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江蘇古墓,專家5年未能破解墓主身份,被電工一語道破

江蘇古墓,專家5年未能破解墓主身份,被電工一語道破

中國人凡是都喜歡給自己找個祖先,比如盜墓的始祖就是曹操,「摸金校尉」就是一職從那時流傳下來的,也正是因為盜墓行業的存在,現代社會考古事業異常興盛。考古作為幫助人類尋根的偉大事業,不僅要忍受無盡的風吹日晒,還需要極深的文化造詣,而要辨別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則需要考古人員更多的付出。比如位於江蘇的龜山古墓,就被專家研究了五年之久,都沒能得出墓主身份,最後還是一名電工的無心之語才讓真相浮出水面。

江蘇徐州的龜山古墓,在1981年2月被當地一農民發現,當時古墓已經被盜墓賊嚴重破壞,所以專家決定進行搶救性發掘。這座墓室規模宏大,有多達15間的墓室,但因為屢遭盜賊光顧,墓中文物已所剩無幾,經過數月的清理,僅僅出土了少量不起眼的隨葬器物。專家尋遍整個墓室,都沒能找到任何關於墓主身份的關鍵所在。這麼豪華的墓葬,墓主生前必是王公顯貴,那到底是誰呢?

為了破解墓主謎題,專家們整整研究了五年,期間查閱了諸多的歷史資料,還邀請了能力更加資深的專家學者前來,但仍是毫無頭緒。關於墓主身份的問題,一直以來便成了當地民眾茶餘飯後的談料,1985年的一天,當地的一位電工在和身邊人談起這個話題時,他堅持說龜山墓主的身份是西漢楚王劉注,並發誓自己是從一枚印章上親眼看到的。說著無心聽者有意,後來就有人將這樣的消息上報當地博物館,專家聽聞後馬上趕來,在與這位電工的周旋下,終於得到了那枚印章,這才最終將墓主的身份確定下來。

原來當年在挖掘古墓時,專家為了工作方便,便決定在墓室中用燈照明,這位電工正是當年的工作者,而那枚龜紐銀印則是他在施工墓道中發現私藏的,所以墓主身份的大謎題就這樣被一個平凡的電工給破解了。

有時候不得不說運氣比能力更重要,就拿郭沫若來說吧,他文化水平極高,但當年將「後母戊鼎」一詞錯認為「司母戊鼎」,誤導了一代又一代人。所以說沒有實證的結論都是不能輕易給出的,你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老照片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最不擔心外患的朝代,除了兵強馬壯,一件事情最關鍵
袁世凱送給慈禧一件禮物,解決了兩大難題,慈禧樂的合不攏嘴

TAG:天下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