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不用鍋不用油連做 7 天三餐,居然還很好吃

不用鍋不用油連做 7 天三餐,居然還很好吃

前段時間,同事 Y 小姐寫了一篇《不用炒鍋!3 個廚具滿足你 90% 烹飪需求,省時省地還沒油煙》的文章,裡面提到烤箱「幾乎什麼都能做」,還「能滿足對食物的全部需求:脆脆的口感,誘人的焦香,食材的原味」。

這勾起了我對烤箱的強烈興趣,立刻買回兩台烤箱(一台機械式,一台電子式)鼓搗後,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想和大家分享,可是寫來寫去總覺得有點乏味。

怎麼辦呢?Y 小姐說,不然你來一場真人 7 日挑戰?挑一周時間,做菜全用烤箱,而且不額外加油。這種比較極端的體驗,又有美食加持,比乾巴巴的安利好玩多了呀!

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順便說一句,我最近減肥健身,在吃上控制得比較嚴格,以前基本都是水煮食材吃,但烤箱做出來的菜相對水煮來說,口味和口感更豐富,不額外加油也很利於減肥或保持身材人士,你也可以嘗試看看~

蜂蜜橙汁烤鮮蝦沙拉最令我印象深刻。只需要烤下蝦,獼猴桃、橙子、聖女果簡單處理,淋上些許蜂蜜和橙汁,酸甜適中,營養豐富。在下面要介紹的菜單里,它有兩天被我翻了牌子。

對於一個從沒在國外生活過,一直在中華美食環境下熏陶著的我來說,這場 7 日烤箱挑戰真的是不容易。

可是我真的做到了,烤箱也做到了,一個星期下來我一滴油都沒放,用烤箱做出了一道道還不錯的菜肴。請看:

接下來就將我這次挑戰的全過程,以及做菜和使用烤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這次挑戰的菜單設計遵循了兩個原則:

要營養均衡,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還有現在都呼籲加強攝入的膳食纖維,各種食材營養都要吃到。

攝入熱量不超過一天的消耗熱量。熱量支出大於收入,才不容易發胖。我的基礎代謝大約 1535 卡,一天下來正常活動大約消耗 300 卡,加上每天健身跑步+上肢器械大約消耗 500 卡。所以每天消耗熱量總共大約 2335 大卡。

計算自己的基礎代謝有兩個方法,一個是買體脂稱,各項數據一目了然;一個是用計算公式,只是誤差相對體脂稱來說要大一些。不過它們的誤差問題大家不用太介意,計算個大概就好。

計算方法應用比較廣的是 Mifflin-St-Jeor 公式,也就是:

而一天的正常活動消耗,以及健身消耗都是通過智能手錶獲得的。

我特意買了兩本菜譜,根據營養均衡的原則,挑選了一些菜組合起來。

下面就是我給自己設計的菜單,你會發現,烤箱真的很有才:

我是用「薄荷健康」App 計算的熱量,App 里能查到各種食材的熱量,根據我準備食材可食用部分的重量,算一下就出來了。(菜譜中的調料主要用到生抽、燒烤汁等,熱量都很小,就沒有計算在總體熱量中了)

其實這裡計算熱量主要是給大家一個參考,正常做飯如果還死摳多一卡少一卡的熱量,確實挺累挺氣的,想摔碗的那種。

大家正常做飯可以少買一點少做一點,食材只要沒有明顯高熱量的,吃個七分飽,一般都不會超。如果感覺吃多了,就去跑跑步運動運動,差不多也就消耗出去了。

金針菇烤魷魚烤得頗為成功,金針菇和魷魚在烤箱里相處得非常好,沒有誰先熟或者過熟。金針菇濕潤爽脆,烤出來的全是自身的汁水,十分甘甜。魷魚鮮嫩有彈性,當場後悔為什麼沒多烤幾隻。

- 不額外放油,口感和營養怎麼保證?-

不額外放油不意味著菜里完全沒有油。要真完全沒油,那油脂裡面含有的營養成分就會因補充不夠而影響身體健康了。比如會缺乏亞油酸和α亞麻酸這兩種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而且缺乏油的攝入還會影響溶脂性維生素的吸收。

不額外放油的話,我就從食材選擇上保證油脂的攝入。比如豬肉、牛肉、雞翅,它們本身含油,富含飽和脂肪酸。

烤豬肉釀香菇口感驚艷。豬肉烤出來的油脂滲入到香菇當中,香菇滑嫩,豬肉外焦里嫩,一口一個,心情不要太愉悅!(因為豬肉多油,烤的時候一定注意溫度不要過高,不然……會冒煙)

但光有飽和脂肪酸是不夠的,還得有不飽和脂肪酸。所以我特意在早餐中加入了堅果,從堅果中攝取不飽和脂肪酸,再配合其他食材里多少也會含有一些,兩種脂肪酸相互搭配才科學,基本上也夠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堅果熱量可不低。我買的是一大罐混合堅果,抓堅果的時候,把手伸成爪狀,抓取兩個指節深度的量就好。開頭圖中大家看到的堅果比較多,那只是為了拍攝效果哈,實際上我沒吃那麼多。

