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武俠小說中的華山神功《紫霞功》,其實真有這本書

武俠小說中的華山神功《紫霞功》,其實真有這本書

紫霞功乃華山派鎮山之寶,是華山派修鍊內丹 的快速功法,為長生不老之仙術,亦為道家技擊之無上玄功,功成「罡氣」貫注全身,穿經 過穴,周天行走,可閉穴,移穴。全身不畏刀 槍,尖銳之物擊打,皆如觸敗絮,隔物傳功, 反震可拋敵萬丈,炸碎臟腑,並可開碎裂石, 打散服氣之功(軟,硬氣功)常規功成需三 年。

這本書乃是機遇巧合無意中得來,現將全文推送給大家。希望能對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另外請大家關注本媒體號,之後會有更多更珍奇的古書獻給諸位讀友。

本文章所用圖片只是配文,請以文字為主要依據。

本派功夫啟於《易》理,源於無極圖,無極為圖,一分為二成陰陽;二分為四陽中陰。陰陽 互相轉化,互相依存,對立而又統一,即以說 明宇宙萬物化極變之理,也以此闡述武理與功 法,上應天象,下應地物。 樁為萬功之基,歷來我武級百珍秘,非嫡傳不得其竅,全真華山本門亦即如此。

以站樁調身 (形),達到神、形、息、合一而悟到全真。 例如全真祖師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陽為修鍊大 道,偏翹一足,獨立九年。東臨大海,未嘗昏睡,人稱為鐵腳先生。邱長春真人贊之曰「九夏迎陽立,三冬抱血眠。」如此站樁練形九年,而入大妙,為全真道嵛山派創立者。

1、預備式: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身形正中,雙手自然下 垂,放於體側,舌抵上齶,目視前方,全身放 松,排除雜念,凝神定意,如此站立約31-分鐘。

2、龍旋法: 兩手抬至腰際,插腰,手指自然張開,食、 中、無名、小指等四指置於前腰,兩手中指 放置於大橫穴,兩 手拇指放置於志室穴。

3、腰部先向左旋轉九回,即81次,成九九歸元之數。(旋腰時,以緩慢和為度,幅度不宜太大)

二、無極樁(三盤法)

1、兩 膝彎曲下蹲,兩腳尖內扣,十指抓地, 重心落於兩腳正中,膝部外展與腳尖垂直,襠 部撐圓,頭正勁直,含胸腰直,沉肩收胯,兩 臂屈肘,環抱於胸前,中、食指伸直相對,大 母指上挑。中指、無名指、小指,彎曲如握雞卵,呼吸自然,由每次10分鐘增至90分鐘為 度。

2、龍擾身:

(1)雙手上舉,手心向後,然後下拉至丹田前,握拳,成雙拳鋒風持狀,身體隨下拉之勢 緩緩上升,至雙腿伸直。

(2)雙手變掌,成掌心向上,然後,內襄外翻,手心向外,向上成托天狀,緩緩上推。隨 之,身體緩緩下蹲成馬步。

(3)龍拔身一起一落為一回,共做八十一回 為度。

(4)意 念由手掌——丹田——腿——足 ,隨 上托下拉要有拉開、托山之意,同時體會內力之運使。

三、推山功:

(1)兩 足左右分開,成馬步,頭頂挎坐,兩 臂屈肘握拳抱於腰際,拳心向上,目視前方, 氣沉丹田,而后座腿屈膝右擰成右弓步,同時 左掌變拳,向左右推,右拳變掌,向後推,目 視右掌;隨之體向左轉180度,成左弓步,左手 向左推,目視左掌。如此,左右為一次共81 次。

(2)雙 腳成前三後七之技擊步,立於牆前或 樹前兩掌按於牆(樹)上,放鬆,含胸拔背, 將丹田之氣引至雙臂及雙掌,此時全身聚然一 緊,迅猛發勁,將氣集中一點,重心亦猛然前 移,然後,重心下沉後移,準備第二次發勁, 此功為81次為度。

四、摩雲手:

(1)屈膝成馬步,兩臂屈肘握拳抱於腰際兩 側,拳心向上,目視前方。由右拳向上緩緩推 運,拳高於肩平,拳心向下,左拳不動;隨即 右拳變爪,手指張開如抓東西一般,緩緩(用內力)抓擄至腰際變拳;同時左拳亦隨之緩緩 用內力推出,拳心向下,隨即變掌後抓回,如 此反覆運81次。 要點:呼吸自然,不可努氣,同時腰如磨盤隨 拳爪回左右轉動。

(2)由 馬步樁身體左轉成前三後七之大虛大 步樁式。雙手隨左擰身爪立於胸前,左手前,右手後成格鬥式。目視前方,右爪變拳向前緩 緩推進,拳心向下;左爪配合帶至左齶下,拳 心向下,右拳變爪,回抓帶,左拳向前推進, 如此左勢做81式,隨後,右擰身180度,成右大 虛步式,按上法練習,亦81次為度,要求:脊 柱正直,頭有上頂之意,臀部有下坐之勢,呼 吸自然,意微注小腹(丹田)。

五、拍打功:

