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南京加入AI大戰!吳恩達現場給CEO們上課,開出三大藥方

南京加入AI大戰!吳恩達現場給CEO們上課,開出三大藥方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Lina

智東西9月6日南京報道,今天,政府又辦人工智慧大會啦!

這次智東西受邀來到江蘇南京,參加由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AIIA)、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中國人工智慧峰會。

受邀參會的嘉賓包括不少產業界/學術界的AI大咖周志華、圖靈獎得主Leslie Valiant、英特爾宋繼強、寒武紀陳天石等。

而這當中最「吸睛」的嘉賓之一,則莫過於身上披著一批AI明星標籤的斯坦佛大學客座教授吳恩達。吳恩達今天的演講信息量非常大,幾乎算是在手把手教CEO們招募AI人才、打造AI團隊、判斷哪些AI能力該向外購買,哪些該自研等等。

此外,參會嘉賓同時還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組長潘雲鶴院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以及南京市長、副市長等。

在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回復「吳恩達」,獲取2018中國人工智慧峰會吳恩達演講PPT下載!


一、南京加入AI搶人,搶錢,搶公司大潮!

正如智東西在(搶人,搶錢,搶公司!地方政府掀起AI大戰)一文中提到,最近國家,各省市政府都在熱情擁抱各類人工智慧大會,從一方面為自己貼上「AI」標籤,進一步彰顯並擴大自己的AI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招攬更多AI企業、AI人才落戶本地。

大會主持人楊瀾

目前,對於落戶南京的人工智慧孵化器,政府將給予100萬元以內的房租減免;對於初創企業,將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對於落戶南京的風險投資基金,給予最高1500萬元的獎勵;而對於投資失敗的項目,則給予最高600萬元的資金補償。

而在人才方面,研究生和40歲以下的本科高技能人才,不僅可以無條件落戶南京,還能享受50%的購房補貼,最高200萬。企業增加招收大學生超過50人的,將獲得2000元/人的獎勵。

據南京市政府數據,目前落戶南京的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已經超過了120家,包括曠視、地平線、蔚來汽車、拜滕、科沃斯等等,AI相關產業總人數已經超過4000人,其2018年總營收預計將達到80億元。

二、吳恩達:全球CEO經常問我的三個問題

吳恩達今天的演講主要圍繞AI+行業展開,他詳細地回答了關於傳統企業擁抱人工智慧所需要解決的三大問題,同時還談到了AI教育、AI政務等。

吳恩達說,在過去這幾年裡,我經常受邀去到全球各地,跟很多CEO、很多學者、以及很多國家領導人都聊過天。而全球各地的CEO經常問他的問題有三個:

1)我們公司該如何招募AI人才,建立AI團隊?

2)如何挑選AI項目,哪些項目應該做?哪些項目應該不做?

3)AI與自己的公司策略該如何結合?

三、手把手教你打造AI團隊

對於第一個問題,AI人才及團隊,吳恩達說,如果一家企業想要真正將人工智慧融入工作流程,那麼其組織架構調整需要走三步:

第一步,引入外部AI人才、外部AI資源輔助決策;

第二步,利用這些外部資源,培養內部AI團隊;

第三步,將內部AI團隊與各個業務部門結合。

吳恩達說,在百度等各種巨頭公司中,會採取一個相似的架構,就是幾個大業務部門直接向CEO彙報。

但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公司真正擁抱AI,那麼你還要另外設立一個專門的AI部門,直接向CEO彙報(而不是把AI部門放在業務部門之下)。

這個AI部門可以將AI能力賦能到公司的各個部門,通過一個統一的API介面輸出能力,同時建有統一的數據中心、統一的AI架構。

至於在談到培養內部AI團隊這塊,吳恩達順便宣傳了下自己在網易雲等平台上面的AI公開課。

他說,在過去10年里,AI培訓的方式已經發生了大量變化。過去,公司需要邀請吳恩達或者其他教授來公司做一兩次講座才能培訓人才,不過現在大家就可以在網路上通過線上課程進行AI學習——比如吳恩達教授本人就有大量AI課程在網路上供人學習。

四、什麼AI項目該自研?什麼該外購?

第二個CEO常問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挑選AI項目,哪些項目應該做?哪些項目應該不做?