- 微量元素也要注意補充 -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這些常見的營養素都很好解決,沒有明顯偏食,比如不吃蔬菜之類的,一般都不會缺。倒是一些微量元素需要注意注意,所以我在菜譜中加入了蘑菇、豆類或者豆製品來補充。

我在其中兩天的菜譜里各設計了一道豆製品的菜,其他時間則選擇用烘焙鷹嘴豆當小零食來補充微量元素。

我比較喜歡烤豆腐,好吃而且做起來非常簡單。切塊,正反面先抹生抽或燒烤汁,再撒上孜然、辣椒粉、撒點鹽,放進烤箱。最後 1 分鐘時把蔥撒進去就搞定啦!(烤豆皮同理)

上圖烤豆腐底部生抽或燒烤汁可以多放一些,因為不額外添加油,如果太干會和烤盤上錫紙粘住。下圖烤豆皮一定要注意火候,第一次做可以在菜譜溫度的基礎上調低一些,再視情況適度加火,以免烤焦。

還有烤鷹嘴豆。鷹嘴豆一定要泡久一點,泡它個一天都不為過:

剛泡開長相可愛的鷹嘴豆,豆香濃郁,這個狀態下的鷹嘴豆我都忍不住吃了幾顆

然後把水濾除(最好用廚房紙把豆子上的余水吸干),連帶著碗放進冰凍層凍三天進一步快速脫水,期間不定期的翻一翻

烤之前撒鹽拌一拌,烤的時候鷹嘴豆在烤盤上鋪一層就好,不要疊放,而且一次只烤一盤

烤完後長這樣:

- 這些體驗很棒棒 -

做菜不用守著。

溫度、時間設定好就啥事兒不用管了,追劇玩遊戲健個身都可以。而且也免除了油煙困擾。

不用油真的也是可以做出好吃的菜的。

肉就不用說了,本身自帶油脂,烤出來的雞肉、蝦鮮嫩無比,烤雞翅更是爆汁的那種。

比較讓自己驚喜的是烤蘑菇,烤之前稍微放點鹽,放點燒烤汁。烤出來的蘑菇自帶甘甜,像金針菇、杏鮑菇這種,特別爽脆。

洗碗變成了享受,還能少用洗潔精。

因為不額外添加油,一般本身含油不高的食材做出來的菜,在盤子上不會留下難洗的油漬。除了菜譜中的咖喱和雞翅含油量比較高,洗盤子需要用點洗潔精外,其他菜都是吃完,盤子用水一衝就乾淨。

洗烤盤、烤架、接渣盤也不太費事。其中最好洗的是烤架,一般都是不鏽鋼材質,我體驗一周下來,不管上面沾了什麼,都能輕易洗掉。而烤盤一般會墊上錫紙,烤完把錫紙一扔,烤盤和新的一樣。

一般在烤雞翅、豬肉這類含油量比較高的食材時,接渣盤上會接到一些滴下來的油,但只要溫度是合適的,沒有過高,就不會大量滴油;少量油在食材烤熟前碳化也不太明顯,用洗潔精就能輕鬆洗掉。

切不好菜也沒事~

很多人討厭炒菜前的切菜,雖然做烤箱菜也需要切菜,但是沒炒菜那樣對刀工有要求。蔬菜、根莖類一般根據想要做的菜的溫度切成對應大小的塊狀就行。

周一菜譜中什錦蔬菜的食材準備

有些口感真的只有烤箱做得出來。

早上我會烤水果,對於我這種腸胃不太好的人來說,吃烤熟的水果不要太友好,而且烤完的水果外層稍微有點焦,裡面鮮嫩,和烤雞翅一樣,是會爆汁的那種。每天早上吃到心情都超級好,而且早上吃點水果也不容易低血糖。

圖為烤黃桃。烤桃是我的最愛,相對於蘋果和梨,桃烤完之後更為鬆軟,外焦里嫩的反差最為明顯。桃子皮建議還是削掉,烤過之後桃子皮的口感一般。

另外就是烤麵包。麵包是直接在麵包店買的,早上切一兩片,水果快烤好的最後一兩分鐘把麵包快速放進去,麵包片表面恰到好處的焦脆,裡面濕潤有彈性。別說我沒見過世面,沒吃過好東西,但真的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麵包啊。

食材隨意搭配,烤出來居然也很好吃。

烤箱做菜非常自由靈活,你完全可以發揮想像力在一道菜中加入自己想吃的食材,比如周一我做的烤什錦蔬菜就可以更換或添加你喜歡的食材。因為不會像炒菜那樣相互摩擦翻炒,味道還是很單純,不渾濁。

