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孔子自己都甘拜下風,只可惜死得早

他是「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孔子自己都甘拜下風,只可惜死得早

他是「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孔子自己都甘拜下風,只可惜死得早

(電影《孔子》劇照 右一是任泉飾演的顏回)

歷史上,不容易找到太多例子,似顏回這般,儘管事迹寥寥,名氣卻如此響亮;也很難再看到有其他人像顏回那樣,綿延兩千多年,聲譽煊赫,卻幾乎就是讓老師一口給稱讚出來的。

孔子讚歎顏回,遍及整本《論語》,簡直不厭其詳,反覆再三,甚至他對子貢說了一句,「吾與汝弗如也」,還讓後代為了到底是誰比不上顏回,爭論不斷。說來好笑,這些爭論,與顏回可是半點不相干的。顏回自是顏回。

顏回安然自在,湛然似水。

顏回有靜氣。孔子說,仁者靜,這很適合拿來說他;又王維有《鳥鳴澗》,詩云:"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也可借來一窺顏回心頭的風景。顏回的靜不是不動,而是不躁;顏回的靜,亦非沉空守寂,而是「寂而照,照而寂」。

他如如不動,故能映現萬物。所以,子貢「聞一知二」,他則「聞一知十」;顏回的靜,特顯澄澈,心裡極透明。

他自期的是,「無伐善,無施勞」,再了不起的事,過了也就過了,如鏡花,如水月,如風流雲散。

顏回這自期,顯然不只是嘴巴說說,他是做得到的,因此孔子在他死後多日,仍一心耿耿,悵然這「好學」的顏回「不幸短命死矣」。

孔子之所以稱許顏回「好學」,是因他「不遷怒、不貳過」,怒氣也好,過錯也罷,過了也真的就是過去了,時時皆可歸零。我們常人都會有遷怒、有二過,因為我們會拖泥帶水,會被情緒習氣諸多的慣性給牽累。顏回沒有這慣性,故他一身靜氣,湛然似水。

孔子稍早之時,儘管謙恭有禮,但有些地方,仍不經意會流露出他過度的才華洋溢。那回,孔子問禮於老子。

老子一眼看出此人絕非尋常,固然愛惜不盡,但仍是帶著善意卻不無批評地提醒孔子,要他留意自身「聰明深察」「博辯廣大」可能之弊;蓋稜角之外露,其實未必全是不好,然於天命之會得,多少是猶有憾焉。這真是智者諄諄之言,聽者半點不敢藐藐,孔子該是一直謹記在心的。

於焉,多年之後,他看到顏回這小他三十歲的年輕人,如此靜默,如此含蓄,潛行密用,如愚如魯,他才會既高興又帶幾分戲謔地言道:「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孔子清楚,這不愚如愚,不簡單哪!

孔子更高興的,還另有一回。那次,孔子挺慘,在陳、蔡之間絕糧,被團團圍住於荒野之地,「從者病,莫能興」,孔子力持鎮定,「講誦弦歌不衰」。子路則極不滿,氣道「君子亦有窮乎?」你不是個君子嗎?君子也會走投無路嗎?

孔子見眾弟子信心動搖、士氣低落,遂分別約見他那三大弟子,半開導半自嘲地言道,我們既非老虎,亦非野牛,怎麼會淪落到這曠野之地?「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問問自己,也問問弟子。

有別於子路、子貢,那顏淵是不慍不火,從容言道,「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人家容不下你,那又如何?不正因如此,才更彰顯出您是個君子嗎?

這當然不是阿Q,但像是回頭在勸慰老師,「夫道之不修,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這已不只是勸慰,而是事理說個明白,橋歸橋、路歸路,沒有什麼好動搖彷徨的!於是,最後他又強調了一次,「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

孔子聽了很開心。在此生死交關,看著眼前靜定安然的年輕人,他有一份欣喜,也有一絲絲訝然,所以竟也忍不住調笑著說,「使爾多財,吾為爾宰。」顏回啊!改日你發了大財,我來當你的總管吧!要不,你開家公司當董事長,我就來做做你的總經理吧!

這故事非常動人,甚至震懾人心,別忘了,此刻是命懸一線呢!值此之際,孔顏師徒二人,徒兒既是安然自在,老師則是笑語吟吟;眼前雖是危難,但都還有餘裕,可資游嬉;真是不忘其憂,不改其樂!這正是孔門之所以興旺,之所以,魚龍滿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孫中山每次找張作霖幫忙,對方都很爽快,但有兩個字不能提
古代西方了解的中國人:身高5米,活200歲,皮厚萬箭不能入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