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隔間之中 | 閱讀

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隔間之中 | 閱讀

原標題: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隔間之中 | 閱讀



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隔間之中

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隔間之中——對於大多數辦公室職員而言,把一生大把的美好年華消耗在寫字樓的隔間里,可能是他們無從改變的宿命。有人說隔間是辦公室職員上升的階梯,也有人說隔間是禁錮人性的牢籠——隔間,或者說辦公室,無疑是當代都市白領最為集中的場合。然而,儘管很多人身在其中,儘管隔間之於這些人的人生有著如此切身的重要性,但真正了解隔間的人卻並不多見。美國作家尼基爾·薩瓦爾的《隔間》即是一部有關隔間的小書,隔間究竟從何而來,隔間有著怎樣演進的歷史,隔間與辦公室職員有著怎樣的關係,隔間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我們均能在這本妙趣橫生的小書中找到出人意表的答案。



在農耕地一般的寫字樓里,充盈著一個個辦公的格子間,辦公者朝九晚五地出入其中,如同在辛勤地耕作著一塊塊農田——感受隔間風光,品嘗豐收果實,薩瓦爾在《隔間》中首先展示了一幅田園詩般的辦公室場景。在薩瓦爾看來,辦公室的起源應該是與文書工作的開端密切相關的,自從人類有了從事書寫以及系統保存文件的能力,辦公室便應運而生,只是那時尚沒有辦公室這個名稱而已,而辦公室的格局也是五花八門,並不存在一個固定的模式,即便連一張像樣的辦公桌都沒有,也並不稀奇。早期的辦公室其實更應該被稱作「賬房」,辦事員所從事的大抵是一些與書寫相關的工作,諸如算賬、收貨、保管之類不需要付出體力勞動的事務,但這只是極少數人的工作,辦事員非但不是一個獨立的群體,他們甚至還要身兼數職。辦公室的真正興起是在工業革命之後,幾乎就在一夜之間,出現了許許多多亟待填補的行政崗位,各類賬目工作也亟需合理的應對方法,辦事員開始越來越多,各個公私單位也不得不騰出大量房間充當專門的辦公室,作為辦事員日常辦公的場所,在十九世紀中期的美國,辦事員已經成為上升速度最快的群體。


在辦公室蓬勃發展的初期,辦事員迅速取代舊經濟體系中的工匠和小農,一舉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中後勁十足的潛力股,而辦公室,則被看作他們通往「統治階級」的中轉站。的確,彼時的辦事員是與文雅的風度和高尚的品德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辦事員處境優越,衣著光鮮,養尊處優,前程遠大,他們是時尚的風向標,更是才華橫溢的象徵。辦事員意氣風發地來到辦公室工作,各種關於資產階級的美言,是他們努力進取的目標;各種關於穩步向上爬升的承諾,是他們未來的期盼。今天在這間狹小的辦公室里工作,說不定明天就登上了人生的巔峰,另外還有一個難得的機遇,就是他們每個人都是老闆細心觀察的對象,都有可能成為老闆未來的乘龍快婿。追求個人利益和追求公司利益並不矛盾,辦公室工作不是負擔,而是自由,是重回天堂之路,辦公室獲得認可,成為具有自身規則氛圍和文化的獨立世界。正是在充分考察了辦公室工作的種種優勢之後,薩瓦爾最終得出這樣的結論:「不論出現怎樣的變遷,辦公室帶給人們對於職業發展的持續希望,和對穩定體面生活的保證,是其他任何工作場所都無法企及的。」



不過,儘管辦公室工作的確有著許許多多難以盡述的優勢,但它同樣因其陳陳相因和一成不變的工作方式、以及爾虞我詐與勾心鬥角的辦公室政治而飽受詬病。從人類進入辦公室工作的第一天起,辦公室就被那些喜歡熱嘲冷諷的人們描繪成一個千篇一律、令人窒息的盒子,而聚居在這個盒子中求生存的辦事員,則更像是一群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病怏子。他們臉色蒼白,四肢無力,頭髮上抹足了噁心巴拉的髮油,兩條慘兮兮、瘦巴巴的腿就像兩隻「分叉蘿蔔」,更令人反感的,是他們自以為是、矯揉造作的做派,以及他們虛偽、吝嗇、自私、貪婪、狡猾、膽怯的處事方式。他們時時刻刻迎合老闆的情緒,討好奉承到了奴顏婢膝的地步,而他們對待同事,則更多的是彼此嫉恨、相互拆台,通過打壓對方來博取上位。他們建立起自己的等級制度,上下級之間小心提防、壁壘森嚴;他們出入各種「淫樂場所」,在妓院和酒吧間里荒廢自己、揮霍人生……



女職員進入職場,是辦公室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辦公室建立伊始是排斥女性加入的,在工業革命之前,鄉村需要更多的勞力,家庭式農場為女性提供了充足的工作,然而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機器生產逐漸取代了家庭作坊,女人們變得無所事事,去城裡辦公室工作就成為她們無法拒絕的選擇。進入二十世紀,所有辦公室里最低級的崗位幾乎都由女性佔據著,尤其讓她們的老闆喜出望外的是,她們拿著900美元的年薪,卻比她們拿著雙倍年薪的男性同事干更多的活,而且完成的更為出色。正所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女人的加入使辦公室里瀰漫著一股魅惑的氣氛,辦公室戀情越來越多,性騷擾與性交易隨之增加,但不管結果如何,辦公室畢竟為女性提供了機遇,讓世間的男男女女有機會相遇——即便不是以平等的身份相遇,也遠遠好過與外界隔絕的家庭世界。


辦公室歷史上發生的另外一些大事,則是與科技的發明與進步分不開的——1860年,鋼鐵框架使建築可以蓋得更高;1870年,液壓電梯進一步助長了樓高;1874年,打字機問世;1876年,電話誕生……科學家為辦公室提供物質支持,哲學家為辦事員量身打造辦公室,這些變革直接促成了現代辦公室核心的形成。隨之而來的是公司規模擴大,辦事工作細分,辦公室管理成為一門科學,甚至連每個辦事員日平均喝水的次數都被納入系統的數據……辦公室歷程的孰優孰劣,目前似乎仍無定論,但我們畢竟從中看到了美國商業世界的逐漸成熟,看到了人類為擺脫枷鎖而付出的努力——站在這個角度上說,薩瓦爾的《隔間》並不局限於辦公室的歷史,他其實是提醒我們反思工作的方式和意義,如何能在尺方的隔間內開拓自己的天地,進而活出更加自主與自由的人生。


《隔間:辦公室進化史》(美)尼基爾·薩瓦爾 著,呂宇珺 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定價:58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這麼好的事情 的精彩文章:

決定生死的五小時 | 閱讀

TAG:讀書這麼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