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佔領北京,13歲的他手撕腳踩日本國旗,30年後成民族脊樑

日軍佔領北京,13歲的他手撕腳踩日本國旗,30年後成民族脊樑

1924年6月25日,看似平常的一天,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世家,一個男孩呱呱墜地了。誰也不曾想像,這個男孩在四十多年後,讓中國人揚眉吐氣,挺直了脊樑。

這個男孩就是鄧稼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鄧稼先也是如此。父親鄧以蟄是清華、北大的教授,非常重視對鄧稼先的教育。在鄧稼先很小時候,父親就教他熟讀《爾雅》、《詩經》等名著。

鄧稼先出生不久,全家搬到了北平生活。年幼的鄧稼先不僅聰明,而且非常淘氣。然而,「七七盧溝橋」的槍炮聲打破了鄧稼先一家人安寧的生活。很快,北京城就被日軍佔領,各大大學被迫撤到了南方去了,鄧稼先的父親因肺病惡化留了下來。

北京被佔領後,日軍強迫老百姓參加「慶祝活動」,就是拿著日本國家站在馬路旁作歡迎狀。鄧稼先所在的被迫崇德中學被迫參加其中,可鄧稼先在參加活動時把日本國家撕爛,扔在地上還用腳踩了好幾次。

此事很快被日軍知道,他們找到崇德中學校長,要求交出鄧稼先。在校長的勸說下,鄧稼先離開了北平,輾轉來到了雲南昆明,進入了西南聯大學習。在這所大學裡,鄧稼先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進入物理系學習,抗戰勝利後,鄧稼先應聘成為了北大物理系的助教。

1948年,24歲的鄧稼先考取了留美研究生,後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學習。發瘋似地努力,讓鄧稼先兩年後就獲得了博士學位。年僅26歲獲得博士學位,同學們都稱呼他為「娃娃博士」。

取得學位的第九天,鄧稼先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中國,要為國家做貢獻,這是鄧稼先最樸素的願望。在當時中國連尼龍襪子都生產不了,鄧稼先滿腦子帶回的卻是「中子、質子、裂變、聚變、氘氘、重水等原子彈方面的知識。」

1958年8月的一天晚上,平時愛笑的鄧稼先回到了家中,突然一臉嚴肅地對著妻子許鹿希說道:「以後家裡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獻給未來的工作了,做好這件事,我這一生就過的非常有意義,就是為它死也值得!」

這件事就是研製原子彈,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86年7月29日1時50分,「兩彈元勛」鄧稼先病逝,享年62歲。

參考資料:《「兩彈元勛」鄧稼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首個黑人國家,人均日消費還不到2塊,至今都沒跟我國建交
皇帝病死,大臣逼迫皇后殉葬,結果皇后拔刀砍下一隻手扔進了棺材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