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士兵軍服上的兵字和勇字,到底有何差異?此類士兵打仗最勇猛

晚清士兵軍服上的兵字和勇字,到底有何差異?此類士兵打仗最勇猛

中國的古裝劇享譽世界。我們也或多或少看過古裝劇,和其他的劇種不同,它一般是根據史實改編而來。在這種劇中對歷史的還原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想對歷史進行充分的還原,那人物的服飾就必不可少。與現在不同的是,古代人與人之間都有明確的等級與界限。中國古代各朝以來,達官顯貴與王公貴族之間都會通過服飾來體現出等級的差距。因此,見到對方所使用的服飾,就可以知道對方的身份貴賤。當然,不僅貴族之間是這樣,古代士兵亦是如此。在中國其他的朝代,士兵的等級不會很明顯的通過服飾所體現,但是到了清朝,單看士兵的制服,就可以知道這名士兵是何種身份。

因為,清朝的士兵制服上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大字,要麼是「兵」,要麼是「勇」。但對於這兩個字我們看清宮劇時只是一掃而過,並不刨根問底,畢竟情節就吸引了大部分人。但如若尋根究底,裡面的學問可多得多。因為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一個君主專制王朝。因為自身是少數民族,相對於漢族,在人數上存在著難以逾越的劣勢。因此,在入關之後,它將自己的八旗兵與漢族的將士統一規劃,分成了八旗兵和漢兵。八旗兵顧名思義,就是滿清入關之前的滿族軍隊。而漢兵,也就是所謂的綠營兵。清朝建立之後,八旗兵的地位無疑是較高的,比如清朝就這樣規定:「守宮、軍事塞,蓋由旗兵所制者」。

總之,除了待遇的規格不同,兩者都是朝廷真正意義上的士兵,只是為了區分等級而已。但後來,清朝也逃離不了風水輪流轉的魔咒。「旗下恃貴,向來好然,平日疏於訓練,且軍紀散,自入關來,且內亂甚」「此下養出之兵,豈有何力?」這些都是滿清入關後,世人對滿清八旗兵的評價。康乾盛世之後,清朝由盛轉衰,內部農民起義不斷。白蓮教起義與後來的太平天國起義,清朝都曾派兵前去鎮壓,但結果是慘敗而歸,因此,對職業兵的培養,政府越來越力不從心。以至於政府開始在地方上募集鄉勇,鄉勇不同於職業兵,它屬於臨時性的一種地方武裝。和漢唐的屯兵頗有相似之處:「常若無事,略為庶人,歸當也」。

為了容易區分,就在他們軍服上印個「勇」字。如此一來,就可以知道,兩者的地位有著天壤之別。那麼晚清士兵軍服上的兵字和勇字,到底有何差異?其實印有兵字的才是正規的職業兵,另一個,也就是印有勇字的是臨時救急的兵。但出乎意料的是,「勇」字士兵雖然待遇差,但此類士兵打仗最勇猛,在打仗時永遠是沖在最前面的。 而「兵」字士兵拿著大把的薪水,卻縮頭縮腦,每逢戰事必躲的遠遠的。不過清朝這樣做,卻使地方的私人武裝如竹筍般興起,如後來的湘軍和淮軍等。這些人中最終有相當一部分倒向革命,成為了清朝的掘墓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最經典的一戰,此人下令4萬門火炮同時發射,讓希特勒絕望
劉備託孤時,對一重臣說一句肺腑之言,他不聽最終被諸葛亮流放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