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正的江湖到底是個什麼樣?看看東漢末年的官場就明白了

真正的江湖到底是個什麼樣?看看東漢末年的官場就明白了

原標題:真正的江湖到底是個什麼樣?看看東漢末年的官場就明白了


東漢末年,整個官場已經變得越來越像江湖了。因為官員的拉幫結派,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風氣。所以,官員變得越來越像江湖大哥了。


官員拉幫結派的具體表現就是:一些有文化的高級官員,經常開館授徒。


表面上看,這是高級官員在教大家文化知識。而實際上,這是官員在伸手,試圖抓住那原本屬於帝國政府的權利。


因為,到官員那裡學習,絕不是沖著學問去的,而是為了能和高級官員搭上關係。所以高級官員開館授徒,通常與黑社會開香堂並沒有太明確的界限。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今天有一些高級官員敢幹這種事,肯定會被抓起來的。


因為,身為政府在職官員,你不好好按組織程序工作,卻要玩這種黑社會把戲,你是想幹什麼呢?別說在職,就算是退休的高級官員,敢幹這種事,肯定也會被抓起來的。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某個市長或省長(甚至只是退休的市長或省長)開館授徒,那前來報名的人肯定會人山人海。因為就世俗的利益而言,什麼清華北大、牛津劍橋,那都不如到這個市長或省長開的班裡上學。


如果越來越多的市長或省長玩這種把戲,國家不就亂套了嗎?



那些開館授徒的高級官員與那些擅長品評人物的高級官員,通常都是帝國政府的地下組織部大佬。


如果那些善於品人物的大佬對你的評語是:骨格奇特,一看就是國家棟樑。你就算不想當官,估計都有些難了。因為在這種背景下,就算你想苟全於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也難免會有人到草廬中請你出山的。


當然了,如果你是某個高級官員親自教出來的學生,明天你想當官的時候,自然是從哪也能找到門路。


事實上,類似的教育活動本身就含有拉幫結派的意思,你能進入這種圈子,自然會擁有普通人沒有的機會。一切就如同在道上混的人一樣,江湖大哥喜歡收徒弟,出來混的人同樣也喜歡找江湖大哥拜師。


官員在拉幫結派時,還有一種常見的具體行為,就是一個官員丟了官,他的學生和下屬,常常也馬上跟著離職。就算政府對此明令禁止,也常常無濟於事。只有當這個官員復出或陞官之後,他的學生和下屬才會跟著出來,這就是一個小團伙、小幫派。


因為政府已被各種大小幫派所控制,所以對於官員的這種行為,自然會受到官場的熱烈吹捧。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上司對下屬有知遇之恩,下屬卻不願意和上司講江湖義氣,那結果必然就是這個下屬很難在官場上混了。


這直接導致一個惡劣的後果:帝國的官員已經越來越像上官的私屬了。


我們必須得知道,官員對自己的恩師或主管,都這樣大講江湖義氣。那些天天在官員家吃白飯的賓客或食客,以及那些貨真價實的奴僕或部曲會怎樣?就更不用說了。


總而言之,如果連最基本的江湖義氣都不講,那估計就沒法在社會上混了。



官員在拉幫結派時,還有一種常見的行為就是:為了自己利益集團的大佬,他們常常是不惜兩肋插刀,甚至不惜觸犯政府法律。


官場變得更像江湖,派系之爭就如同江湖各大幫派爭地盤一般,願意講江湖義氣的官員,通常總會受到官場的熱烈吹捧,也更容易上位。


類似的行為,自然會受到帝國政府的嚴厲打擊。身為政府官員,不好好按政府組織程序工作,天天玩這種黑社會把戲,那還了得?

問題是,官員們在干類似事情時,常常都是打著高大上的旗號。擺在桌面上講的時候,還故意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所以帝國政府一味打擊他們,常常會讓帝國政府處於被動之中。因為,維繫皇權的核心價值觀也是忠,皇帝現在打擊那些表面忠於自己的官員,豈不是明顯的政治錯誤嗎?



官員張儉和大宦官侯覽斗得昏天黑地,最後未經政府批准,就把侯覽的母親殺了(《後漢書》)。更有一種說法是,張儉率人把侯覽全家殺了(《後漢紀》)。


桓帝一怒,張儉當時就成了帝國政府的A級通緝犯。誰敢收留他或協助他跑路,一律同罪。這詔書寫得夠狠了吧,結果怎樣呢?


張儉在逃亡的途中,就跟旅遊一樣。需要休息時,通常是見門就進,從來也沒有人舉報他。帝國政府雖然全力緝拿張儉,但是張儉依然逍遙法外。


桓帝面對這種事實,當時就震驚了!帝國政府發出的A級通緝令居然如同一張廢紙,根本沒有人把它當回事!


這個帝國政府的A級通緝犯,就如同出門旅遊一樣,瀟洒地在全國各地亂晃。雖然帝國政府明確召令天下,誰敢收留或協助這個A級通緝犯,誰就一律同罪,但似乎沒有人把這一紙詔令當回事。



史書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都說這是因為張儉太偉大了,所以大家都寧願冒著坐監獄的危險,也要收留或幫助他。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類似的事,就是因為官場變得越來越像江湖了。

一個江湖大哥跑路,普通老百姓知道了也不敢隨便舉報啊。因為,你不舉報這個江湖大哥,也許帝國政府會收拾你,但這也只是「或許」。可如果你真的敢舉報這個江湖大哥,那大哥手下的馬仔們,大哥曾經的好朋友們,一定是不會放過你的!至於江湖同道朋友,就更不敢幹這種不忠不義的事了。


當然了,我的意思是說,這是在江湖大哥所隸屬的勢力依然盤根錯節的背景下,沒人會幫助帝國政府。一旦失去這種背景,也沒有多少人敢這樣幫他的。



官員們在拉幫結派時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就是以血緣或婚姻為紐帶。在這種背景下,帝國就會形成眾多以血親為紐帶的家族勢力,以姻親為紐帶的家族聯盟,更會形成眾多擁有大量私屬(主要是門生、故吏、食客、奴僕)的利益集團。


這樣發展的結果,官員自然就不再是普通的官員,而是以家族為背景,以幫派為聯盟的江湖大哥。


處於皇帝的位置就會發現,這樣發展下去,皇室對帝國的控制將越來越衰弱。因為,皇帝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個普通的的官員,而是一個個能與他分庭抗禮的家族首腦或利益集團代表人物。


在這種背景下,政府終於決定對官員結黨的行為開始嚴打。總而言之,凡是拉幫結派的官員,重則抓起來判刑,輕則終身不得錄用為官。



這就是傳說中的黨錮。換而言之,大家想當官,就好好地按政府組織程序走流程。不要私自拉幫結派,也不要把政府搞得好像黑社會一樣。


史書記載:看到皇帝這樣做,官僚集團當時就為炸窩了。結黨怎麼了?結黨也得看是要幹什麼。如果結黨是為了貪污腐敗、是為了升官發財,政府自然應該嚴打。問題是,我們結黨,是為了更好的為為國效力、為人民服務,政府憑什麼要嚴厲打擊我們?

皇帝對於這種,敢公然為官員結黨大聲叫好的人,通常也是絕不手軟。不給你們點顏色,你們還真以這個社會沒人管了?於是黨錮並沒有因此解除,反而執行得更加徹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道驚城 的精彩文章:

沒人敢相信,曹操不篡位的原因竟然是天命
秦始皇駕崩時只有胡亥趙高李斯在場,後人如何得知遺詔被篡改?

TAG:顧道驚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