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香土右】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土右旗圖書館成語故事

【書香土右】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土右旗圖書館成語故事

原標題:【書香土右】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土右旗圖書館成語故事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


中華成語故事


負荊請罪



文意解讀


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自請嚴厲懲罰。


典故溯源



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經典故事



戰國時期,有7個大國—秦、楚、燕、韓、趙、魏、齊,稱為「戰國七雄」,其中秦國最強大。有一次,趙惠文王得到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和氏璧,秦王想憑強權奪得這塊玉,趙王派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著機智和勇敢,完璧歸趙。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趙國屈服,接連侵入趙國邊境,佔領了一部分地方。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耍了個花招,請趙惠文王到秦地澠池(今河南澠池西) 會面,意欲加害。趙惠文王開始怕被秦國扣留,不敢去。大將廉頗和藺相如都認為如果不去,反倒是向秦國示弱。


最後趙惠文王決定去冒一趟險,趕赴澠池。他叫藺相如隨同他一塊兒去, 讓廉頗留在本國輔助太子留守。


到了預定會見的日期,秦王和趙王在澠池相會,並且舉行了宴會,喝酒談天。


秦昭王喝了幾蠱酒,帶著醉意對趙惠文王說:「聽說趙王彈得一手好瑟。請趙王彈奏一曲,給大家助助興。」說罷,吩時左右把瑟拿上來。


趙惠文王不好推辭,只好勉強彈了一曲。


秦國的史官當場就把這事記了下來,並且念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在澠池相會,趙王為秦王鼓瑟。」




趙惠文王氣得臉都發紫了。正在這時候藺相如拿了一個缶(一種瓦器,可以打擊配樂),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說:「趙王聽說秦王會奏秦國的樂器。我這裡有個瓦盆, 也請大王賞臉敲幾下助助興吧。」


秦昭王見藺相如怒目逼視,發盡上指,十分害怕,只好拿起擊棒在缶上胡亂敲了幾下。

藺相如回過頭來叫趙國的史官也把這件事記下來,說:「某年某月某日, 趙王和秦王在澠池相會,秦王為趙王擊缶。」


這下,秦國大臣紛紛站起來,要跟藺相如理論。秦昭襄王見局勢緊張, 他事先已探知趙國派大軍駐紮在臨近地方,真的動起武來,恐怕也得不到便宣,就喝住群臣,說:「今天是兩國君王歡會的日子,諸位不必多說。」


這樣,兩國澠池之會總算圓滿而散。


藺相如兩次出使,保全趙國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趙惠文王十分信任藺相如,拜他為上聊,地位在大將廉頗之上。


趙王這麼器重藺相如,大將軍廉頗自然有些不服氣。他說:「我為趙國出生入死,打下大片江山,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地位竟然比我還高!我要是碰到藺相如,一定要當面給他難堪。」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的耳朵里,他立刻吩咐手下的人,讓他們以後遇到廉頗手下的人要以禮相讓,不要和他們爭吵。有一次他自己坐車出門,遠遠看見廉頗從前面過來,便叫車夫把車子趕到巷子里,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將軍高, 他罵您,您反而躲著他、讓著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裡。這樣下去,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個厲害呢?」大伙兒說:「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天下的諸侯都怕秦王。可是為了保衛趙國,我敢當面責備他。怎麼我見了廉將軍反倒怕了呢。因為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來侵犯趙國,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兩人在。要是我們兩人不和,秦國知道了,就會趁機來侵犯趙國。你們想想,國家大事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


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著他們。

後來,藺相如的這番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感到十分慚愧。於是, 他裸著上身,背著荊條,跑到藺相如家裡去請罪。他說:「我是個粗人,見識少,氣量窄,我只顧著自己的面子,把國家的安危都丟到一邊了,我實在沒臉來見您。請您責打我吧。」藺相如趕緊把荊條扔在地上,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著他的手請他坐下,對他說:「咱們兩個人都是趙國的大臣。將軍能體諒我,我已經萬分感激了,怎麼還來給我賠禮呢。」


於是藺相如和廉頗成為生死之交,齊心協力為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





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跟我讀成語


—土右旗圖書館—


tmtyqlib1925

www.tmtyqtsg.org.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書香土右】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土右旗圖書館●成語故事匯

TAG: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