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自然教育」正成為全國自然保護區新時代背景下的探索方向

「自然教育」正成為全國自然保護區新時代背景下的探索方向

原標題:「自然教育」正成為全國自然保護區新時代背景下的探索方向



你知道中國有多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嗎?你的身邊有沒有保護區?你知道保護區的意義和功能嗎?自然保護區,和你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中國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我們熟知的天目山,就是在這一年被林業部公布為「天然森林禁伐區」,後在1986年成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至今,中國已經建立了400多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長期以來,自然保護區對大多數社會公眾而言,還是一項「神秘」的存在。它們有些是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有些是為了保護生態系統,有些是為了搶救瀕危動植物而設立。但專業領域之外的普通大眾,對這些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狀態。


因此保護區除了發揮保護作用,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功能,即面向社會公眾的宣傳教育功能。


2018年5月21-25日,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浙江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協辦,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大地之野自然學校承辦的,《2018年全國林業和草原科技活動周暨第十四期「自然體驗培訓師」培訓班》在天目山舉行。來自全國40多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一起探索保護區社會宣教功能的突破口。

體驗是最好的教育,自然保護區是最好的學校


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神秘和距離的產生,都是因為不了解。而最好的了解認知方式,是參與其中,是體驗。自然教育區別於傳統教育的最大特點,正是體驗。


自2013年以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就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這項自然環境教育項目。以自然保護區為載體,把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培養成自然體驗培訓師,把保護區變成一所能讓公眾可以直接體驗的特殊學校。


其中,大地之野自然學校是這種「保護區與教育結合」模式的先行者。國際自然教育理念和課程體系、營地體系,結合「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自然資源,使得這所自然學校,以及為它提供深厚土壤的天目山,在自然保護和自然教育這條深遠的道路上,跑得順風順水。


培訓班以「保護區開展自然教育的意義和方法」為課題,用導師指導加實地體驗的方法,以天目山特有的動植物資源為課本,學習植物昆蟲觀察引導、觀鳥、自然筆記、自然導賞、自然藝術等自然教育課程。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郭立新說,天目山和大地之野有機結合起來,共同開展專業自然教育,在全國的自然保護區內是一個優秀案例,也希望成為全國自然保護區學習的典範。


可以預見,更多的「天目山」和「大地之野」,將很快出現在中國那些最美麗、最值得我們去認識和探索、去保護的地方。


大地之野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MAB成員,博物森林——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際自然教育先鋒,集景區運營,研學教育,自然教育,綜合實踐及科普宣教於一體

原始森林裡的自然學校——大地之野自然學校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歷史上真實的乾隆皇帝,和他最愛的女人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