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方言+普通話的環境會影響寶寶說話嗎?「雙語」環境不可不說的秘密…

方言+普通話的環境會影響寶寶說話嗎?「雙語」環境不可不說的秘密…



最近在後台看到有很多家長在問家裡有說方言的,有說普通話的,會不會影響寶寶說話?這樣混雜的語言環境會不會造成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方言在家庭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這個問題需不需要擔心呢?小康君這就來講一講。


「雙語環境」對語言能力的影響




在講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雙語。從雙語的標準來講,

如果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的差別很大,兩者之間的相互理解性不佳,那從某種程度上,是符合雙語標準的。


有些家長會認為多語言環境,會使寶寶困惑,會導致寶寶說話晚。

其實,寶寶天生就具有識別不同語言的能力,不同寶寶語言發育速度不同,本身就存在個體差異,但並不會說因為多學了一種語言就造成語言發育減緩或滯後



有研究發現,同時流暢使用方言和普通話的孩子會表現的更聰明,

在社交理解能力、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優勢。


一項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兩種方言或者一種標準語言一種方言或者多種語言的人,他們的認知發育特點和我們普通意義上說雙語的人是類似的。


雖然「雙語」環境益處多多,但家長掌握不當,也並不能發揮其益處,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下文。

日常注意事項

1、主導型口音


有些地方的方言口音比較濃重,或者部分音素不分(比如h、f、n、l、r),這就比較令家長擔心了。


不過,寶寶口音的形成,肯定是

這種口音的語言在其生活中佔據比例最大,

那麼如果爸爸媽媽用正確的發音和寶寶

交流的足夠多

,那麼方言就不會有主導型的影響。而且就算受影響,長大後通過有意識的改正與學習,也是可以改正過來的。

2、不要一句話中混雜多種語言


不要一句話中夾雜多種語言,比如普通話中夾雜方言、中文與英文混著說。

3、平衡的語言環境


教孩子說話,需要給孩子創造平衡的語言環境,讓孩子能夠流暢的表達。

如果一種語言還不流暢,不建議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孩子學習另一種語言。

4、寶寶開口晚需注意


不同寶寶語言發育速度不同,本身存在個體差異,但是落後太多就需要注意了。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提醒「寶寶語言發育遲緩」了,需要引起重視。


4個月


沒有發出過咿咿呀呀的聲音,不會模仿家長的聲音。


6個月


不會發出笑聲或尖叫聲。


12個月


沒有說過任何簡單的詞語,不會用身體語言和嬰兒語與家長溝通。


15個月


不明白常見物品的作用(比如牙刷、勺子等)。


18個月


會說的詞語少於15個。


2歲


聽不懂簡單的指令(拿給媽媽),不會說由兩個片語成的句子。


3歲


不會說由3個片語成的句子,不會正確使用你和我,從來不提問題。


4歲


不能理解複雜的指令(玩具撿起來放進籃子里),不能正確說出自己的姓名,不會講述自己的日常活動。


(ps: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小康君嘚吧嘚


當爺爺奶奶用方言和寶寶互動時,不用緊張,我們小時候不都是方言熏陶的嘛,但一上學普通話張嘴就來了。當然,如果沒有方言環境,也不必刻意把寶寶送回老家學方言,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不過,鑒於有些方言較為濃重,部分音素不分(比如h、f),這樣的話建議爸爸媽媽一開始就給寶寶灌輸正確的讀音。等到寶寶大一些,你會發現寶寶普通話與方言完美轉換,極為暢通!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諮詢

醫生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兒康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寶寶喉嚨呼呼響?除了喉嚨有痰,還有這種情況…
好吃!營養!美味!周末美食專場來了!寶寶跟媽媽都愛吃

TAG:愛兒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