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洗牌背景下,部分網貸平台重啟IPO

大洗牌背景下,部分網貸平台重啟IPO

文/時代財經    唐汪凱

網貸行業遭遇調整期的負面影響餘波未盡,一些平台卻已經在籌謀上市了。近日,中國汽車金融科技平台富勤金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遞交招股書,擬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

富勤金融是自今年8月以來國內第三家公開申請上市的平台,其餘兩家是微貸網和小贏科技。在監管下發合規檢查問題清單,各地紛紛進入新一輪整治的背景下,網貸平台重啟上市計劃時機是否合適,又能否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重啟IPO

據招股書顯示,富勤金融股票代碼「FQJR」,寶德證券(BousteadSecurities)為IPO獨家承銷商。富勤金融擬發行200萬股至350萬股的普通流通股,發行價區間為每股5美元到6美元,計劃募資總額為1000萬美元至2100萬美元。

業績方面,富勤金融在2017年實現扭虧為盈。據招股書,截至2017年12月31日,富勤金融營收為1781.94萬美元,同比增長251%,其中凈利潤58.89萬美元,去年同期虧損266.07萬美元。

或許受大環境影響,富勤金融逾期率提升明顯。據招股書,截至2017年12月31日,富勤金融項目拖欠率還維持在0.65%的水平。但在富勤金融官網上,截至2018年8月31日,其項目逾期筆數達到3952筆,項目逾期率高達16.95%。

同樣於近期計劃IPO的小贏科技,其旗下網貸平台小贏網金在風控方面的表現也不容樂觀。據官網數據,截至今年08月31日,小贏網金累計借貸金額706.86億元,累計借貸筆數6360881筆,儘管逾期金額及筆數均為零,但小贏網金累計代償金額達到20.66億元,累計代償筆數6012185筆。據悉,代償指的是因借款方違約等原因而第三方代為償還所借金額。

業績方面,作為上市主體的小贏科技今年上半年凈收入18.5億元,調整後凈利潤為5.3億元,2018上半年撮合貸款總額為199億元。

在同一批公開上市計劃的企業中,微貸網是最早遞交招股書的網貸平台。2018年8月10日,微貸網正式向SEC提交IPO上市申請文件,擬計劃募集資金1億美元。據招股書披露, 微貸網2017年凈營收為35.454億元人民幣(約合5.358億美元),同比增長101.3%。截至2018年6月30日,微貸網的凈營收為18.833億元人民幣(約合2.846億美元),與2017年同期的15.686億元相比增長20.1%。

運營數據上,微貸網同樣並未公布逾期數據,而是以代償的形式呈現。據官網,截至2018年8月31日,微貸網累計交易總額2025.36億元,累計交易筆數4792001筆,累計代償金額為10.69億元,代償筆數19275筆。

從上述數據可看出,擬於近期上市的平台在營收方面增速較快,但與此同時,受網貸行業調整期負面因素影響,各平台在風控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上市仍存風險

更值得關注的還有平台的上市時機。一方面,網貸行業剛剛經歷大洗牌,整體交易規模在不斷下降,逾期率居高不下;而另一方面,監管出手整治,行業進入新一輪檢查、整頓周期。在此背景下,對於擬 IPO的平台來說,風險與機遇並存。

從上市目的來看,提前計劃更能抓住先機。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高級研究員潘瑾健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未來一段時間,互聯網金融估值的泡沫會逐漸破滅,無論從資本的長遠利益還是眼前的現金價值來看,早日上市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在當前環境下,上市還有提升品牌價值和市場信心的作用。

政策環境的優化也為上市創造了前提條件。2018年8月18日,《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正式下發,新一輪網貸自查整改周期開啟,相對明確與統一的監管要求,為平台整改工作確定了方向,也為上市營造了可行性的環境。

「相對明確、統一的監管政策對於平台上市是有利因素,平台有法可依,有一個明確的整改方向,能夠以一種更加規範,更加符合監管合規要求的形式來穩健運營,迎接上市;而對於資本市場來說,監管政策的明確,也使得投資者對於平台運營的規範性,可持續性更加有信心,從而有利於平台上市。」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嘉寧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說。

不過問題清單的下發並不意味著政策風險的降低。陳嘉寧認為,對於互金平台這種新業態,雖然監管越來越完善,但由於尚處發展早期,相較其它業態而言不算成熟,故不排除後續在監管政策方面,還會有持續的波動與變化。

除了政策風險外,平台上市更需面對的是來自市場整體下行的壓力。網貸行業在經歷此前一段時間的調整期後,壞賬率上升、交易規模驟降已成眾多平台普遍面臨的難題,這類負面因素有可能成為平台上市路上的障礙,進而影響到資本市場對網貸平台的認可。

「行業負面因素確實會影響到平台的盈利性以及經營的穩健性與可持續性,最終影響到投資者的信心、平台的估值,甚至平台是否能成功IPO。」陳嘉寧告訴時代財經,不過具體的影響成都還要看後續行業的發展情況及投資者對於整個行業的信心恢復情況。

潘瑾健則認為,來自市場的風險會持續存在。凡是涉及金融業務的風險,都不會因為上市而發生轉移,但可能因為上市而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去化解風險,但如果本質上風險無法化解,上市平台同樣會陷入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51信用卡通過港交所聆訊 預計將於7月13日掛牌
P2P平台退出難:矛盾難解 呼籲良性清盤機制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