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宣布研製雷達航電試飛機「F22爆改」或於十年內亮相

日本宣布研製雷達航電試飛機「F22爆改」或於十年內亮相

近日,日本防衛省公開了一則消息,證實了日本有關方面正在研究製造第一架綜合航電試飛平台。這種航電試驗飛機非常先進,是研製第五代戰機所必須的關鍵技術。這表明日本自行研製新一代戰鬥機的進展已經很快,應當予以重視。

根據日本方面公開的示意圖片,可以看到日本航電試驗飛機的大概樣貌和功能用途。其採用一架客機作為載機平台,在機頭安裝五代機的雷達和火控設備;在前機身上方安裝一對短翼,可用於測試分散式多功能天線,也就是傳說中的「保形貼片雷達」;在機身客貨艙內則設置了大量感測器、測試模擬儀器和通信裝置,容納數十名科研人員在空中飛行時工作。

可以判斷出,至少從設計目標上講,日本航電試驗飛機的功能相當全面而完善,可以測試下一代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火控和任務計算機、航電數據匯流排架構、通信和電子戰設備等。

「心神」就是鍛煉五代機總體設計整合能力的「尖兵」,未來的F-3才是正牌的日本五代機

這等於是在日本五代機的機體還沒有造出來的情況下,先把戰機的「內臟」搭建起來,並在空中飛行實際條件下測試完善。一旦日本完成五代機的機體結構設計,就立馬把已經基本成型的機載航電設備「移植」過去,大幅減少戰鬥機的試飛工作量,明顯提高研製生產進度。

波音757FTB

這種高效率的辦法並不是日本人原創的。早在1987年,美國F-22項目進入技術攻關階段時,便著手改裝一架波音757客機,在機頭加裝了一段2.9米長的F-22前機身及AN/APG-77相控陣雷達,在兩側安裝了F-22的電子戰天線陣列,在前機身上方按照F-22的機翼比例安裝了CNI多用途孔徑天線——著名的波音757FTB空中試驗室應運而生。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此次日本計劃研製的航電試驗機,設計布局簡直與波音757FTB如出一轍。這倒不怪日本人「山寨」美國,而是五代機技術發展上的殊途同歸。

2014年,中國殲-20原型機正在緊鑼密鼓飛行試驗之際,殲-20的空中航電試驗飛機首次曝光。這架飛機基於俄製圖204客機改裝而來,功能與波音757FTB如出一轍,。如今殲-20進展神速,各項技術日趨成熟,在去年就宣布小批量列裝服役,圖204航電試驗機功不可沒。

除了專門為殲-20而生的769號圖204航電試驗機,中國還為其他不少重要型號專門研製了配套試驗機。比如運-8改裝的殲-11B雷達航電試驗機,運-7改裝的轟-6K機載雷達試驗機和某型巡航導彈制導系統試驗機,諸如此類。

中國研製了五花八門的航電試驗機

同樣宣稱要自行研製第五代戰鬥機的另一個東亞國家,也就是韓國,則受限於國力和技術實力,暫時沒有製造專門的航電試驗機的計劃。但是,韓國卻在瑞典薩博公司的幫助下,在一架C-130H運輸機的貨艙里安裝了臨時的測試支架,對下一代KF-X戰鬥機的小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樣機進行了大量測試。不管韓國自研戰機的宣傳聽起來多麼不靠譜,但其仍然在抓住所有可用資源,低調、踏實地推進技術研發工作。

一般來說,配套的航電試驗機一旦出現,也意味著該型號已經進入了詳細設計階段,將於幾年內很快亮相。由此也可以推測,日本此時正式公開了空中航電試驗飛機的建造規劃,也標誌著日本自行研製第五代戰鬥機的進度又往前邁進了一步,不得不令人保持重視。

日本已經能夠自行研製較大的飛機,P-1反潛機和C-2運輸機都可作為航電試驗機的改裝平台

尤其是近幾日,美國洛馬公司接連對外發布消息,稱將與日本合作,在F-22的機體平台上,運用F-35的技術,為日本量身定製一種「五代半」戰鬥機;整個項目超過50%的工作由日本方面完成。F-22將換裝面積更大的主翼,取消平尾,載油量大幅增加,作戰半徑由目前的1000公里翻番提高到2000公里左右,非常適合遼闊的西太平洋島鏈作戰環境。

F-22作戰半徑不足。部署在日本橫田基地的F-22機隊,每一架都掛載了2個大型副油箱

結合20年前,美日在F-16基礎上聯合研發「F-2支援戰鬥機」的歷史,再考慮到如今美日在西太平洋對抗殲-20和蘇-57的需求,按照料敵從寬的原則,在F-22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未來日本F-3戰鬥機,很可能真的於未來十年內出現。(文/妹子楊)

就在上個月,美國已經提出用F-35的技術改造F-22,加強日本的裝備水平

日本平成F-2的歷史,可能在F-3身上再次上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烽火君 的精彩文章:

俄軍的新型隱身大轟咋樣了?專家說沒必要在它身上亂花錢?
在前線打完仗後還能洗澡洗衣?烏克蘭軍隊終於能享受到現代化生活

TAG:烽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