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時找不到目標肌肉發力感,無效鍛煉?如何增強肌肉的發力感?
進行力量訓練時,很多健身初學者對目標肌肉群的感受力有限,例如進行卧推訓練時,找不到胸肌的發力感。
這種感覺有些讓人失望,也往往會影響健身者的情緒,甚至於導致健身就此止步。
尋找目標肌群的發力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因為這將直接影響你的鍛煉是否有效,如何避免浪費時間做無用功?
首先來看看什麼是肌肉發力感?
當我們健身鍛煉時,支配肌肉去做相應的動作,而對應的肌肉就會收縮以完成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感受的到肌肉在收縮,這就是肌肉發力感。
肌肉發力感可以反映出健身者對肌肉的控制能力。
對目標肌肉控制的能力越強,目標肌肉發力的比例就可以越大,刺激的也就越好,因此鍛煉的效果也就越好。
那為什麼我們在進行鍛煉,反而找不到肌肉發力感呢?
原因何在?
原因1:不良的體態。
有高低肩,習慣性含胸塌背等情況時,我們在進行鍛煉時,體態不對,直接影響到動作的不準確,輕則讓我們練到不該練的地方,重則讓肌肉受傷,得不償失。
原因2:動作不標準。
動作標準是前提,錯誤地進行練習,自然相應的肌肉找不到任何感覺。
原因3:鍛煉頻率太低。
半年去一次健身房,這種鍛煉完全談不上頻率和計劃性,原本就陌生的動作變得更加的陌生,要想找到肌肉的發力點確實是難上加難。
原因4:不了解肌肉分布。
既然在健身,那就要多了解一下主要肌群的分布位置,有助於你在鍛煉的時候,更好的「念動一致」找到發力感。
原因5:忽視拉伸。
拉伸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肌肉控制,還能加強身體對肌肉位置的印象。平時訓練不注重拉伸,肌肉很容易出現勞損。
原因6:使用不當的重量。
對於自己完全無把握的重量逞強去拼,結果很多時間是借力完成,而且動作也存在危險性,這時候根本無法體會到目標肌群的發力,只能是其他輔助肌群發力幫助。
那如何才能讓自己找到肌肉發力感呢?
方法1:先單獨練習某一個動作中肌肉收縮感較為強烈的那部分。
這也就是說你要有意識的孤立身體局部,進行強有力的收縮保持,鍛煉肌肉和意識的連接。
例如我們鍛煉肱二頭肌,那麼我們使用一個啞鈴,緩慢地彎舉到距離最高位半程的位置,停留,這時候你會感受到手臂肱二頭肌的收縮,然後又緩慢地放下低位,你會感受到肱二肌的拉伸。
方法2:單一動作增加組數。
比如你進行卧推練習時,一個動作做2組,卻感覺胸肌沒有感覺。
你可以從基礎做起,就用這個卧推動作,增加組數練習4-5組,當然,前提是動作標準。這會讓你的目標肌肉充血感良好,達到鍛煉和破壞肌纖維的訓練效果,同時,多次力竭,也會讓你感受到胸肌泵感的感覺。
方法3:去擠壓肌肉。
在我們進行單關節動作練習時,例如肱二頭彎舉,要有意識地去感受肌肉的收縮、擠壓。例如你可以選擇一個稍微重些的啞鈴,當啞鈴彎舉未達到最高點,你感覺無法直接彎舉到最高點時,用另一手去幫助你的手臂達到最高點,這時候你會感受到肌肉的膨脹和發力感。
方法4:試著換成固定器械。
雖然固定器械有它自身的局限,但在某些時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找到肌肉的發力感。
例如固定的彎舉器械,它可以最大化地避免我們借力,而只使用肱二頭的力量去彎舉起重量,當你彎舉到最高點時,肌肉的收縮發力最明顯,這個時候保持靜止2-3秒鐘,也是你體會肌肉和意識連接的最佳時候。


※單薄的背部,無法撐起你的衣服!增強背肌厚度必練的5個動作!
※從初級到高級,練腿是必經之路,不想練深蹲?用腿屈伸來替代!
TAG:FarFit發奮健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