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飲食大觀園

清代飲食大觀園

原標題:清代飲食大觀園


民以食為天,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飲食文化向來讓人著迷,而神秘莫測的宮廷飲食又代表了中國古代餐飲的最高水平。在銀幕和熒幕中,反映清代宮廷生活的影視作品多不勝數,大家對清代宮廷飲食想必也略有耳聞,那麼,請試著回答下面的問題:


1.清代的哪位皇帝是美食達人?

2.一位御廚會做多少道菜?


3.清代皇帝一天吃多少頓飯?皇帝能夠點外賣嗎?能跟家人一起吃飯嗎?


4.清代宮廷過節吃什麼餡兒的餃子?


……

如果上面幾道關於清代飲食的簡單問題讓你「懵圈」的話,那你不妨讀讀今天我要推薦的這本歷史文化讀物——《皇上吃什麼》,搭上穿越時空的列車,回到清代,來一趟別開生面的「吃貨」之旅吧!



書中詳細介紹了清代宮廷的十二月花神杯。


一本嚴謹的文化書,一本有趣的休閑讀物


《皇上吃什麼》是一本將嚴謹與趣味相融合的圖書,適合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之所以嚴謹,是因為這本書得到了故宮紫禁書院的支持,請來了故宮宮廷學研究專家、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主任苑洪琦全程指導,雖然書名很「網紅」,但內容決不「戲說」,反映的都是當今學術界對清代宮廷飲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這又是一本很有趣的書,作者用精美的插圖、生動幽默且接地氣的文風和真實的文物照片,全方位地反映了清代宮廷飲食制度、花樣菜式、皇室用器、時節食俗,甚至是皇室成員在飲食方面的個人嗜好。它不僅能夠滿足各位「吃貨」的口腹之慾,還能通過「餐飲」這把鑰匙,打開清代文化和民俗的大門,讓人獲益匪淺。



食器也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皇上吃什麼》以文物實圖的方式介紹了清代食器。



皇后娘娘沒事絕不吃柿餅

說起清代飲食,魯迅先生有一則笑話耐人尋味:


大熱天的正午,一個農婦做事做得正苦,忽而嘆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麼快活。這時還不是在床上睡午覺,醒過來的時候,就叫道:『太監,拿個柿餅來!』」(魯迅《「人話」》)


事實上,除非心血來潮,否則皇后是不會吃柿餅的。那麼皇帝和后妃們會吃什麼呢?《皇上吃什麼》告訴我們,想什麼時候吃飯,每餐飯想吃什麼,還真不是帝後們說了算。


清代的宮廷點心造型典雅,什麼節氣進食什麼點心都有講究。


與習慣一日三餐的現代人不同,清代宮廷餐制規定,皇帝一天只能吃兩餐,分別是卯正二刻(6:30)的「早膳」和午正二刻(12:30)的「晚膳」。雖然皇帝可以按照工作需要調整「兩膳」的時間,但還真不能吃第三餐!當然了,如果皇帝想要加個下午茶或者宵夜,也是可以的,具體怎麼個吃法,我就先賣個關子。


吃飯時間不能自己定,難道吃什麼都不能自己定嗎?對於清代的皇帝來說,還真不能隨心所欲,只能按規定來吃。首先普及一個詞——「品」,這是清宮記錄菜肴的量詞,相當於現在的「一道菜」。乾隆朝初期,皇帝每頓只有18品菜,但乾隆四十年(1775年)以後,每餐的菜就增加到40品以上。皇帝的正餐由十部分構成,分別是鍋子、熱菜、熟食、蒸食、醬菜、主食、粥湯、甜點、特殊菜品和吉祥菜。每一個部分的食材、做法都有詳細的規定,還真不是想吃啥就吃啥!


至於皇帝一頓能否吃得下這十個部分所有的菜,是否得按照順序一品品地吃,就留待大家到書里尋找答案了。



稍花心思,現代人也能還原清代宮廷的食物。



《皇上吃什麼》既能增長同學們的歷史知識,讀起來又趣味盎然,非常適合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讀。最有意思的是,這本書的最後還附上了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弟弟傅傑之妻愛新覺羅·浩記錄下的30道皇家菜譜。同學們不妨和爸爸媽媽合作露一手,按照菜譜還原一百多年前的清代宮廷菜,大飽口福吧!



《皇上吃什麼》的最後附有清代宮廷食單,同學們不妨和爸爸媽媽試著烹飪清代菜品。



文 鯨魚艾利斯 圖 《皇上吃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代中小學生報 的精彩文章:

【科學玩一夏】探尋現實中的「鸚鵡螺號」

TAG:現代中小學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