1、身 體平開自然站立,或成前三後七之技擊 步,全身放鬆,以自己雙手掌或拳拍打身體, 先自頭、面、前胸、腹部、兩肋、大腿、自上 而下,依次拍打,力量由輕到重,從身體能承 受為止,同時體會受擊部位的鬆緊和反彈的力 度。

2、將上體露出,躺於床上,仰卧,意念 集中丹田(5-3分-- 鍾)雙手相疊,左手下,右 手上,蓋于丹田。以雙手從丹田開始先順時針,由小到大推 揉81圈,正好遍布整個胸腹,然後再逆時針由 大到小推揉81次,使氣回歸丹田,然後靜養到 丹田熱為止。

3、用藥法: 前功畢,使行葯法。分內外兩法,困內腹,非 面授不得其竅,易出偏,故略之。

(1)湯洗法: 湯洗之法,使氣行透,功入內,肌肉富有彈 性,加速功夫過程。食鹽50克、丁香10克、白芷10克、川穹5克、地骨皮50克、虎骨20克、老桂木10克。

(2)將上述葯加水煎之,水沸即用。方法 為:用布浸藥水,擦上身及雙臂,到發紅,發癢為止。

第二部功 丹田功

一、納丹田:

第一部功畢,始行此引功,兩腳開步自然,站 立,兩手掌心向上,兩臂自然下垂,雙目微 閉,神內斂,松衣寬頻,自然呼吸,靜立35-分 鍾,氣均神靜,即行下功。

1、沉法:

(1)兩 手掌心向上,五指分開,由體兩側, 向腹前經胸托至喉部,同時隨手由丙體側上托 之勢配合吸氣,至丹田。

(2)雙 手托至喉部時,氣沉丹田。隨雙掌變 成掌心向下,配合呼氣,雙掌慢慢壓至腹前, 指尖相對,氣沉丹田。 如此反覆做81次為度。

注意要點:

(1)丹田為臍 下一寸三分處,呼或吸,都是氣沉丹田。

(2)吸氣呼氣,配合手掌的上托或下壓都是緩慢進行 的。

2、盈 法:

兩腳開立成馬步,兩手合十於胸前,吸氣沉至 丹田。雙掌變成掌心向外,緩緩向兩側手伸撐 開,同時配合呼氣,意念兩手有向兩側開山, 同時體會氣充兩肋,及兩臂掌,隨後雙掌於胸前合十,做第二次,如此反覆81次為度。

二、震丹田:

前功畢,始行此功,此法為技擊中練抗打與反 震之用。

1、兩腳成丁字步,即前三後七之技擊步,全 身放鬆,取直徑五公分,長約一米五左右圓木 棒,一頭抵住,丹田穴,一頭抵於樹或牆上, 然後吸氣于丹田後,猛然閉氣,同時鼓盪丹田,意念丹田氣突然爆發而出,向外發出彈 力,隨即馬上放鬆,調勻呼吸,準備做第二 次,如此反覆81次為度。

2、將木棒一頭抵於樹或牆上,另一頭抵於心 窩部,按上法所述習之亦為81次為度,注意, 要由輕到重,以身體承受了為準,同時諸氣可 配合內發「恩」音,可提高心窩部的抗打。

3、兩 腳成馬步開立,雙成掌向體兩側平伸, 掌心向下,吸氣,至丹田,隨後右掌猛然以掌 心拍向肋,同時合閉配氣,意念內氣在軟肋部 鼓盪外抗,然後調勻呼吸再以左掌排擊右肋, 如此左右為一次,81次為度。

注意:

(1)初次練習時,不可重擊,要由輕到 重,循序漸進,應以能承受為度。

(2)擊 打和閉氣同時進行意、氣、力,達到 統一,節奏開始不要太快,做完一次,調勻呼 吸後,再做第二次,切記。

三、哈丹田

兩腳成丁字步,即前三後七式,兩手在腹前環抱,

起勢:

1、兩手帶摟,緩緩由腹前抱起至心 窩處,同時提前腿約半尺,吸氣入丹田。

2、向 前落步成弓箭步,同時變手外翻,成手心向 前,用身體猛然撞去,中呼氣,發「哈」音應 合,意念內氣貫注雙臂由雙手噴射而出。(左 右為一次,共81次)。

四、神光旋繞

每日子、午、卯、酉四正時,擇僻靜之處,焚 香一柱,上盤始行。

取五心朝天坐式,左臂自然成弧形,手心向上 水平於腹前,拇指與中指相接,餘三指伸直, 手腕放鬆,右手拇指與中指相接,餘三指伸 直,無名指與鼻尖同高,兩戶放鬆,小臂置於 體前手心向前,然後靜心,絕慮,到物我兩忘 之境,意采天地之氣,由四面八方向丹田收 聚,呼吸自然,感覺丹田及命門兩腎發熱有光 (紅或黃色)後,將此光呈放射圓形至射身體 周圍,逐漸擴大,至於宇相合,放出,收回放 出。每次為一個時食為度,收功,即意念光取收聚丹田,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歌說文 的精彩文章:

看懂這本書,你也能尋龍點穴,成為風水大師
冢虎,三國最隱忍的人,也是最厲害的人

TAG:酒歌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