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賢惠妻子為何對魏徵情有獨鍾?源於精明的政治頭腦
原標題:李世民的賢惠妻子為何對魏徵情有獨鍾?源於精明的政治頭腦
(演員張豐毅演繹的李世民: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傅華軒
老百姓居家過日子,都想平平安安,都想穩定富足,但是,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要娶個好媳婦!妻賢夫禍少。如果娶了個歹毒惡狠的媳婦,這個家就算完了。
大唐王朝最有名的時期就是「貞觀之治」,略誇張點說,這也是因為李世民娶了個好媳婦。
下面這段故事就說明了這個情況。
唐朝的名臣魏徵,本是太子李建成的舊臣,魏徵當時老跟太子念叨,他說,趕緊把秦王李世民搗鼓下去,秦王李世民可不是一般人,咱們早晚要倒他的霉。你不幹掉他,不然他會坐大,會發達。
(影視劇中的魏徵:圖片來源於網路)
結果太子不聽,顧及手足之情,不幸被魏徵言中,太子李建成被弟弟秦王幹掉了。然後秦王李世民就把魏徵抓來,你小子挑撥離間,你想不怎麼死,自己挑一樣死法吧!魏徵說,我們做臣子的,跟著誰,就忠心耿耿的效忠於誰,你要是用我的話,我能像忠於太子那樣忠於你。李世民早就知道魏徵的能耐不小,於是就說,那你以後就在我身邊就給我提意見吧!從歷史上看,李世民的胸懷的確了得!
李世民善於聽取大臣的建議是出了名的,但是魏徵這個提建議的也太較真了。
(電視劇里的長孫皇后:圖片來源於網路)
魏徵給皇上提意見較真到什麼程度呢?廷爭面折,當廷跟皇上爭,撅皇上面子,氣得皇上一甩袖子,不玩了,散朝。那會兒君臣坐而論道,皇上在台上坐著,大臣在底下坐著,坐得很不舒服,不是盤腿坐,是因為屁股壓在腳後跟上,實際上跟跪著差不多。皇上不爽了轉身就走,魏徵一下子站起來衝到台階上,一把拽住皇上袖子,你別走,咱們還沒說完呢!皇上說,鄉巴佬,你等著,我宰了你,你信不信,我宰了你。
魏徵是農民軍出身,所以皇上罵他鄉巴佬。唐太宗罵完鄉巴佬後也只能回到宮裡去生悶氣,嘴裡嘟嘟囔囔地重複一句話,這個鄉巴佬,非宰了他不可。
皇后長孫氏忙問,你跟誰生這麼大氣?皇上說,魏徵!他竟然揪著我袖子,非要進諫,成何體統,我不宰了他行嗎?皇后把皇上扔在那兒生氣,讓女官侍候皇上。她回到寢宮,穿著上朝的大禮服,帶著嬪妃出來參駕。皇上特奇怪,這是怎麼了?今天祭祖啊?皇后說,我向陛下道賀。皇上說,我有什麼可賀的?皇后說,主明臣直,魏徵這麼直,因為你是明君聖主。隋煬帝時誰敢這樣,別說抓袖子,抓鞋帶子就早宰了,所以我為陛下道賀。再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皇上本來就不容易聽進不同意見。大家都拍你馬屁,不敢說真話,只有魏徵
這樣的人說真話,這簡直是朝廷社稷之福啊!
(電視劇中的長孫皇后)
李世民聞聽此言,頻頻點頭。
從此開始了李世民與魏徵君臣之間密切配合的佳話。
貞觀十七年,魏徵去世,李世民罷朝五天。
李世民經常對身邊的侍臣說:「用銅鏡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為鏡子,可以知曉興衰更替,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但現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鏡子。」


※趙光義真在燭光斧影中殺死哥哥嗎?真相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同治和母親慈禧一言不合就偷跑出去尋花問柳,母子不和終釀慘劇
TAG:歷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