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什麼 Python 4.0 會與 Python 3.0 不同?

為什麼 Python 4.0 會與 Python 3.0 不同?

【CSDN編者按】不管我們如何希望PHP永遠天下第一,亦或是Java永久無敵,更或者希望C語言永遠是最好的語言。

然而,筆者今天搜索百度指數得知,Python的指數,已經高於Java和PHP的指數之和。

而Python的版本迭代也是嗖嗖的,那麼新版本4.0和3.0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分享一篇Python軟體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CPython的核心開發人員Nick Coghlan的文章,希望你會感興趣。

筆者今天在百度指數的搜索結果

一些剛剛接觸Python思想的人,會提出無法向後兼容的修改建議,這些建議並沒有針對,當前合法的Python 3代碼,給出明確的移植方案,而他們偶爾會提及Python 4000的思想。畢竟,Python 3.0時,我們允許了這類改動,為什麼Python 4.0就不允許呢?

這樣的問題我已經聽過很多次了(包括有人非常擔心地說:「你已經讓向後兼容性遭到了一次破壞,我怎麼知道你還會不會再來一次?」),我覺得我應該把我的答案寫下來,將來有人問及,我就可以讓他們來看這篇文章。

Python 4.0目前的期望是什麼?

我目前的期望是:Python 4.0僅僅只是「Python 3.9之後的一個版本」。僅此而已。語言沒有深刻的變化,也沒有重大的向後兼容性問題,從Python 3.9到4.0,應該像從Python 3.3到3.4(或從2.6到2.7)一樣平安無事。我甚至希望在版本升遷之際,應用程序的二進位介面(PEP 384引入的功能),能夠保持穩定。

按照目前的語言功能的發布速度(大約每18個月發布一次),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會在2023年看到Python 4.0,而不會有Python 3.10了。

那麼Python將如何繼續發展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PEP流程沒有任何變化,仍將持續提出向後兼容的更改,並將添加新模塊(如asyncio)和語言功能(如yield from)等,以增強Python應用程序能夠使用的功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Python 3在功能方面,將領先Python 2越來越多,即使Python 2用戶,可以通過第三方模塊或Python 3的後向移植,獲得同等功能,也無法趕上Python 3的功能。

不同解釋器實現和擴展的互相競爭,將繼續探索增強Python的不同方法,包括PyPy關於JIT編譯器生成和軟體事務內存的嘗試,以及科學和數據分析社區,對面向數組編程的探索(這種方式充分利用了,現代CPU和GPU所提供的向量化功能)。

與其他虛擬機運行時(如JVM和CLR)的集成,也有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進,尤其是在教育領域取得的進展,可能會讓Python作為更受歡迎的嵌入式腳本語言,在更大的應用程序中運行。

對於一些無法向後兼容的更改,PEP 387提供了一個合理的方法,該方法在Python 2系列中使用多年,並且今天仍然適用:即如果認為某個功能,會引起很大的問題,那麼可以將其標記為棄用,最終將其刪除。

但是,開發和發布過程中,發生的許多其他更改,並不太可能在Python 3系列中被標記為棄用:

? 這裡主要強調一下Python包倉庫,這是CPython核心開發團隊和Python Packaging Authority通力協作的成果,而且Python 3.4+捆綁了pip的安裝程序,減少了向標準庫添加模塊的難度,即使你還不確定它們,足夠穩定以適應相對較慢的語言更新周期。

? 「臨時API」概念(由PEP 411引入),可以在提供標準的向後兼容性保證之前,允許你設置「過渡期」來獲得更廣泛的回饋,從而有助於庫和API的構建。

? 很多累積下來的遺留行為,在Python 3轉換過程中,得到了確實的解決,現在對Python和標準庫新增功能的要求,也比Python 1.x和Python 2.x時期要嚴格得多。

? 「單一來源」的Python 2/3庫和框架,被廣泛接受,極大地鼓勵了在Python 3中使用「棄用功能文檔」,即使這些功能被新的、更好的功能替代。在這些情況下,文檔中設置的棄用通知,會建議新代碼應當使用的方法,但不會產生程序上的棄用警告。這樣一來現有代碼(包括支持Python 2和Python 3的代碼),可以保持不變(相應的代價是:新用戶在面對維護現有代碼庫的任務時,可能需要學習的內容會稍微多一些)。

從英語到所有語言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Python 3本來沒打算,像現在這樣具有破壞性。在Python 3中所有無法向後兼容的改變中,許多嚴重阻礙代碼移植的困難,都可以歸結為PEP 3100中的一點上:

? 讓所有字元串都變成Unicode,並且擁有單獨的bytes()類型。新的字元串類型將被稱為"str"。

PEP 3100匯總了Python 3中所有爭議性不大、從而沒有必要單獨建立PEP的改動。這個特殊的變化,被認為無爭議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使用Python 2的經驗表明,Web和GUI框架的作者是正確的,即作為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明智地使用Unicode意味著,確保所有的文本數據,都可以從二進位儘可能地轉換為系統的文本操作,然後在輸出時轉換回二進位。

遺憾的是,Python 2並不鼓勵開發人員,以這種方式編寫程序,這大大模糊了二進位數據和文本之間的界限,並使開發人員很難將兩者區分開,更不用說代碼了。

因此,Web和GUI框架作者,必須告訴他們的Python 2的用戶「使用Unicode文本。否則你就會在處理Unicode輸入時,遇到捉摸不定、難以跟蹤的bug」。

Python 3則不同:它在「二進位」和「文本」之間,做了更大的分離,使得編寫正常的應用程序代碼更加容易,但也使得在那些二進位和文本數據的區別,不那麼清晰。

Python對Unicode的支持的這場革命,針對的是更大的關於計算文本操作移植的背景:從只有英文的ASCII(1963年正式定義),到「二進位數據+編碼聲明」模型(包括20世紀80年代後期,引入的C/POSIX語言環境和Windows代碼頁系統),以及最初的16位Unicode標準版本(1991年發布)到相對全面的現代Unicode代碼點系統(1996年首次定義,每隔幾年都有一次最新的主要更新)。

為什麼要提這一點?因為改變到「默認使用Unicode」,是Python 3中最具有破壞性的、無法向後兼容的改動,而且與其他(更依賴於具體語言特性的)改動不同,它只是如何表示和操作文本數據這項大範圍的改動中的一小部分。

隨著Python 3轉換清除了一些語言特定的問題,與Python早期相比,新的語言功能的門檻提高了很多,而且沒有任何波及業界的移植的規模,比得上目前正在進行的,從「帶編碼的二進位數據」到用於文本建模的Unicode的切換。

所以我並不覺得,以後會有任何改動,能像Python 3這樣,造成破壞向後兼容、並且需要並行支持期間。相反,我希望我們,能夠在正常的變更管理流程中,適應任何未來的語言演變,任何無法以這種方式處理的提案,都會被拒絕,因為它會給社區和核心開發團隊,帶來高得令人無法接受的成本。

原文:https://opensource.com/life/14/9/why-python-4-wont-be-python-3

作者:Nick Coghlan,CPython的核心開發人員,Python軟體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他是幾項Python增強建議的作者及合伙人(包括PEP 343:在Python 2.5中,添加了with語句和上下文管理器,PEP 453:與Python 3.4捆綁在一起的pip安裝程序),並作為BDFL的代理人,代替吉多·范羅蘇姆(Guido van Rossum)處理許多PEP申請。

譯者:彎月,責編:胡巍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DN 的精彩文章:

不是所有的程序員都來自匿名區!

TAG:CSDN |