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大IP劇遇冷,版權市場卻依然活躍,「IP劇式微」恐怕是個偽命題

大IP劇遇冷,版權市場卻依然活躍,「IP劇式微」恐怕是個偽命題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作者| 貓寧

從6月《鎮魂》的「社會主義兄弟情」開局,到日前《延禧攻略》的「社會你魏姐」收官,2018暑期檔已經悄然落幕。

大IP劇遇冷,版權市場卻依然活躍,「IP劇式微」恐怕是個偽命題

雖然有這兩部熱劇「撐門面」,但與往年的戰績相比,今年的暑期檔不得不說是略顯尷尬,而這其中最為致命的問題就是:大IP劇接連遇冷,該紅的都沒紅。

楊冪領銜的大IP劇《扶搖》前期熱度一時無兩,卻在播出後半程表現乏力;全民期盼的《如懿傳》開播後遭遇口碑滑鐵盧,後期播出效果有待觀望;即便是今年領跑暑期檔收視榜單的《香蜜沉沉燼如霜》,平均徘徊在1.2的收視率若放在兩年前也只能說是表現平平。

大IP劇遇冷,版權市場卻依然活躍,「IP劇式微」恐怕是個偽命題

暑期檔留存的餘溫在日前由小生領銜的超級IP劇接棒,卻依然沒能展現出超級IP應有的效應。

改編自天下霸唱IP系列的《天坑鷹獵》上線一小時點擊量破億,很難分辨是IP效應的加持還是流量小生王俊凱的粉絲效應;幾乎同期上線的改編自天蠶土豆同名小說的《斗破蒼穹》,開播收視率0.6,口碑不一,也很難與以往同類型周播古裝劇相提並論……

大IP劇遇冷,版權市場卻依然活躍,「IP劇式微」恐怕是個偽命題

細數下來,今年多部曾經被視為「年度爆款預定」的大IP劇接連失利,不免令外界陡生疑慮:IP劇難道式微了?紅了4年的IP劇終於要退潮了?

日前,劇研君(id:jyanshe)從國內知名IP平台、IP數據公司、視頻網路平台等多處獲悉,與前兩年爭搶IP、囤IP的境況相比,今年的IP交易整體表現平平,開始呈現理性回歸。但伴隨著網路視頻市場的高速發展,行業對於網生IP的需求依然在不斷增長。因此在短時間內,市場依然會對IP保持充分熱情,IP劇也依然是大勢所趨。

2014-2018

IP版權從「盲目跟風」到「回歸理性」

自2014年至今,國產影視劇開始被IP密集佔據。觀眾帶著好奇心走進去,但很快又被粗糙開發出來的作品嚇退出來,一部部或是故事被改編得面目全非、或是特效令人大跌眼鏡的 作品逐漸讓觀眾喪失了信心, IP劇表現日趨乏力也成為了不可否認的事實。

幻想工場創始人劉軍民認為,今年IP劇表現平平實際上是一個結果呈現,早在去年此時,大IP的交易情況就已經開始回歸平淡。「所謂的點擊量超高的人氣大ip,早在前幾年基本都都被交易的差不多了,這兩年湧現出來的所謂的大IP偏少,所以今年的IP成交趨勢相對的比較平。」

大IP劇遇冷,版權市場卻依然活躍,「IP劇式微」恐怕是個偽命題

IP版權交易的高峰期出現在2014年,彼時幾乎是一個唯IP論、唯數據論的時代。如今經過了4年的沉澱,版權採購方也開始從盲目回歸理性。「因為在這四年時間裡,曾經參與購買這些所謂的超人氣IP的公司並沒有達到預期,說明曾經跟風采購、盲目囤積IP的想法並非理性。」因此,縱然IP是經過了人氣檢驗的結果,但這不應該是簡化內容甄選的途徑。

據大數據公司微瑞思創的相關IP數據顯示,目前影視公司和視頻平台對IP依然有很大的需求,不過在採購上更加謹慎,不再盲目看重大數據,而是更加側重內容方面的考量。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劉軍民的印證,被他稱為「IP迷茫症」之後的思考。

「IP迷茫症」之後,不看數據看什麼?

經過劇研君(id:jyanshe)對IP版權市場和IP數據平台的採訪得知,如今版權購買方會更加關注內容本身,除了關注傳統的點擊量、各大榜單指數等數據之外,對於一部IP的考量維度更加多元,例如考察作者的作品經歷、作品的文學性等等,先在IP選擇的源頭上更加謹慎,從而為後續的影視作品開發打下基礎。

幻想工場創始人劉軍民表示,如今他所在的IP平台就會考察作者的背景,未必追求高人氣的大神作者,但他會更看重作者過往的作品經歷,是否被改編過、出版過、故事走向、故事架構、人設等等。「過去幾年我們接觸到的影視公司幾乎從來不提作品的『文學性』,只關注點擊量和人氣,但到了今年,『文學性』這個詞我就聽了很多次,說明大家的注意力是有變化的。」

這一變化不僅體現在IP版權方,在影視開發製作的層面,今年也不再唯流量是從。

大IP劇遇冷,版權市場卻依然活躍,「IP劇式微」恐怕是個偽命題

以今年前暑期檔的熱門劇集《鎮魂》為例,阿里巴巴大文娛集團優酷事業群劇集中心總經理馬筱楠在解讀這一作品的IP開發經驗時曾多次表示,流量效應消失了,觀眾開始回歸到相對原始的創作邏輯,大家還是想看好故事。在IP影視化的過程中打破原有作品的圈層限制,增添更豐富的價值主題,才能讓作品在後期發酵的過程中具備憑藉好內容和好口碑迅速擴散到各個圈層觀眾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劉軍民表示,由於今年的政策導向偏重於現實題材作品,因此催生了這類題材成為今年的交易熱門。因此在接下來幾年的熒屏上,觀眾或將看到更多的現實題材的IP改編作品。

IP劇的近未來:

熱情不減 與視頻平台共同生長

與外界普遍唱衰IP劇的聲音不同,在劇研君此次的調查中發現,行業對於IP劇始終熱情不減。究其緣由,就要追溯到IP劇開始興起的源頭:伴隨著網路視頻平台共同生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定義了IP的市場方向,也決定了IP的長期需求。

IP熱是從2013年就開始出現的苗頭,回顧這一時期還發生了什麼?那便是網路網劇平台的崛起和高速發展。

根據數據表現來看,IP市場的發展和視頻網站市場的發展趨勢是完全吻合的。從受眾層面解讀來看,閱讀網路小說的人群與最初觀看視頻網站的人群具有相當高的重合比例,因此,選擇將IP影視化就成為了視頻網站發展路徑的一項高效選擇。

大IP劇遇冷,版權市場卻依然活躍,「IP劇式微」恐怕是個偽命題

此外,隨著網劇市場的快速發展,傳統文學內容已經不足以來支撐市場需求,因此勢必要將目光轉向網路文學,IP市場的興起也就應運而生。

因此劉軍民認為,隨著網路視頻平台的發展,網生內容的需求定然會不斷催生這一市場的擴大,如今不僅是國內市場,海外市場也在不斷被打開,因此市場對於IP的前景依然是樂觀的。「只要用戶看劇的需求不變小,對IP熱情就會始終存在,這是大勢所趨。」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