吳恩達有點無奈地說,很多(不懂AI)的CEO經常給出不切實際、不合理的目標或者建議,這些要求有些是團隊無法達成的、有些則是無效的。

CEO選擇AI項目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個:

第一個是挑選示範性AI項目,成功完成,樹立威信。

吳恩達說,在2011年谷歌大腦剛建立時,公司里很多人不相信機器學習、圖像識別等AI技術。不過,我們一開始就跟谷歌語音識別項目合作,成功地將他們的正確率提高了不少。

公司的其他部門看到之後,就被吸引了過來,之後谷歌地圖、谷歌翻譯等越來越多的部門找過來尋求AI合作。

第二個是與外部專家合作,加速項目啟動,比如上文提到的引入「AI外援」,向外部公司購買AI方案。

不過,從長期來看,有些AI項目只適合在內部研發,只有內部團隊才可以勝任。

至於這個AI項目究竟是要在公司內部自己研發,還是向外部購買呢?對於這個問題,吳恩達給出的答案是,對於標準、常見的AI行業解決方案,可以向第三方購買;而對於具有業務特殊性的解決方案,就需要內部構建。

五、別跟谷歌百度爭通用AI啦!做你擅長的

最後一個CEO常問的問題是,該如何將AI與自己的公司策略相結合?

吳恩達的建議是:「在打造通用AI、打造AI輔助搜索引擎方面,不要打算跟百度、谷歌比了。你們要做的事情,是用AI幫你做你本來就擅長的事情,讓優勢更明顯。」

與此同時,吳恩達還提到一個有趣的點:

如果一個開了很久的商場現在開了一個互聯網商店,將自己的東西在網上賣,它能叫自己是一個互聯網企業嗎?不能。

同理,如果一個企業只是將AI作為工具,用在某些方面,它能夠叫自己一個人工智慧企業嗎?也不能。

一個人工智慧企業,需要從公司的組織架構、運營模式、運營思維、以及決策模式都由人工智慧參與,由參與AB測試的工程師、項目經理們參與,不能是CEO一言堂。

六、高校AI教授不夠用了

最後,吳恩達還提到,除了企業在擁抱人工智慧之外,政府跟高校也在積極擁抱AI。

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現在雖然AI在產業界很火,但是AI在教育領域還是缺失。哪怕是像斯坦福大學這類高等院校,它所擁有的AI專業人才、AI專業教授依舊很少。

與此同時,大量學生對於AI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供需明顯不足。正如智東西在(中國AI人才進入量產模式!26所大學搶設新專業,首批AI本科來了)一文中提到,國內情況也是如此。

七、潘雲鶴院士說:中國AI產業的快速發展期正在快速到來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組長潘雲鶴院士介紹了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經過。

潘雲鶴院士說,中國工程院在2014年就開始智能城市、大數據、智能製造等前沿科技項目,最後發現,要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技術都指向一個——人工智慧。

因此,在2014年開始,中國的人工智慧產業開始陸續發展壯大。尤其是直到去年,國家將人工智慧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向全國釋放了大力發展AI產業的信號。

如今,中國很多部門、地區、企業都在制定自身的新一代AI發展規劃,準備摩拳擦掌大幹一番。

「AI產業的快速發展期正在快速到來。」潘雲鶴院士說。

八、70年前圖靈已經預測到了今天

圖靈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Leslie Valiant說,根據1948年的圖靈的手稿,這位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當年問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一個機器只能思考,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走,就像人類如果只有大腦沒有五官四肢的話,它有什麼用呢?

當時圖靈得出的結論是,遊戲、語言/翻譯、數學、密碼學。

Leslie Valiant說,70年過去了,如果圖靈能看到我們現在的進展,他會發現事實離他當年預測的著實不遠。人工智慧雖然有了不錯的發展,但可解決的領域確實跟當年圖靈預測的差不多。

接著,Leslie Valiant談到了如今監督學習與非監督學習的發展現狀。現在的人工智慧依舊缺少「常識」,需要大量數據去餵養的監督學習雖然能解決一些問題,但並不能真正模擬人類智能的生產。

對於如今的人工智慧來說,Unifying Learning(統一學習)以及如何為AI加入常識是如今最大的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東西 的精彩文章:

蘋果高通專利糾紛困局 高通或將撤離iPhone供應鏈
AI早報:AI學會玩雷神之錘,阿里新AI工具每秒可寫2萬行廣告文案

TAG:智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