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最好的生活,閑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閑

最好的生活,閑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閑


《讀讀文摘》一個充滿能量與智慧的平台!


文 / 國粹君




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

 


人莫樂於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閑則能讀書,閑則能游名勝,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


 
天下之樂,孰大於是? 

——

張潮







- 01 -


閑,是一種心態




「閑」,繁體字寫作「閒」。說文解字如此解釋:「夫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也。」在門裡望見月亮,多美的意境!




世間最讓人受用的,就是如門內望月一般的閑暇,然而,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讓閑變成了奢侈。




蔣勛有次去一家公司做演講,問道:


 



「你們在這裡工作五年了,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公司門口那一排樹是什麼樹呢?」


 


聽眾一臉茫然,沒有一個人能回答上來。大家每天上下班都從那排樹木前面經過,但是匆匆忙忙,從未留意過開花、落葉,更不會關注品種。


 


事實上,那排小葉欖仁的葉子漂亮極了,綠色的葉子會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


 




羅丹說:

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一顆閑心,就是發現美的眼睛。可我們常常活得太粗糙,失去了這份閑心。




想起了身邊的幾個女性朋友,常常愛拿出手機,拍下身邊的小美好、小確幸,正是因為有一份「閑心」,她們才能發現很多容易忽略的美。




這顆「閑」心,正是熱愛生活的一顆心。它只和靈魂有關,與金錢、地位無關。




高曉松講過這樣一件小事:




演出回去的路上,車在公路開到一半,朴樹說:停車。




高曉松問:你幹嘛?朴樹指指遠方說,我要看夕陽。




高曉松問:那你怎麼回去?朴樹回答道:

那不管,以後再說,你先讓我看夕陽。



最後他就抱著吉他唱著歌看夕陽,沒人知道他怎麼回去的。




莊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想發現美,你得像朴樹一樣,有一顆「閑心」。




「萬物靜觀皆自得,閑到心閑始為閑」,此乃休閑之大境界。







- 02 -


忙,需要閑來調劑





每天站在高樓上


看著地上的小螞蟻


它們的頭很大


它們的腿很細


它們拿著蘋果手機


它們穿著耐克阿迪


上班就要遲到了


它們很著急


——郝雲《活著》





雖然有點戲謔成分,可這活脫脫是現代人的寫照。




不知何時起,奔波在大都市裡的人們,見面的寒暄語,悄悄從原來的「吃了嗎?」變成了「忙不忙?」。




工作永遠忙碌,家務天天無休,孩子時時要陪——忙啊;


見不完的客戶,赴不完的飯局,刷不完的朋友圈——忙啊……




有事情忙碌,其實是一件幸福的事,只要別讓這種忙碌失去了意義。








早年間,忙於拍戲的成龍,有一次心血來潮去接孩子。等了半天,兒子也沒從學校出來。他兒子的老師走出來對他說:「你兒子都上初中了,你怎麼還來小學等?」




所以,我們要回想,

人生努力的真正目的何在?你忙的價值何在?




看過一篇微小說。主人公天天忙於工作,很少回家看父母。




一天,他請客吃飯,對方卻因故不能來,眼看一桌子菜要白白浪費,就把父母叫來吃。老人不知所以,吃得喜笑顏開,過後逢人便誇兒子孝順。主人公突然想起:自己請過無數人吃了數不清的飯,卻唯獨沒有請父母吃過一頓飯!




忙得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沒有時間外出旅遊,沒有時間靜靜讀一本好書,沒有時間品一杯香茗,沒有時間讓身體調養生息……




這樣的忙,真的有意義嗎?




唐代詩人李涉的《題鶴林寺僧舍》寫道: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且從忙碌、煩悶中解脫出來,去到一個幽雅脫俗的地方,讓身心得到休養。




就算周身物慾橫流,也得保留一份閑情雅緻。




忙裡偷閒,就是生活中最好的調劑,更是人生大智慧。







- 03 -

 


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




大多數人忙起來便會廢寢忘食,完全失去了自我;而當閑下來時,又會覺得無所事事,在虛度光陰。


 


這樣的人無論忙閑,都會無所適從,沒法領略生活的充實和豐富。




忙與閑,大有學問。




我們熟知的蔡瀾, 林語堂,陶淵明等人,把人生活得瀟洒非常,但其實,他們也是各有各的忙處。




比方說,蔡瀾說自己是忙了40年以後才知道怎麼閑下來,他的話說得很明白:基本功可沒有不枯燥的。




林語堂,愛花愛鳥愛看電影,可100多萬字的整部《京華煙雲》都是他人在巴黎每日清晨6點-8點用英文寫完的。他女兒還說「其實父親總是寫字到深夜,飢餓難耐,有時候要連吃五個煎蛋」。




陶淵明,再閑適也是要種田耕地,「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這些生活家們,深諳閑與忙之道,在兩者之間轉換自如,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梁實秋說:

閑,要有滋味;忙,要有價值。




借著閑暇暫時逃遁現實的利益世界,找回自我,這樣的閑才有滋味。




為理想和興趣而忙,你忙而快樂,不停地學習進步,這樣的忙才有價值。












有副對聯說得好:





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吃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是的,生活本該不卑不亢,不慌不忙。




蘇東坡說:「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




願你能閑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閑,做自己的主人。






讀讀文摘


相遇,是一種緣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讀文摘 的精彩文章:

來生不一定相見,珍惜今生的遇見
飛往北京的航班突然迫降美國,一問原因讓人傻眼…

TAG:讀讀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