第二天做的烤混合時蔬。裡面有西紅柿、萵筍、甜椒

對了,說到什錦蔬菜,做這類菜的時候相比平時炒菜最好少準備一些,大概比平時的分量少三分之一。因為不同於炒菜脫水萎縮嚴重,烤出來的菜脫水不會那麼明顯,我把它從烤箱裡面拿出來的時候發現,媽耶,怎麼還有這麼多。

第四天做的烤蔬菜塔

- 這兩個體驗不太好 -

用烤箱做菜不會比炒菜快,用的時間反倒更長。

炒菜的話,炒熟其實幾分鐘就可以搞定,如果洗菜、切菜手腳麻利點,簡單的 3 個菜我基本能在半小時到 40 分鐘里做完。

但那一個星期用烤箱做菜,晚上七八點下班到家開始做,基本上要做到十一二點。不過不用守著,烤箱工作的時候我就去干別的事啦。

永遠不會忘記烤鷹嘴豆的那天晚上,因為也有一些失誤,烤到凌晨 3 點……

烤箱工作過程中,箱體發熱,對所在空間的溫度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

尤其是我用的這種獨立式烤箱,它不像嵌入式烤箱有 5 個面都是被包裹住的,散發出來的高溫不會到處跑。

這一周下來,感受最大的就是每個烤箱的溫度真的都是不一樣的,了解自己買的烤箱真實溫度太重要了!

我買了兩個烤箱,一個電子式,一個機械式,用同樣的溫度和時間做同樣的菜,出來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結果。

拿烤雞翅這件事來說。根據菜譜,同樣是用 200 度烤 15 分鐘,機械式烤箱烤出來外焦里嫩,電子式烤出來各種滴油,油滴下去碳化冒煙。15 分鐘後從房間里出來,差點想報 119。

左圖為機械式烤箱做的,右圖為電子式烤箱做出來的,天壤之別……注意,這裡不是說機械式烤箱比電子式烤箱好哈,而是溫度,溫度。

這是因為每個烤箱的溫度都是不一樣的,製作菜譜的人用的烤箱有自己的溫度,給出的溫度和時間需要你根據自己烤箱的實際情況來修正。

所以最好買一個溫度計,預熱的時候把溫度計放進去,這樣獲得的溫度更加準確。即便是有預熱完成提示功能的電子烤箱,最好也這麼做。

除了這個,還有這些小心得:

錫箔紙最好多買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錫箔紙本身就很薄,用多用少看上去都沒啥變化,我經歷了兩次準備做菜時錫箔紙沒有了的情況,當時就想打人。

獨立式烤箱上最好別放東西。烤箱工作時,你注意別被燙到。

工作時,整個烤箱表面都會很燙,開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別碰到,即便是多層玻璃門也要防範。

也不要在獨立式烤箱上面放東西。我習慣把暫時不用的烤架或者烤盤放在烤箱上面,果不其然被燙了。

烤箱空間內不同位置溫度可能會不一樣。

比如我買的電子烤箱,左邊靠角落的位置烤出來的東西總是要先熟或者過熟一些,開了熱風功能後有所緩解。烤鷹嘴豆的時候尤其明顯,那個位置的鷹嘴豆顏色明顯深一些。

我猜測可能是由於上方的 U 型加熱管導致,因為 U 型加熱管的末端彎曲,這相當於有三根加熱管。而我的另一款機械烤箱沒有這個情況,它是上下各有三根加熱管橫跨烤箱,沒有彎曲,加熱很均勻。

如果出現這個問題,最好和店家聯繫一下,看看能不能通過換機解決。

無油烘烤食物最好就不要開熱風功能了。

因為熱風功能會加速食物表面乾燥,這會讓食物比較容易烤焦。

如果要雙層烤同一道菜,最好是上層放烤架,下層放烤盤,而且烤架不要放錫箔紙。

我雙層烤鷹嘴豆時,烤架鋪了錫箔紙,中間夾層的熱量被上下的錫箔紙、烤盤隔開了,下面一層的鷹嘴豆和上層的完全是兩個世界的東西,一個熟了一個沒熟。

如果非得雙層+錫箔紙烤也不是不可以,解決辦法就是調高下管溫度,只是對於初學者來說不太好控制,還是建議循序漸進,慢慢來,別著急。

這次體驗完了有同事讓我摸著良心說以後真的會用烤箱做菜嗎?我說會,只是不會像這樣經常做,畢竟太累了,它會成為增添我生活樂趣的一個新廚具,沒事兒做做還是很有成就感,小確幸的。

你使用過烤箱或正在使用烤箱嗎?歡迎大家來分享自己的做菜心得哦!

·The End·

撰文丨Ms.韌

設計丨哪呢哪呢、落大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單 的精彩文章:

這34 雙涼拖,好看到洗澡都不捨得脫!
別在最該露鎖骨的季節,露出了內衣肩帶

TAG: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