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澳大利亞首款金屬3D列印軍用無人機獲2018國際防務博覽會創新獎

澳大利亞首款金屬3D列印軍用無人機獲2018國際防務博覽會創新獎

澳大利亞首款金屬3D列印軍用無人機獲2018國際防務博覽會創新獎

前不久,澳大利亞金屬增材製造公司 Titomic 宣布與 TAUV 展開合作,共同開發了一款 3D 列印的鈦合金軍用無人機。

這款堅固耐用的鈦合金 3D 列印軍用無人機原型已經入圍了本周在阿德萊德舉行的2018 國際防務博覽會創新獎。在製作工藝上,除了 3D 列印的鈦合金零部件外,無人機還採用了Titomic公司的冷噴塗工藝。

具體製作時,專業人員在腔室中使用由機械臂控制的噴槍噴射了鈦粉末。當加熱後,鈦顆粒在表面相互碰撞,通過塑性變形在機械水平上粘合。鈦合金材料提高了 3D 列印無人機的穩定性和抗衝擊性。它便於外部安裝,部署和執行偵察行動及相關軍事任務。

該項目的獲獎證實了 3D 列印技術在軍用無人機領域的潛力。據權威機構統計,軍用無人機市場在 2018 年的估值將達到 5.45 億美元。而 3D 列印技術在改進性能和實現複雜形狀的產品外觀方面的優勢將為軍用無人機的開發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嘗試適用聲波來輔助粘性液體的3D列印

最近,哈佛大學約翰·鮑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SEAS) 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3D 列印技術。該技術主要利用聲波從液體中生成一種具備前所未有的成分和粘度範圍的液滴。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技術能夠以按需滴墨的方式對無數種材料進行 3D 列印,並用於合成生物製藥、化妝品以及光學和導電材料。

據研究人員表示,噴墨 3D 列印主要利用液體液滴形成固體,但它僅適用於粘度約為水的10 倍的液體。然而,生物製藥和生物列印中使用的生物聚合物和載有細胞的墨水粘度至少是水的 100 倍。一些含糖的生物聚合物像蜂蜜一樣粘稠,粘度比水高 25,000 倍。這些流體的粘度也會隨溫度和成分的變化而急劇變化,這也讓優化 3D 列印參數以及控制液滴尺寸變得非常困難。

為此, SEAS 研究團隊利用聲波建立了這種獨立於流體材料的 3D 列印系統,以通過粘性流體來形成可控大小尺寸的液滴。他們設計了一種能產生受限聲場的亞波長聲諧振器,它能夠在 3D 印表機噴頭產生大於正常重力條件下 100 倍的拉力。

這種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產生一個聲學區域,從噴嘴中分離微小的液滴。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對包括蜂蜜、幹細胞墨水、生物聚合物、光學樹脂和液態金屬等多種材料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當達到特定尺寸時,可控制力能夠將每個液滴從噴嘴拉出,並將其朝向列印目標噴射。範圍從超過 800 μm的最大值到小於 65 μm不等。研究人員發現,聲波振幅越大,液滴尺寸就會越小,這與流體的粘度無關。重要的是,聲波不會通過液滴傳播,使得該方法即使對於敏感的活細胞或蛋白質也很適用。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表示,一旦技術成熟,它必將會對包括製藥在內的多個行業產生重要的影響。

3D列印《死亡掠影》,體現極端驚悚藝術

現在,殭屍、恐怖題材電影在影院、電視午夜場中泛濫。所以,如果有藝術家會對死亡主題的創作題材感興趣,想必大家也不會覺得太過吃驚。喬治·斯塔米諾夫就是其中一位。最近,這位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畫家從網上搜集了各種非正常死亡形態的屍體圖片,然後通過 3D 建模軟體和 3D 列印技術,創造了一批以《死亡掠影》命名的系列 3D 列印雕塑作品。

在接受採訪時,斯塔米諾夫向大家解釋了作品的創作中的一些想法。事實上,《死亡掠影》的創作靈感來自於科學雜誌中的一篇文章。文章對於人的死亡過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從文章中,我了解到人死後,身體某些機能還會持續活動,通過條件反射出現肌肉痙攣的情況。因此,死亡時的身體姿態主要由死亡前的姿勢以及後面的肌肉痙攣而決定的。我被這種形態深深地吸引住了。

於是,斯塔米諾夫開始嘗試用 3D 列印技術,製作了一批描繪人類死亡狀態的雕塑作品。由於這些作品所體現的都不是那種平和而又安詳的死亡狀態,所以讓人看著難免會不寒而粟。但是,它又規避了那種血淋淋的傷口或腐肉的表現形式,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種抽象的藝術手法,真切地表現出生命在消逝之前的極度針扎與抗爭,讓人對死亡這個主題展開深入靈魂的思索。

先臨三維3D掃描儀和3D印表機助張飛列印完成玉首劍的逆推重建

青銅的冶煉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青銅劍的製作在春秋晚期之後達到成熟。比較講究的青銅劍會用玉質材料裝飾,這種劍也被稱為「玉首劍」。

一位文物藏家收藏有 4 塊玉首劍上的玉器文物。由於玉首劍的青銅部分已經腐蝕殆盡,只剩下這四塊玉。這也導致該藏家每次拿出這四塊玉,別人都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於是他把這四塊玉首劍上的玉器文物拿到了張飛列印工作室,希望通過當今的科技手段,利用三維掃描和 3D 列印技術,實現一套完整的文物逆推解決方案。

在了解客戶需求後,工作室的張老師使用先臨三維 EinScan-Pro 掃描儀對漢代玉首劍上的玉器文物進行掃描,而後使用先臨三維工業級的光固化和尼龍燒結 3D 印表機進行列印。並藉此逆推重建出完整的漢代玉首劍。

具體操作時,張老師首先小心翼翼地將玉器文物逐一放置在轉檯上,使用自動轉檯掃描模式進行掃描。隨著轉檯的轉動,玉器的三維數據漸漸顯示在屏幕上。只用了大概十幾分鐘的時間, 4 塊玉器文物的 3D 模型就被非常精確地掃描出來。

接著,他將掃描好的三維模型數據導入設計軟體 Zbrush 中,基於玉器的模型數據,逆推建模出玉首劍的模型。 在完成了所有古劍模型的建模後,便由先臨三維的工業級光固化 3D 印表機 iSLA-650 Pro 和尼龍粉末燒結 3D 印表機 EP-P380 分別進行了玉器重建模型和古劍重建模型的列印。

對於尼龍材質列印的劍身和劍鞘,張老師採用「浸染」的上漆工藝。他首先打磨劍身和劍鞘,然後上漆時使得油漆滲入模型 2-3 毫米,以防止露底、並增加模型的模擬感。在一道漆乾燥後,再進行反覆的打磨、上後續的一道道漆。在上最後一道漆時,張老師用美紋紙貼出劍身上精細的格子圖案,並噴出花紋效果。之後,他還對劍身和劍鞘進行了簡單的做舊處理,讓它具備了較強的層次感。

當劍身劍鞘和玉器的後處理分別完成後,張老師便對整體的玉首劍進行組裝。一根金屬桿被固定到劍莖、玉器和劍身中事先預留好的孔洞中,然後加以固定。當組裝全部完成後,再進行仿古的綁線工藝,完成最後一道工序。至此,漢代玉首劍的逆推重建工程就全部完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造 的精彩文章:

5.6億年前的遠古生物被「復活」,你能分出真假嗎?
極地探險必備!3D列印定製護目鏡為您保駕護航!

TAG:3D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