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尿病合併細菌性肝膿腫

糖尿病合併細菌性肝膿腫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相關性疾病,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機體胰島素分泌障礙或相關受體缺陷引起,由於血液中長期存在高濃度的葡萄糖,易導致各種器官如眼、腎、心血管、神經及肝臟等的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

而細菌性肝膿腫是指化膿性細菌通過各種途徑侵入肝臟,並在肝內定居形成化膿性病灶,因為肝臟內有豐富的血供,所以一旦發生感染,大量的細菌內毒素就會進入全身血循環,引起膿毒症,最終因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而死亡。然而對於糖尿病合併細菌性肝膿腫的人群,常合併神經血管及其他器官的病變,痛閾升高,對各種刺激的敏感性下降,肝膿腫疾病相關的癥狀和(或)體征不典型,掩蓋了病情,使得此類疾病在臨床上常發生漏診。另外,糖尿病患者長期在高血糖狀態下,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細胞的趨化吞噬作用和殺菌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更易於發生感染,菌血症導致的肝膿腫也被認為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因此,能夠正確認識和掌握糖尿病合併細菌性肝膿腫的臨床特徵變得尤為重要。

糖尿病合併肝膿腫常見的誘因及伴隨疾病為肺炎、膽道疾病和泌尿系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入侵途徑包括膽道疾病、血行感染和直接蔓延三種,以血行感染最為常見。

糖尿病合併肝膿腫常見發生於中年男性人群,好發於肝臟右葉,臨床表現有寒戰、發熱(>39℃)、上腹部脹痛、噁心及嘔吐、食慾差、乏力等,查體有肝臟腫大、肝區叩擊痛和黃疸。伴有反應性肺炎患者,會有咳嗽咳痰等癥狀,查體可發現右下肺有濕羅音。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中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嚴重者白細胞和血小板將降低;肝功指標中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升高,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

影像學檢查:

最簡便最經濟的檢查手段是肝膽胰脾B超,典型的徵象為肝內可見不規則弱回聲或無回聲包膜內有不規則的暗區包塊;上腹部CT平掃表現為靶征,即病灶中央有明顯的低密度壞死區,周圍有新鮮的纖維肉芽組織增生形成膿腫壁,強化CT周邊顯示外周肝組織有明顯的充血帶,有時會出現肝內積氣。對於疾病早期患者,影像學表現可能不夠明顯,難以與肝血管瘤等疾病鑒別,但在疾病中後期就會出現上述典型的影像學特徵,所以在此期間,要定期複查B超和(或)CT。

糖尿病合併細菌性肝膿腫患者應該早發現、早治療。一旦高度懷疑此病,應立即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遏制疾病進一步發展,否則任其自由發展的話,會造成全身多處遷徙病灶,如肺膿腫、腦膿腫或眼內炎等,輕者致殘,重者死亡。因此,對於中老年糖尿病人群,尤其是平時血糖控制不理想者,一旦出現寒顫發熱,檢查發現肝臟佔位,那麼一定要考慮並發肝膿腫可能。

對於不同病情階段的患者,我們應該採取治療的個體化:

治療原則

1.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嚴格控制血糖,加強營養;

2.膿腫尚未液化之前,可經驗用藥,採取強有力的抗感染治療,如三代頭孢+甲硝唑聯合治療,必要時給予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時定期複查B超或CT;

3.膿腫較小時,可保守行消炎、保肝及營養等對症支持治療;

4.膿腔較大伴有液化時,可行B超或CT引導下經皮經肝穿刺置管引流術,膿液行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待結果彙報時更改敏感性的抗生素;

5.當膿腔位於肝臟表面且破潰到腹腔或膿腫位置較深時,為避免穿刺到肝內大血管或進入胸腔引起氣胸,可考慮開腹行手術治療。

對於糖尿病和並細菌性肝膿腫的預防,前提是控制血糖,合理飲食,多吃綠色蔬菜和水果,少吃一些油膩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不抽煙,少喝酒,早睡早起,運動身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肝博士 的精彩文章:

肝病患者發現膽囊結石,需要治療嗎?
時令水果最養生,肝病患者夏季多吃這三種水果!

TAG:肝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