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懋功縱有半仙之才,也難免死後被挫骨揚灰

徐懋功縱有半仙之才,也難免死後被挫骨揚灰

原標題:徐懋功縱有半仙之才,也難免死後被挫骨揚灰


《隋唐演義》里的瓦崗軍師徐懋功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他就是位居凌煙閣24功臣之列的李勣,那徐懋功怎麼變成了李勣?


原來徐懋功的本名叫徐世勣,懋功是他的字。後來因為功勞大,唐高祖李淵賜姓為李,徐世勣就變成了李世勣。再往後,李世民登基,為避皇帝的名諱,李世勣就精鍊成了李勣。


大唐名將李勣


徐懋功在《隋唐演義》里被塑造成了一個「半仙」式的人物,能掐會算、料事如神,現實中的李勣同樣是一個深謀遠慮、才幹超群的智者。他輔佐瓦崗英雄翟讓、李密,設計伏殺隋軍名將張須陀,攻佔黎陽倉,募兵20萬,又打敗隋朝叛將宇文化及,表現出了極高的軍事謀劃和戰役指揮能力。


瓦崗軍首領翟讓


後來,李密被王世充打敗,撇下李勣等人降唐,李勣本可以把瓦崗軍佔有的地盤人口直接送給李淵邀功,但他有忠義之心,還是把這些東西交給了李密,讓他轉呈。唐高祖李淵深受觸動,認為李勣「感德推功,實純臣也」。這是李勣第一次和李唐皇帝打交道,他以忠於舊主的方式投降大唐,留下了一個「純臣」的美名。



瓦崗軍首領李密


歸順李唐在李世民賬下效命後,李勣有了更廣闊的用武之地。他跟從李世民東征西討,出謀劃策,平定竇建德,降伏王世充,打敗劉黑闥,抓獲徐圓朗,剿滅輔公祏,為大唐一統天下立下了大功。

大唐統一天下後,李勣奉命在并州(今山西太原)駐防了十六年,與李靖等名將一起數次擊敗突厥軍隊,俘獲五萬多人,保障了西部邊境安全。他還率軍攻滅高句麗,朝廷設安東都護府管轄此地。李世民稱讚李勣的作用「遠遠地勝過築長城」。有一次李勣得了急病,大夫說鬍鬚燒的灰可以治病,李世民立馬剪下鬍鬚,燒成灰為他和葯,足見恩寵之重。



大唐軍神李靖


李勣雖然很有謀略,也立有大功,但他還是非常小心謹慎,不管誰當皇帝,只做「純臣」,絕不選邊站隊、摻和皇家內部事務。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拉攏他一起起事,他以「外臣不參與皇家內部事務」為由拒絕了。在高宗李治廢立皇后問題上,李治多次徵求他的意見,他也以「此乃陛下家事」的理由,不作任何錶態,請李治自行決定。因為李勣深知參與皇家內部事務,或可以得一時之利,但很可能會埋下禍患,一旦聖心有變,自己和家人都將難以承受。


唐高宗李治欲廢掉的王皇后


帝王之心也確實難以按常理揣摩。太宗李世民臨死前,將沒有任何過失的李勣貶為疊州(今屬青海省)都督,並對太子李治囑咐說:李勣很有才幹,你對他沒有恩典,他恐怕不會從內心臣服你。我現在把他貶官,如果他馬上出行上任,等我死後,你可以讓他當宰相;如果他徘徊觀望,就殺了他!」面對皇帝的試探,精明的李勣沒有任何埋怨,接到命令立馬啟程趕往青海的疊州。



唐高宗李治

正因為李勣精明小心,他活著的時候沒出什麼事,家裡也都平安。但他看到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等老戰友的子孫家破人亡,也非常擔心自己的後輩。他76歲臨死前把子孫託付給弟弟,讓弟弟嚴格管教,特別交代「如果有操行不好、結交壞人的,馬上打死,然後奏明皇帝,以免拖累整個家族」。



大唐名相房玄齡


李勣的擔心不是空穴來風,這個戎馬一生、聰明睿智的老人,對於歷代帝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權術,已經領教多次了。他生前料事精準,後事也算的明白,只可惜他的弟弟和子孫沒有牢記他的叮囑,使他最擔心的事變成了現實。



李勣的長孫徐敬業


高宗李治死後,武則天一步步獨攬大權、登上帝位。李勣的長孫徐敬業看不慣武氏篡位,起兵反叛,最後兵敗身死。整個徐家也因此被剝奪賜姓,滿門抄斬。就連死去多年的李勣也被追削一切官爵,刨墳砍棺,挫骨揚灰,李勣在九天之上恐怕也是欲哭無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缸 的精彩文章:

剛直堅毅的邊塞詩人也有一縷春夢

TAG:老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