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老公放棄外企高薪當奶爸,你願意養家嗎?

老公放棄外企高薪當奶爸,你願意養家嗎?

PART

01

黃凱曾在深圳一家外企工作15年。4年前,他辭去工作,專職回家帶娃。最近,這個全職奶爸被媒體爭相報道。

黃先生戴著眼鏡,文質彬彬。他說,女兒出生之後,沒有老人幫忙,他和妻子都覺得「一個完整的家庭和對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兩個人商量了一下,妻子在金融行業工作,「老婆賺錢能力比我強,我更有耐心,願意把家裡的事情做好」,因此最終決定他回家帶娃。

那麼,全職爸爸每天都幹什麼呢?

他說:「全職媽媽幹什麼我幹什麼。」做家務、帶孩子、輔導作業,「這些都是讓媽媽很抓狂的事情,我就把它做掉。」黃凱還說了一句特別讓人感動的話,他說,老婆愛美,自己把她不想做的事情做完,「可以讓媽媽的容顏儘可能保持得久一些。」

黃凱有自己的一套育兒理念。他鼓勵孩子獨立和探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練習空手道,經常帶她參加戶外活動。

記者問:「身邊的朋友都怎麼看你呢?」

他說:「可能是物以類聚吧。我身邊的爸爸們,無論是不是全職,都對孩子的關注度比較高。」

看到這個新聞,我還蠻感動的。

因為,從始至終,黃凱的臉上都是自信,沒有一點點「不好意思」。他和妻子做的所有決定,是理智而客觀的,弱化了性別因素,並且是把「在外掙錢」和「在家帶娃」看成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這種建立在平等觀念上的自我價值認同,是特別打動人的地方。

PART

02

新聞之所以成為「新聞」,就是因為像黃凱這樣的男人太少了。

不久前,一個叫「捐精式育兒」的詞很火。太多的爸爸們就像是一個捐精者,很少參與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媽媽或婆婆、奶奶的事情。

謝霆鋒的爸爸謝賢在參加綜藝節目時曾連說「慚愧」,因為在育兒方面,他實在參與得太少。

謝賢和狄波拉在一起時,被媒體稱為金童玉女,兩個人都長得好看,又都很有個性,名氣地位都相當。謝賢在44歲時,狄波拉生下了謝霆鋒。

然而,這並沒有改變他的風流和愛玩。

他依然常常在外呼朋喚友、喝酒唱歌、通宵達旦。原本,藝人的工作就很忙,這樣一來,他幾乎沒有和孩子相處的時間。

即便有空在家,他擔當的也是一個「老好人」的角色,凡事打個哈哈就過去了。(很多捐精式育兒的男人,在家庭都是老好人,因為老好人是最不用費心力、最不用負責任的角色。)

以至於,謝霆鋒和他一點都不親,一度和父親沒有什麼聯繫。直到現在,謝賢和謝霆鋒之間,也很少見面。謝賢自己在節目里說:「我們有時候好幾個月才見一次面的。」

他一生關注自己,或許連孩子的澡都沒有洗過一次。

父親角色的缺失,讓謝霆鋒更加不愛表達自己,並且曾十分叛逆。而這種「做父親的方式」,是會「遺傳」的。

謝霆鋒和張柏芝的感情之路,沒什麼可評價的了。

可在育兒這件事,謝霆鋒確實做得不稱職。在他們還沒有離婚時,媒體拍到的畫面,基本上都是張柏芝大包小包和孩子,而謝霆鋒偶爾出現。離婚之後,謝霆鋒忙於管理公司、上綜藝節目,還有戀愛……這種節奏,和孩子好好相處,幾乎不可能。

他不是不想做個好父親,而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做爸爸,在他人生的系統里,沒有這項說明,並且他也沒有空和心力去學習。

PART

03

值得高興的是,這個社會對男人的評價也越來越多元化,不再是單一的「唯金錢成功論」,所以我們看到了「全職爸爸黃凱」在網路上被無數人點贊。

在瑞典,爸爸們都是有產假的,政府還逼著爸爸去休產假。

早在1974年,瑞典就成為全球首個將產假換成育嬰假的國家,根據當時的法律規定,夫妻共享6個月育嬰假,爸爸的一部分可以讓給媽媽。這樣下來,大部分的育嬰假都是媽媽休掉了。可是,1995年,瑞典政府引入「爸爸配額」,規定爸爸必須至少休30天育嬰假。2002年,爸爸配額增加到60天;2016年,「爸爸配額」增加到90天。

瑞典政府說:「作為父母,男性和女性的地位應當平等,不應該由其中一方承擔主要責任。」

在我們中國,這幾年,強調爸爸角色的綜藝節目很火。其中,讓人特別印象深刻的是吳尊。

吳尊有一對兒女,Neinei和Max。吳尊帶孩子非常細心,無論是給女兒扎辮子、搭配衣服,還是給兒子講故事,他都能搞得定。而且他情緒穩定,很少發火,遇到該教育的事情,也特別有方法。

爸爸對孩子處事方式和三觀的影響,非常重要。

有一次,Neinei想要和朋友玩。吳尊耐心地教她,「如果你真想讓朋友來,就邀請他們。而且,要有待客之道,準備好小禮物和零食,不能讓朋友的心意落空。」

還有一次吃早餐,節目組準備的簡單,Neinei吃了兩口之後就不想吃了,吳尊很自然地接過女兒的饅頭,大嚼了起來。女兒說:「爸爸,你為什麼要吃這些?」吳尊當場就說:「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都沒有東西吃,所以我們不能浪費。」

小姑娘聽完之後,眼神里有愧疚。

吳尊還說,自己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這樣以後女兒才不會隨便被不負責的男孩騙走。

這就是爸爸的力量。

不得不承認,因為女人特有的敏感和充沛的感情,大部分媽媽的思維方式是比較感性的,容易焦躁和搖擺不定,而爸爸的思維方式更加理性、情緒穩定。爸爸更會鼓勵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動手、自己決斷。而且,爸爸媽媽的相愛模式,是孩子能學到的「關於愛的第一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爸爸媽媽共同參與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長會感受到更加充沛的愛、少走很多彎路。

對於一個爸爸而言,責任感就是:「下班的路就是回家的路。」

PART

04

知乎上有一個帖子,「當個奶爸是什麼樣的體驗?」

有人回答:「一天都在忙亂中度過。我不是在換尿布,就是在做飯。等孩子睡著了,就要趕快衝去洗衣服。原來我以為還能抽空讀讀書——結果 9 個月中,我屁股幾乎都沒挨到沙發上過。」

有人回答:「剛開始的時候,我也覺得自己的手都快斷了,因為孩子總要抱,連我上廁所都要抱著。幾個月過後,我很厲害了,手臂都有了肌肉,比健身還管用。」

還有人回答:「孩子生病的時候,才要抓狂。雖然我不像媽媽那麼緊張,但他整夜整夜地發燒,我也一宿沒合眼,一直在給他物理降溫……」

嗯,我想說,爸爸們,別委屈,這畢竟是更多媽媽們的日常。

End

你可以用一秒鐘愛上一雙眼睛

但要用很久很久去愛一整個靈魂

我們對愛情沒有解答

我們只給你——

『慢慢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原創版 的精彩文章:

「不要寫信說分手,我連情書都沒寫過這麼長。」
我們一生中,總會有這樣幾段「來不及」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