又讓我不由地想起昆明翠湖公園的紅嘴鷗以及餵食的遊人;或許,人與自然的交集從來都是無處不在,只是我們常常視而不見罷了。



另一位時年36歲的大哥,在人生第三個本命年,利用一個月的時間,獨自騎行來到珠峰。在感嘆生活不易之餘,他也希望能藉助旅行平靜下來,即便往事再不堪,也要鼓起繼續活下去的勇氣。



還有一對特殊的情侶,丈夫的眼睛將在三四年內失明,如今看遠處都是白茫茫一片,他們來珠峰更多是為了餘生不遺憾。此外,有位離了婚、辭掉工作、獨自來西藏的成都姑娘同樣令我印象深刻。總而言之,都是有故事的人。



我也曾常常在想,去一趟西藏、爬一次珠峰,真的能凈化心靈嗎?記得在看紀錄片《大三兒》時,有人也曾這麼問過大三兒,他說:「我覺得我的心靈挺純潔的,稍微凈化凈化就行了。」繼而,他又說,「我不禍害人。」


而在這裡,某位來自廣東的企業高管的話,也說得恰到好處:「珠峰永遠是珠峰,我覺得它不會有什麼變化,山永遠在那兒,而人有時候只是想自己給自己設定一個願望,去努力,去爭取,看看能不能實現。」



除此之外,中國版《紀實72小時》中值得細說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北京:給未來寫信的時光郵局」、「青島:禁漁期前的海鮮市場」、「撫順:把酒言歡的東北串吧」、「映秀:汶川地震10年後的小鎮茶館」、「東莞:茶餐廳的人生滋味」、「大連&煙台:穿梭在渤海海峽的巨型油輪」、「上海:靜安區戶籍大廳的離開與到來」等等。



72小時的日與夜中,我們究竟能看見多少火花?儘管很多人對於日本版《紀實72小時》中所呈現的「物哀」之美更為津津樂道,而且初試啼聲的中國版也多少有水土不服之處;但在這交織於「2018年中國土地上不同經緯度、不同時光軸中的72小時「的記錄中,終究有不少生動鮮活的時刻值得被記刻於心。



看似天南海北地跑,實際卻都在講人;無論身處何處,生而為人的日常、記憶、命運、夢想,卻都彼此相通,彷彿每一個人都站在時代的交叉路口。



正如導演張學嬌所言:「我們不過分的去強調衝突,不過分的去獵奇,因為在真正的生活中,並不是處處都充滿了矛盾,更多是平平淡淡的,在有序的往前走,這個是我們真正的生活的狀態。」

雖然72小時不過是生命中的一瞬間,但每一瞬間卻都顯得彌足珍貴。最後,我們不妨來重溫一下這一季《紀實72小時》中最動人的時刻。



作者| 陸支羽;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註明出處


影 迷 互 動 福 利


請大家在文末留言,聊聊《紀實72小時》中國版或者你喜歡的紀錄片,我們將根據留言質量和點贊數,送出三張騰訊視頻會員月卡!


騰訊視頻近期熱播的紀錄片,除了這部《紀實72小時》之外,還有《生活在古代·乾隆與如懿》《藍色星球》《生命之輪》《地球脈動》等。此外,熱播的電影有《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生存家族》《寂靜之地》等;當然,還有你們最愛的年度大劇《如懿傳》噢!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45周年祭!他才是真正的警匪片大師
這部荒誕之作,告訴你什麼是中國式魔幻

TAG:看電影看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